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城

第四十五章意外发现

字体:16+-

方磊很快恢复了身体。

方磊静下来思考徐大牛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返回村,莫非徐大牛真的判刑啦,那可真的害了徐大牛,这不可能,公安刑警不可能根据一方证据就判徐大牛的型,公安刑警常常是多方面取证,公安刑警必然会查实徐大牛是被石溪村那些拐卖妇女团伙成员陷害的,也许还要等些日子吧,身正不怕影子歪,徐大牛一定没有事的,再说徐大牛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是平安无事。

同时方磊也相信徐大牛一定把那书信带出了石溪村,且亲自把书信送给了县公安局局长,方磊期盼着奇迹发生。

不过,还是苦了徐大牛,因为这给徐大牛留下了阴影,强奸犯的罪名是很不光彩,日后村民更会疏远徐大牛,躲徐大牛尤如躲瘟神一样,希望徐大牛能够挺住。

方磊为了不节外生枝在徐大牛没有返村之前还要提醒消烂帮成员不能有任何行动。

于是方磊在千纸鹤里写着“势局不稳,消烂帮成员必须按兵不动,无论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消烂帮成员应该忍让又忍让。然后,方磊委托一个女孩把千纸鹤送给左萍。

左萍看过千纸鹤内容后立马烧掉千纸鹤,然后她重新折只千纸鹤。

然而,石溪村那些拐卖妇女团伙成员再也没人来收购千纸鹤。因为石溪村那些拐卖妇女团伙成员认为那只是千纸鹤掀起不了大浪任凭千纸鹤我行我素,其实石溪村那些拐卖妇女团伙成员怕上当受骗。

石溪村那些拐卖妇女团伙成员不再干涉千纸鹤传书之事,这也是消烂帮一个小小的胜利。

在来石溪村这些日子里,方磊只顾忙碌于收购山货而从来没有整理山货,最近正好有空闲,方磊盘点整理山货。

方磊一点一点地整理,一点一点地整理。突然,方磊发现一个不显眼墙角处有个古老大瓷盆粘满了很厚很厚的灰尘,看那古老大瓷盘上的灰尘可以判断那古老大瓷盘只少有十年以上没有动过。

方磊用扫帚将那古老的大瓷盘上的灰尘扫,那灰尘装满了一小箩筐足足有三十多斤,这足于说明那古老的大瓷盘放置在此处有很长的时间,少则上百年多则百多年。

方磊把灰尘提到屋外倒掉,然后他提来了一桶水便将那古老的大瓷盘擦洗干净。

方磊对古陶瓷略懂一、二,他仔细辩认,那古老的大瓷盘初步判断出自于明未清初年间民间窑瓷,尽管如此,但也值点钱,怎会闲放在这里无人问津呢?

或许乡村人文化低见识浅,不知道这瓷盘是个古董值得不少钱;或许闲置时间太久乡村人把这古老的瓷盘遗忘了;或是这古老的瓷盘压根搬不动被用水泥凝固了。

方磊试着挪一挪那古老的大瓷盘却丝毫挪不动;他又试着搬一搬那古老的大瓷盘却丝毫搬不动;他又试着抱一抱那古的老瓷盘却丝毫抱不起。

此时方磊断定那古老的大瓷盘已经被水泥凝固了,因为那古老的大瓷盘四周尽是凝固的水泥,这可以断定那古老的大瓷盘凝固在地上的时间不很长,清末民初年间。

此时方磊更好奇,既然那古老的大瓷盘挪不动搬不动抱不动,那古老的大瓷盘就能旋转得动。于是,方磊使出浑身力气旋转那古老的大瓷盘。

这一旋不要紧,可奇迹出现了。墙角处的墙壁慢慢开了一个大口子足够钻进一人。

仕么!天啦!这儿还有机关。这是干什么用的?里面藏有宝物吗?……

一串串的疑问打方磊脑海里冒出,这些问题迫使方磊决定探险一次。

方磊赶忙在房门上挂上写有“盘点”牌,然后他关好房大门拿着手电筒顺着大口子钻进。

进入洞口处便出了台阶,那台阶是用青麻石砌成的。

方磊顺着台阶一边走一边轻声数,走完台阶时总共是三十个台阶。

来到空场地,这空场地不大,大约八平方米,前面有条大约一米宽的走廊,走廊两旁是房间,却没有房门。

方磊顺着走廊挨房挨房地查看,房间除了灰尘就是灰尘,连张废纸都沒有。

当方磊查看到第八房时,有些发现,房屋里有一排土台子,土台子散乱地丟放带有血迹的沙带、棉球和几瓶已经过期的西药,墙壁上写有字,字被厚厚的灰尘遮住了。

方磊先拾起一瓶西药用手抺去灰尘,瓶壁上的字迹已经褪化了,然后他用手抹去写有文字的墙壁上的灰尘,墙壁上的字一个个显示出来,令他惊讶。

墙上写有: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字

天啦!这是抗曰时期留下的遗物。

这儿莫非时地下伤员收留所?然而,这儿当时是前方还是后方?然而,这儿是国民党军队伤员收留所?还是八路军队伤员收留所?还是当地游击队伤员收留所?

管它呢,看看再说。方磊继续挨房查看。

当方磊查看到第十房时,他发现地上有本小册子,这小册子不知是先人故意遗留的,还是先人在离开时小心丢失的?

方磊拾起小册子翻阅,里面的字迹已经褪化了,只有封面还隐隐约约可以看清,上面写着:游击队伤员名册。

这已经一目了然,这是抗曰时期当地游击队伤员收留所,这个地下收留所遗留至今难得。

这不是藏宝室,方磊不决定继续查看返回。

就在这时,传来清楚的呼救声:“救命啦,救命啦。”

天啦!这地下收留所还留有存活的游击队伤员,这真是天下奇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莫非是幽灵鬼魂?

方磊想到这儿顿时毛骨悚然起来,他没见过鬼但听说过鬼。

不过,方磊并不惊慌而是镇静下来细想。

世上真有鬼吗?没有,这肯定是人。

方磊顺着声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