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同学眼中的“聪明”学生,霍金应该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在大学期间,霍金还做过很多较为荒唐的事情。或许是大学之内的学习生活比较轻松,或许是他懒散惯了,所以才形成了一个“随心所欲”的行事作风。也许对霍金而言,这样的大学生活,才称得上是了无遗憾吧。
大学学院的物理系只有霍金和德里克·波内伊、戈登·贝利、理查德·布莱恩四人,他们也就理所应当地住在了同一间宿舍。在其他三人眼中,霍金经常逃课,早晨总是起得很晚,所以他从来不吃早饭。
逃课和不吃早饭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倒也算不上稀奇,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德里克和戈登深感荒唐。两人吃过晚饭还是像往常一样回到宿舍,想找霍金去健身馆,可却看到霍金一个人坐在一个矮凳上,身旁摆着一整箱啤酒,左侧是三瓶已经喝空了的酒瓶,左手拿着半瓶正在仰着头喝,右手却伸向了啤酒箱又拿起了一瓶,看样子是要把这一箱啤酒都喝完一样。
德里克和戈登看到这番景象,不由得愣在了当场,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们知道当时的霍金只有17岁,还没有达到出入酒吧的年龄,也就是说,他不该这样饮酒。就在二人发愣的时段,霍金的第五瓶酒也只剩下一半了,两人连忙赶过来拦下霍金,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霍金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过了一会儿,霍金在酒精的作用下沉沉睡去,两人将他安置好以后,都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霍金一开始有一段孤独的经历,这才荒唐到要“借酒消愁”,然而后来通过在赛艇队中的生活,他整个人就变得开朗活泼了,同时也不可救药地迷上了赛艇。当时霍金和戈登每天下午都会去练习赛艇,但有件事一直横在他们两人面前——大学学院物理系规定,每一周,学生要拿出三天的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并且要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每位学生都必须去,不允许逃课。
然而每周之中有六天的下午需要在练习赛艇中度过,所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无法同时完成两件事,这时候就要有所取舍。于是,物理课程的实验课程被他们舍去了,每当到了下午需要做实验的时间,就从来见不到霍金和戈登的身影。
但是,试验报告照样还是要完成,这就需要霍金和戈登多花一些工夫了,他们只是在上午的时候来到实验室做实验,然后尽心尽力地完成实验报告,并且力求实验报告看起来是按部就班,然后做出大量的数据分析,这样就不算是欺骗老师了。
虽然霍金的行为并不符合规定,但是他确实完成了学习任务,只不过是用更短的时间,完成了更为全面的事情。或许,聪明的学生面对他们所擅长的知识,不用花费太长的时间,也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赛艇队的日子,是霍金非常快乐的时光,然而太过随心所欲往往也会引来过头的举动,从而做出荒唐的事情。聚会、狂欢、喝大量的麦酒以及很晚回宿舍,然后在路上大声唱着断断续续的高亢的歌,这似乎成了霍金和队友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放肆的快乐一旦太过就容易头脑发热,然后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这一次,霍金和一位朋友喝的麦酒有点多了,他们在回宿舍的路上开始畅谈理想,并打算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这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便开始谋划做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借着酒劲,两人拿了一桶油漆,一把刷子,一根绳子,来到了一座人行桥上。他们用绳子系着一块木板,挂到桥的栏杆下面,然后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尽量保持身体平衡,现在他们面前是桥的侧面了,霍金用刷子蘸上油漆,然后在桥面上写下了“全力支持自由党”的字样,想到明天一早所有过路的人都会看到这一“杰作”,他们就忍不住窃喜。
然而,当霍金写完最后一个字母的时候,一束光线朝这边照了过来,接着就是警察的喊声:“你们在干什么?”
