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童话100则

27、买父

字体:16+-

刘小二从小是个孤儿,年过三十,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这日子越来越艰难。刘小二终日不停地打柴卖,买粮下锅。

某天,他在街上卖完柴火,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穿得破破烂烂的,头上插个草圈卖人。他看了一阵,心想,反正自己家中没父母,不如把这老头买回家,照看孩子,当作父亲孝敬。

他上前去把草圈取下,拉着老头回了家,回家后和妻子商量,妻子答应下来:“只要能帮助照看我孩子,我们两口子都能上山打柴,那就可以供养他。”

没想到老头也提出一个要求:“要让我吃饱,要让我睡好,我就把孩子给你们带好。”

双方都答应下来,两口子上山打柴卖,买粮回家度日。

这日子终究是野菜清汤,十分清淡。这天,老头打开烂包袱,取出一根金条,叫刘小二拿进城里去兑换,买点鱼肉回来打打牙祭。

“爹,这究竟是哪里来的?”刘小二问。

“不别管那么多,反正不是偷的。”老头回答。

谁知刘小二去卖金条时,真被人说成是偷的,被关押到衙门里。刘小二说是他买来的父亲给的,县官认为哪有买人当爹这种事,肯定是撒谎,金条一定是团伙一起偷的。

县官派差人把老头也抓进班房。老汉说金子是自己偷的,与刘小二无关,要求县官把刘小二放了。

“你我父子一场,家里有我留下的一面铜锣,即使讨口要饭,也到京城里去一趟,到了京城摸出来铜锣通城敲打,自然有人找你。”老头吩咐着刘小二。

刘小二回家后,辞别了妻儿,一路讨口进京,在京城里通城敲响铜锣,不一会儿,就有人前来询问刘小二铜锣的来历,刘小二将父亲的事情说了,那人就将他带到了皇宫里。

一到宫里,在场的人就向刘小二跪下,把刘小二喊“千岁。”

刘小二吓破了胆子:“我才二十几岁,没有一千岁。”

大臣们说:“你买的父亲是王爷,王爷千岁,你是王爷儿子,也就是小王爷,小千岁,铜锣就是王爷遇到困难的信号。”

原来王爷带了十多位保镖,扮着商人出来巡视民情,一天遇着强盗,在一条渡船上,抢了他们的财物,并将他们扔进了河里。

王爷被船家搭救后,从此这老头孤身一人,生活无着,又没有为他报信的人,通过卖自己找忠实报信的人,才遇着刘小二。

朝廷派出御林军,由刘小二带路救出了王爷,王爷收刘小二夫妇作为义子义媳,邀请一同进京享受荣华富贵。

刘小二说:“王爷,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一介庶民而已,到了京城也没啥作用,不如赏我一片青山,让我继续打柴生活吧。”

王爷依从了刘小二,就划了一片青山给他,而刘小二也没占为己有,邀请乡亲们一起上山开荒种地,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乡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