虽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从老家来到G省、来到祁北公司应聘的这一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依然把程雨涵视作核心人物,领袖人物。一般情况下,只要程雨涵振臂一呼,大家都愿意响应。
放暑假之前,程雨涵专门来到一中,找到赵逸飞,说要和他商量事。
“有啥事您直接说吧,程老师。你是咱们这批人的领导,大家公认的。”赵逸飞半是客套、半为认真地说。
“狗屁领导!当初来应聘,我早走了一步,是给大家牵过线,搭过桥,可咱们这批人之所以能在这儿站住脚,说到底还得靠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我不敢贪天之功。比方你小赵,就是我们这批人当中的佼佼者,是一颗闪光耀眼的明星,也是大家的骄傲。”程雨涵说。
“程老师,你这样说才叫我诚惶诚恐哩。我哪里是什么佼佼者,还明星呢,你吓死我了。说事情吧,咱俩互相吹捧也没啥意思。”
“是这样的,小赵,我来跟你商量一件事,一件大事。”
“你说吧。”
“我有个想法,想在放暑假之前,把咱们一起来应聘的这批老乡——老家人说‘乡党’——召集到一块儿,大家好好聚一次餐,庆祝我们远离家乡,来祁北市、祁北公司应聘两周年。”程雨涵较详尽地向赵逸飞介绍他的想法,“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考虑到这么几个因素。第一,到现在为止,咱一同来应聘的这批人,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李明善因为毕业证书上照片撕掉了,影响了转正和家属户口迁转,比大伙儿慢了一步,最近得到消息,所有的障碍都排除了,他的家属户口正在办手续,很快也能迁到这里来。他的事情办完了,咱们这批人就算完满了。公职问题、家属户口问题,要是放到老家等待机会,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接下来无非再有个房子的问题,大家成了祁北公司正式的员工和有户口的家属,等着福利分房就是了,迟早的事,不用着急。第二点,两年前由春到夏那段时间,我们这批人陆陆续续来到祁连山下的戈壁滩上,来到祁北市,到暑假前,大家聚在一起搞个应聘两周年纪念,恰逢其时,也算是对西行应聘这件事做个总结。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重要的阶段,或者说从此改变了个人以及家属的命运也未可知。所以说,这件事值得庆祝,值得纪念。小赵,你以为呢?”
赵逸飞心想,你老兄把这件事的伟大意义上升到如此高度了,我以为不以为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轻轻点头,未置可否。
“搞个纪念活动,是一件喜事,也是善事、美事,我想兄弟你该不会反对吧?”程雨涵非要赵逸飞表个态。
“不反对,坚决支持,积极参与。搞这个活动需要我做些什么,程老兄你吩咐就是了。”赵逸飞起码在表面上显得很积极。
“这就对了嘛。”程雨涵很高兴,“其实这件事做起来很简单,无非是大家在一起吃顿饭,乐呵乐呵。我再跟其他人商量商量,定个时间,定个地方,再通知大家。费用吗,均摊就是了。你是咱这批人里头的优秀分子,到时候发表个讲话啥的,给大家鼓鼓劲儿。”
“呵呵,责任重大。一切听你老兄的安排就是。”赵逸飞既然答应了,只能跟着打哈哈。
后来,在程雨涵等人张罗下,从老家来的这一批应聘者真的搞了一次像模像样的庆典餐饮活动。
聚会地点选在一个叫做“谷香楼”的小酒店。
程雨涵等几位最早来到祁北公司应聘的人首次来到祁北市,经老乡介绍就住在谷香楼的简易客房里。那时候,他们人生地不熟,暂时在这里落脚,以谷香楼为据点,完成了有关前途命运的一次重大人生转折,也以这里为圆心向四周发散,很快熟悉了地域面积并不大的祁北市的概貌。所以说,程雨涵等人对这个在祁北市没有多大名气的谷香楼情有独钟,认为在这里举办应聘两周年活动最有纪念意义,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酒店用屏风将大餐厅隔断,给程雨涵他们这批客人创造出了可容纳四张餐桌的空间。大家陆陆续续来了以后,先各自寒暄、茶饮,并随意叙谈。
赵逸飞到达时,应该来的人差不多到了一半。出席这次活动的人员,在祁北公司各个学校应聘当老师的近三十个人是主体,另外程雨涵还邀请了差不多同时来祁北市应聘、落脚到地方学校和其他企业子弟学校的同乡十多人。加起来四张餐桌刚刚坐满。
因为文凭出故障,转正和家属户口迟了一步的李明善看见赵逸飞进来,很热情地和他握手,拉他坐到同一张餐桌上。在这一批应聘者当中,李明善的年龄和赵逸飞最接近,两人同年,出生日子也相差不到一个月,再加上脾气秉性投缘,所以见面显得分外亲近而又自然。
“祝贺你,明善。”赵逸飞用劲儿握了握李明善的手,“不管怎么说,转正的问题解决了,家属转城镇户口也马上要办手续,这样咱们一切的一切也算同步,你以前遇到的障碍只不过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值得祝贺,一会儿和你多喝两杯。”
李明善很兴奋:“一定一定,好好喝几杯。尽管我酒量不行,天生对酒精过敏,今儿也要好好喝几杯。逸飞你是不知道,就因为文凭上的照片被我撕下来挪作他用,差点影响了我和全家人的大事。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我为这件事睡不着觉,多少个白天吃饭不香!总算过去了,的确值得高兴。谢谢你!”
