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开局救场郭德纲,于谦惊了!

第43章 忽悠瘸这帮小子

字体:16+-

看着肖字辈的小伙子们一脸懵逼,高锋笑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当当当当……”

幕布拉开。萧琪非微笑着往前走了几步。

有人认识,但更多人不认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是岳耘鹏。

岳耘鹏即使整容,脸和身材也不会小一圈。

“现在隆重介绍一下,刚才惟妙惟肖模仿岳耘鹏的,就是这位萧琪非老师。”

萧琪非赶紧拱手:“不敢当,我就是来学习的,不是什么老师。”

“萧琪非?好像没啥印象,海归?”吴肖泽打趣。

他的意思很明白,凡是国内相声圈的,即使没见过面,能称得上老师的,起码听到过名字。

“看着很年轻,是天才演员?”王肖凯顺着吴肖泽的思路,似乎开始了捧哏。

秦肖贤认识。

他参加了北展的演出。

“你们瞎比比什么?这位老师老厉害了!第一场正式演出,就是和郭老师搭档。”

众人这才明白,眼前就是德云江湖中传说的“救火英雄”。

看模仿岳耘鹏的这一段,好像真有两把刷子。

“萧老师,今天我们学点什么?”孙肖尧问道。

萧琪非有点脸红。

要说,上台演出,靠系统和自己十几年听相声积累,还是能应付的。

要真说讲什么,教什么,就完了。

高锋看出来了,立即出来解围。

“萧老师这次过来,就是先和大家认识认识。刚才大家也见识了萧老师‘学’的功夫,实话实说,这一手我来不了。我可以学,但学得跟真人一样,我做不到。现在,大家用掌声欢迎萧老师谈谈心得体会。”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本来不到十个人,还有不情愿鼓掌的。

马肖戎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认为相声的学,应该跟录音机一样。

学,应该是神似为主,形似为辅。

如果一个人学另一个人,闭上眼和真的一样,那也没有什么意思。

演员在台上表演,想让观众记住的,是演员本身,而不是演员讲的那个人、学的那个人。

萧琪非每次上台都学岳耘鹏,如此演出,多了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他的这种想法,和美术中油画和照片的区别讨论一样。

有的画家,创作的油画,跟照片一样,还经常拍出几千万的天价。

但很多人认为,绘画和照片一样,还有价值吗?

咔嚓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偏要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来完成,意义在哪里?

因此,马肖戎站起来,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他来德云社,是想学东西的,但不想学这样的技术。

他想请萧琪非教授他们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如何在技术还不成熟时,就能上台和郭老师这样的大咖级选手搭档演出。

马肖戎的这番话,还真有迎合的。

有几个人就让萧琪非讲点实用的演出技巧。

因为基本功啥的,他们都练过了,区别的就是功夫深浅而已。

“萧老师,您看?”高锋显得很有礼貌。

“高老师,您千万不要这样……您叫我老师,不是羞煞我了?”

萧琪非感觉站在台上,很是尴尬。

这是他来之前没有想到的。

他以为,它只要一表演模仿岳耘鹏,这些肖字辈的演员定会大声喝彩。

没想到,喝彩有,但不同的声音也有。

就像马肖戎刚提出的这个问题,他就一筹莫展。

讲临场发挥?

怎么讲?

如果不是系统,就他肚子里这点货,早就在台上汗流浃背了。

还临场发挥,你以为都是郭德刚、于乾?

喝醉了也演不砸?

没天理了!

好吧,既然开头了,那就只有按照原剧本忽悠了。

不信忽悠不瘸这帮小子。

想到这里,萧琪非重新找回了自信。

“我不知该称你们同学们还是师弟们……我之所以第一场演出就能和郭老师搭档,不是因为我十数年如一日,每晚都要听着德云社的相声入睡,而是因为我的身份……”

“大家听说过转世轮回的说法吧?”

“对,我的前世就是一个相声大师。”

“但我不能说我的前世是谁。”

“因为大师的子子孙孙都在艺术界或商界出人头地,我要说了,明天可能就不得不隐姓埋名了……”

“不是我前世的子孙们要接我回家,真当祖宗供着,而是会让我消失。”

“我说的,一点不夸张。”

“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小保安,竟敢公开说是某大腕或某商界领袖的爷爷,你们猜,他们的保镖能放过我吗?”

“我能带着记忆重生,就不想不明不白地消失。”

“现在这个世界,比我前世好的何止千万倍!我应该珍惜,而不应该自我断送美好前程。”

“所以,那位同学……”

“我叫马肖戎。”马肖戎看萧琪非指着他,赶紧自报家门。

“哦,马同学你提出的临场发挥,其实靠的就是经验。”

“几十年撂地摊积累的经验。”

“说到撂地摊说相声,我想多说几句。”

“有一个老艺术家曾说过:郭德刚的相声属于跑江湖撂地摊的,登不了大雅之堂。”

“也就是说,郭老师的相声是野路子,不像侯葆林,马计大师这种一脉相承的人。”

“但是还有一位老艺术家说过:我这儿有个小孩儿,叫郭德刚,他会说老活儿。”

“老活儿是啥?就是传统相声。包括但不限于当年在天桥撂地摊说的那些相声。”

“也就是我曾经说过的那些相声。”

“你们也许心里会说:你不会是相声老大朱绍文吧?”

“不要问,我不能说。”

“为了保命!”

台下全笑了。

这些肖字辈的演员们,开始进入了萧琪非的故事。

也开始从不服转变为“看看他到底有啥本事”。

“有人说,德云社的相声是‘三俗’,其实,你们是没经历过我当时那个时代。”

“我要说出来当时的‘俗’来,肯定让你们大跌眼镜。”

“因为那时相声的受众是穷苦百姓,雅致了,谁看、谁听?”

“当时,相声艺人哪有现在穿的漂亮大褂?都是很古怪的服装,为博人一乐。”

“除了骂大街、说下流段子,拿农民或外地人取笑,还有一种更恶俗的,你们想不想听?”

马肖盛带头高喊:“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