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传

毫不费力取得优异成绩

字体:16+-

霍金就读牛津大学的那段时间,牛津大学正流行着一股并不正常的风气。作为一所著名的学府,学风应该是积极向上,为其他大学做表率的,但是那时的牛津却弥漫着一股对社会不满而抗拒的消极之风,因此学生们普遍不会用功读书,甚至还划分出了等级:第一类是从来不用功读书,但是可以毫不费力地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第二类是承认自己的成绩很差,然后拿一个最差成绩的学生;第三类却是所有同学都“看不起”的“灰人”——通过用功读书而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等级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也不过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

而霍金向来不喜欢学习,而且懒散惯了,甚至还经常逃课,但他却总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不错的成绩,于是在同学们眼中,他自然而然地成了第一类学生。

霍金对物理似乎有着独特的天赋,在他看来,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就像是中学早已学过的一样,他从来不会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去学习,有时连课也懒得上。他认为大学时代的物理课程是非常简单的,课也没有必要上,一周之内有上一两次辅导,只要记住几个公式就可以通过考试。这不是霍金的狂妄自大,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并且真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一次物理课上,伯曼教授曾经给霍金他们四人留了13道有关电磁力学的课后习题,这13道习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伯曼教授给了他们一周的时间,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解答。伯曼教授还把德里克和理查德分为一组,霍金和戈登分为一组,意在让他们互相商量作答。接下来,德里克和理查德埋头于题海,用了整整一星期才解出一道完整的题目,第二道题目只解出了一半,就解不下去了。而戈登坚持靠自己的能力解答这些题目,结果费尽心力也只解出了一道题。而霍金却没有把这些习题放在眼里,他一向不喜欢做课后作业。

一个星期过去了,戈登他们要去上课了,看到霍金没有出门的意思,便问了一句:“霍金,你做了几道习题啊?”

霍金抬起头来回答说:“习题啊?我还没有做。”

“你最好做一下吧,还是挺难的。不去上课吗?”

“今天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三位同学出门之后,霍金放下手中的科幻小说,翻出上周的习题开始做。

三位同学下课回来,看到霍金正在做习题,便问道:“霍金,你做出了几道?伯曼教授今天把电磁力学剩下的部分讲完了,这13道习题要在下节课上讲。”

“这样啊,不过我只来得及做出了10道题。”

戈登他们一听,顿时愣了一下,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10道题?霍金,你在吹牛吧!这些题这么难,我们合起来用一周的时间才解出了两道半,你才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解出10道吗?”

霍金有些疑惑地说:“是吗?可我确实解出了10道题……”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霍金说的是真的。德里克也感叹道:“我们和霍金不仅不在一个层面上,而且有着天壤之别。”

霍金在学习上总是很懒散,这一点伯曼教授也看得出来,但是他也看到了霍金绝顶聪明的一面,并且对霍金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我那个时候教过大约30个学生,他显然是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最聪明的。其实他最后的考试并不比其他学生都好,当然考得好的学生不仅聪明,而且非常用功。霍金他不仅聪明,我甚至认为他不能用聪明来衡量。按照学习的正常标准,不能说他非常用功,显然他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做对他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我想我对他真正的作用只是监督他学习物理的进度,我无法自夸自己曾经教过他任何东西。”

霍金学习物理的进度已经远远领先于当前他接受的教育水平了,他看了太多的教科书,以至于对这些教科书内容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当时教授霍金物理课程的导师还有一位名叫帕德里克·森德斯的初级研究员,在上完一节统计物理课之后,为他们指定了一本参考教材,并且指定了课后习题。霍金看了看那几道习题,却当众表示自己拒绝做这几道习题,这令森德斯很是吃惊,也使得戈登他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还好森德斯知道霍金是一个有想法的学生,他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询问霍金为何会这么做。结果霍金拿起那本参考书,用2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里面存在的错误,这令森德斯有了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宽慰和自豪。接下来,森德斯和霍金就一起讨论了这些错误,森德斯感叹道:“霍金对于课程的了解比我都要多。”

而霍金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识则是:“根本不算一回事。”

霍金当时进入牛津大学的时候获得了奖学金,算是公费入学,而公费入学的学生有义务在大学二年级期末的时候参加大学物理奖竞赛,与他同年的其他学院的物理系学生也都参加了,可以说竞争很激烈,所以大家都在积极准备作战。可霍金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别人都在图书馆、教室捧着物理资料辛苦研读,霍金却来到操场的阴凉处若无其事地翻看科幻小说。比赛开始了,霍金毫无任何准备地走进了赛场,结果这位付出最少努力的参赛者,却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且获得了一张价值50英镑的布莱克韦尔图书礼券。

有些人在某些领域,天生就是天才。霍金之所以能够毫不费力地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他早就掌握于心,而是因为他学习的进度从来都没有停下来。在一个环境当中,知识有它一定的范围,但人的学习进度是可以超越这个范围的。霍金对于物理的修习进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所以他取得可观的成绩可以做到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