那个和赵逸飞坐同一趟火车,在车站旅馆邂逅相识,后来落脚到祁北市地方学校的刘刚也来了。他看见赵逸飞进来,跑过来打招呼:“赵老师,赵逸飞,这才短短的两年时间,你在祁北公司的普通教育行业声名鹊起,成了很抢手的名师,让学生和家长十分向往。你简直了不起嘛,了不起了不起!”
赵逸飞伸手将刘刚翘起的大拇指扳倒:“这么多人,都是乡党,都是熟人,你这么夸我,叫我脸红不脸红?啥狗屁名师,一样干活儿,我没觉得比别人干得好。”赵逸飞也不是故作谦虚,他对在这种场合被人吹捧的确感到有一丝不快,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刘刚又对赵逸飞谈起他在祁北市第一中学的工资待遇:“比起你们这些在祁北公司中小学上班的老乡们来,我的工资太寒酸了,差一大截。你说说,都是一样的地理环境,干的活儿也差不多,待遇咋就相差这么大呢?同样是应聘,走错了单位,就跟投错了胎似的,差多大事儿呀,还无从改变。现在想起来,当初应聘到这里,情况完全没有搞清楚,糊里糊涂到了地方学校,真是一个大错误!要是能和你们一样,在祁北公司的学校干,待遇立即提高一大截。肠子都悔青了,有啥办法,唉……”
“这事情,你大可不必太在意。我们的工资待遇跟着企业走,企业职工的待遇跟着效益走,万一哪天市场不行了,企业效益下滑了,我们开不出工资来也未可知,而地方学校老师的工资旱涝保收。啥事情都要辩证地看,有时候好事里面有坏事,坏事里面也有好事,长远看哪个好哪个赖还真说不准。”赵逸飞说。
“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还能平衡些。难怪人都说你水平高,看问题有眼光嘛。”刘刚说。
“又来了又来了。兄弟,你不说这些让人犯晕的话不成?”
“好好好,好好好,再不说了。一会儿好好干几杯。”
该来的人都来了。程雨涵当仁不让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他首先提议:“请在座的各位全体起立,先不要端酒杯。我提议,为曾经和我们一起来应聘,但却流年不利,竟然在这个地方断送了性命的朱本松先生默哀!”
默哀的过程中,程雨涵将一满杯酒洒在地上,祭奠他的远房表弟——应聘者当中不幸亡故的朱本松。默哀结束后,程雨涵解释说:“本来,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不应该让大家扫兴。可我刚才清点人数的时候,总觉得少了一个人,仔细想想,朱本松和大家一起离开家乡,一起来这里应聘,虽说他没有被聘用是因为个人素质问题,但他最终的不幸遭遇却因为命运之神戏弄。无论如何,他曾经是我们这群人当中的一员,在我们高高兴兴庆祝西行应聘圆满成功,庆祝每个人转为国家正式教师和家属农转非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难兄难弟。好啦,现在我宣布,今天的庆祝宴会正式开始,请大家共同举杯。我们来到这里两年之后第一次全员相聚,隆重纪念西行应聘两周年。我们尤其欢迎在祁北公司以外别的单位应聘成功的乡党们也来出席今天的宴会。大家先干了第一杯,干!”
