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零,做风口浪尖的猪

第二十八章 漏气

字体:16+-

赵伟功回来了,一个有铁饭碗的胖子,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这说明他是真急眼了。

这东西他从来没喝过,一进嘴,乖乖,有点怪……

可是怪之后,却是清凉,甜蜜和刺激!

毕竟是新鲜的葡萄汁配上的汽水,味道怎么可能会差?

赵伟功一遍忙着在合同上签字,一边又喝了一碗!

“痛快!兄弟!你这次算是搔到哥哥痒处了!你都不知道这夏天热的时候,来一口这个多刺激了了!”

这是赵伟功的肺腑之言,他是一个胖子,最怕的就是夏天,虽然眼下是夏秋之交,但是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汉生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陈汉生一边签字,赵伟功一边好奇,和之前不一样,这一次赵为公好奇,单纯是因为馋,而不是贪。

陈汉生神秘的笑笑。

“保密!保密!你见谁家做买卖的会公开自己的配方?不过赵哥你放心,只要你想喝,这个管够!”

这话倒是,毕竟人家就靠着这个东西挣钱。

赵伟功也不多麻烦,直接就搬动坛子往餐厅运,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积极!

之前他可是从来不帮陈汉生运货的,都是安排自己手下人办。

“得得得……赵哥你歇着吧,累坏了你的腰我可赔不起!”

眼看赵伟功搬不动,原本还打算休息休息的陈汉生赶紧给他台阶下,赵伟功松开手,气喘吁吁。

“刚、才跑的两步,让我喘不上来……气,你等我缓缓……我缓缓就能干了!”

陈汉生苦笑。

“得得得,就这么几坛子,用不着您动手!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这玩意开了口就得赶紧喝,千万不能多放!”

赵伟功一笑。

“你放心吧,有我在,这东西肯定放不到明天!”

碳酸饮料进入某东方大国的时间很早,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无版权运营,并且,几乎是只有大城市才会有大规模的饮料售卖,小城市数量很少。

像是达拉县这种偏僻的小地方,更是如此,即便是赵伟功这种坐机关的,常年也见不到这东西。

现在没事了,现在随便喝!因为他们达拉县开始自己产汽水了!

碳酸饮料,不仅仅口味独特,而且其中充斥的碳酸,更是有着开胃的效果,对于没有尝试过的百姓们来说,这种饮料,简直就是天上罗下来的宝贝一般。

就是价格太贵了点。

给赵伟功签的合同,价格都已经飙升到了一毛钱,而在外面,陈汉生更是打出了一毛五一碗的高价,但即便如此,这种新式饮料却依旧供不应求。

没办法,卖这东西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再加上这种新鲜汽水,刺激又新颖,不少手里有钱没结婚的小年轻,都喜欢有事没事来一碗。

由于种种原因,短短一周的时间里面,达拉县全县都已经知晓了这种新奇饮料,各种机关单位的食堂,都开始尝试着联系陈汉生,不少商户甚至直接找上了吴家坪,溢价也要买几坛子。

对此,陈汉生只能回复一声抱歉。

倒不是他待价而沽,而是在没有获得稳定的柠檬酸来源之前,碳酸饮料的生产还是不能大规模化,所以,现在吴家坪陈家,一天也就只能供应八十坛子左右。

但即便如此,带来的暴利也让陈汉生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一坛子碳酸饮料的消耗微乎其微,只比葡萄汁多了一点。

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比葡萄汁高了一倍还不止。

一坛子八块钱,加冰再加两块。

也就是说,一坛子碳酸饮料,就是十块钱。

当然了,赵伟功拿的肯定不是这个价。

这样一来,一天的毛利润就已经到了八百块。

除去所有的开支之后,陈汉生还有六百九十六元的净收益。

即便是放在后世,这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也是很高的工资了。

更何况是现在呢?

吴家坪。

陈汉生并没有满足。

碳酸饮料的新奇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把这个配方压一辈子,肯定会有聪明人研究出来这个配方的。

时间不等人,时代不等人,机会更加不等人。

所以,要在那之前,提前让达拉县的所有人,都认准了他生产的饮料!

但是,问题也来了。

在陈汉生送货的过程中,不少商户给他反应,汽水很好喝。

但问题是,往往喝到剩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没气了。

只剩下葡萄汁,这弄得他们只能按照之前的葡萄汁价格来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陶瓷坛子加封口可以有效的减少碳酸流失,但是一旦开了口,碳酸在常温下极易分解,也就是碳酸饮料所谓的漏气。

开了口的坛子,放几个小时,就只剩下一点气了,风味大减。

也就是现在销售的快,等到人们熟悉了这种饮料之后,销售不会这么快,开口坛子放的更久,就会流失更多。

到了那时,也就不是碳酸汽水,而是单纯的葡萄汁了。

陈汉生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也提前给这些商户说过了,一定要尽快卖,最好是限时销售。

但是很不幸的是,只有很少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大多数商户,还是不舍得直接把这么一大坛子汽水给降价卖了,到最后汽水没气了,他们又怪到了陈汉生的头上。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汉生可以接受老百姓的批评,消费者的批评,但是对于这些下游分销商咎由自取的错误却仍旧怪罪他的,他不接受!

不想干,可以!达拉县现在是缺汽水,不是缺商户!

再重申一遍限时销售的方法之后,陈汉生也不再对这些商户的道德素质报什么期望,不能再拖了,必须把玻璃瓶,提上日程了!

“你找玻璃厂干什么?”

陈汉生找的不是别人,正是陆静,他觉得,广播台的人,消息应该比他灵通一点。

听到陆静的问题,陈汉生笑了笑。

“这不是搞碳酸饮料了嘛,大坛子容易漏气,我得用小瓶子,你知道哪里有这种厂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