霍金和朋友顿时吓得酒醒了大半,连忙跳到了桥面上,朋友反应迅速,从河岸的另一面逃离了。而霍金由于行动不太灵活,被巡逻的警察逮了个正着,他手里还拿着油漆和刷子,非常尴尬地站在警察面前。
警察了解到这是一出大学生的恶作剧,也并没有过多为难他,只是带到警察局批评教育了一番。然而这件事却深深印在了霍金的心里,从那以后,霍金再也不敢做挑战法律的事情了。
赛艇队的队友说霍金是一个“冒险型的舵手”,他在指挥赛艇的时候,往往是“胆大妄为”,桨手们永远也不知道和霍金这位舵手出艇会闯出什么祸来。
霍金并不喜欢学习,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也很有限,对于三年的大学生活,他自己是这样评价的:
“牛津大学物理课程的安排异常宽松,学生想要逃避用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在求学期间没有任何考试,除了一开始的入学考试和毕业时的离校考试,其余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在邋遢度日。我曾经计算过,我在牛津上了三年大学,总共才学习了1000个小时,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天只有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这不是为了不用用功而骄傲,只是在陈述当时的情况而已。当时的我和我的同学一样,都处在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都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值得争取的。”
最后的毕业考临近了,这个时候霍金才感受到了压力,他认识到自己应该多留出一些时间来学习了,于是他把原来的一天学习1小时增加到了一天学习3小时。这样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对毕业考试,3个小时也不长,但在霍金眼里,“3个小时”是要用惊叹的语气来说的。
要应付毕业考试,单靠聪明是无法通过的,因为考题会有一定的形式化,虽然那在霍金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临时抱佛脚的霍金复习起来也是有章法可依的,他平日里学习没怎么用心,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复习完所有课程的,所以他找到了一个窍门:挑选可以凭直觉回答的理论性强的题目,避开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
霍金已经申请了剑桥大学宇宙学博士学位,投身到弗雷德·霍伊尔导师门下做研究。而只有获得此次毕业考的“第一等荣誉学位”才有资格前去深造,霍金明白这并不容易。
毕业考试共有四天,前三天霍金发挥得还算不错,但第三天晚上他却失眠了,因为紧张而失眠了,三年来,他第一次感到紧张。
晚上睡不好,就意味着第二天会没有精神,所以等到考试结束后,霍金隐隐觉得自己可能与一等无缘了。而面临毕业,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也就各奔东西了。考完试之后,霍金和他的朋友们去痛痛快快地庆祝了一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在用酒精冲淡毕业的离情。
毕业考试还有一场面试,可以说,这场面试决定了霍金今后的人生道路。霍金知道自己的成绩介于一等和二等之间,所以他竟然放下了“听天由命”般的“狠话”给面试官:“如果你们给我一等荣誉学位,我就去剑桥;如果是二等,我就留在牛津。”
牛津大学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些福利,其中就有资助毕业旅行费用,于是霍金决定去毕业旅行。其实,学校的资助并不多,而霍金却天真地认为去的地方越远,学校给的资助就越多。于是霍金决定去伊朗。听到这个消息,霍金的父母吃了一惊,霍金此时不过是一个20岁的小青年,怎么有能力去那么远的地方旅行?然而霍金去意已决,并且向父母保证每一段行程都会写信向父母报平安。打点好行李之后,便和几位同学结伴出发了。
然而返回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霍金在途中大病了一场,一开始是腹泻,然而由于汽车的急刹车,他从后座被摔倒了前座,导致一侧肋骨断裂。霍金就这样昏昏沉沉地在颠簸的返程途中渐渐康复,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回经大不里士的时候,附近的保因扎赫拉发生了7.1级大地震,当时死伤了一万两千多人,而霍金和朋友们因为不懂得当地的语言,再加上车内颠簸得厉害,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处在靠近震中的地方,竟然能够安然无恙,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伊莎贝尔接到了霍金的平安信,他们知道霍金身处震区,内心焦急而无助,好在他平安无恙地回来了。
霍金的面试结果出来了,他如愿获得了一等荣誉学位,可以进入剑桥大学深造,那里有他神往的宇宙学,宇宙之王的探索之路就要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