席间,大家觥筹交错,互致祝愿,表现出对应聘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个人命运、家庭命运改变的一种满足感,也表现出对在祁北公司、祁北市继续发展,走向未来的憧憬以及信心。
为了活跃气氛,主持人程雨涵建议,请大家自由发表祝酒词,拿着麦克风,站到餐桌旁的一个小台阶上,把自己最重要的感慨和对大家的美好祝愿,大声地表达出来。
结果,主动站出来发言、祝酒的应聘者不在少数。他们中间,有的人慷慨激昂,有的人敦厚实在,有的人蜻蜓点水,有的人委蛇客套,也有人借着酒劲儿着实自我表现,大声嘶吼歌唱者有之,痛哭流涕真情流露者有之。反正搞的是一次欢乐相聚,不是正襟危坐的开会,所以任站在台子上的人如何表现,都没有人觉得过分,得到的统统是喝彩和积极应和。
赵逸飞本来没打算在这种场合刻意表现,但到了宴会后半段,程雨涵扯着胳膊把他拽出来,硬将麦克风塞在手里,对大家宣布:“小赵,赵逸飞,是我们这批应聘者当中无可争议的优秀分子,来到这里时间不长,已经得到所在单位领导和群众一致公认,不光教课带班受到追捧,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也锋芒初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赵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成为一颗明星,成为我们这批西行应聘者当中的翘楚,前程无量!我提议,请赵逸飞老师发表演讲。大家鼓掌欢迎!”
此时酒已酣,满座的人们情绪正高涨,故而程雨涵的提议引来一阵欢呼和热烈的掌声,赵逸飞被推到了一个众人瞩目的位置上,想不说话已经不可能了。他略微有点脸红,并非饮酒的缘故。接过麦克风,头略微低下,沉思几秒钟,再抬起头来,赵逸飞显得目光炯炯,扫视大家一眼,全场瞬间安静了,应聘者们期待着他的演讲,他的肺腑之言。
赵逸飞说:“没有演讲。今儿的聚会,是我们这么一个特殊的团体,在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一次欢乐的相聚,大家都高兴,我也高兴。程老师特意把我拉出来示众,还给我戴高帽子,这让我诚惶诚恐。不说几句对不起大家,我就随便说几句吧。
“两年前,在座的各位每人都做了一个决定,一个背井离乡、西行应聘、闯**世界、改变命运的重大决定,于是,我们朝着一个方向,朝着一个目标,汇聚到了天高地远的大漠戈壁,汇聚到了河西走廊的工业新城祁北市。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勇敢者的行动,这是一次不向命运屈服的激烈抗争,也是一次成功的突围,一次取得了理想成果的勇敢冲锋。时至今日,我们大家都由原来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演变成了正式的人民教师,而且拖家带口,让家属也从乡下人蜕变成了城市人。放到两年前来构想,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难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完成了!所以,我们有理由高兴。我再次提议,大家共同干一杯!”
“干杯!”“干杯!”众人热烈响应,都觉得赵逸飞用十分诗意的语言,对西行应聘的过程进行了凝练的概括,表达出了大家的心声。
赵逸飞继续:“来到这个地方两年时间了,我的感觉,这是一个新生不久、刚刚起步的年轻城市,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城市;这是一个到处能看到建筑工地的城市,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这是一个常年刮风、不缺乏沙尘的城市,也是一个气候干爽、夏天热不着、冬天冷不着的城市;这是一个商业欠发达、一定程度上有钱没地方花的城市,也是一个工资收入较高、在G省乃至西部都可以算作经济高地的城市;这是一个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南北杂陈的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各种文化和地域风情大融合、更具包容性与广阔胸怀的城市;这是一个我们初来乍到、比较陌生的城市,也是大家今后将长期生活、永久居住,你不能不承认她是第二故乡的城市……简而言之,概而括之,在座的各位,已经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了,今后必然要更加深刻地融入这座城市,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给了我们机遇和光明前景的祁北公司和祁北市。尽管时间不长,我已经深深爱上这座城市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爱不爱?每个人爱与不爱,那是你的自由,但我认为,咱们还是爱她吧,张开双臂拥抱她吧,这里是大家的祁北市,大家的祁北公司!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毕竟这座城市、这块地方本身是美好的。据我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说这里是全国率先实现小康的14个城市之一,足以证明了祁北市发展得很好,也足以证明我们选择在这里立足是一个聪明的选择。既来之则安之,我认为,大家应该更好地把自己融入到这座城市,这块热土,在这里做主人公,做弄潮儿,从而实现远大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这难道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和令人鼓舞的前景吗?
“我爱祁北公司,我爱祁北市,我爱河西走廊,我爱大西北的草原绿洲戈壁大漠……”
赵逸飞的发言戛然而止。他像一座雕像,瞬间定格。
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叫好声。
(初稿完成于2013年11月,2013年12月润色定稿,2015年4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