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张大可讲史记套装(套装3册)

匈奴列传1

字体:16+-

征伐是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政治生涯中最显赫的事业,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征伐主要是征匈奴。他征大宛、平两越、开通西南夷等战争都是围绕征匈奴进行的。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是非,在汉武帝当世就引起了争论,至今仍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司马迁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实录史家,载述史事不虚美,不隐恶。他又是目睹了这场战争事势发展的见证人。《匈奴列传》着重写的就是汉匈战争。他是什么态度,抱着什么目的,写了些什么内容,读一读《匈奴列传》很有意义。梁启超认为《匈奴列传》是《史记》中十大名篇之一,颇具慧眼。

【语译】

匈奴的始祖是夏后氏的后代,叫淳维。唐尧、虞舜以前有山戎、猃狁、荤粥,生活在北方蛮荒之地,随着畜牧地点而迁徙。他们那里的牲畜,成群的是马、牛、羊,特异的牲畜则是骆驼、驴、骡、駚騠、騊駼、弹騱。他们追寻水草迁徙,没有城郭等固定住处和农耕之业,但也各有分占的牧地。没有文字书籍,以语言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儿童能骑羊,拉弓射鸟鼠;稍长大些则射狐狸、兔子充当食物。男子的力气能弯弓,都当骑兵。匈奴的习俗,平常无战事,就随着牲口游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谋生手段,遇到有紧急情况,就人人练习攻战的本领,侵掠攻取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长兵器是弓箭,短兵器是刀矛。打仗时,战事顺利就前进,不利就后退,不以逃跑为耻。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不顾礼义。从君王以下,人人都吃牲畜的肉,穿皮革,盖毡裘。青壮年吃肥美的食物,老年人吃剩余的。他们看重壮健的人,轻视老弱。父亲死后,儿子娶后母为妻;兄弟死后,活着的兄弟就娶死者的妻为妻。他们的习俗是每人有名,呼叫不必避讳,没有姓氏和字。

当夏朝国运衰微的时候,后稷的后裔公刘失去了世袭的农官,改用西戎的习俗,在豳地建立聚邑。三百多年后,戎狄进攻周太王古公亶父,古公亶父逃奔岐山之下,而豳地人都跟随古公亶父到岐山聚居,兴建了周邑。这以后的一百多年,周君西伯姬昌攻打畎夷氏。十多年后,周武王伐纣而营建洛邑,却又回到酆、镐,把戎夷驱逐到泾河、洛河的北面,令他们按时进献贡物,命名为“荒服”。这以后的两百多年,周朝国运衰落,周穆王攻打犬戎,获得四白狼和四白鹿而归。从此以后,荒服的戎狄不来朝贡了。当时周朝便制定了《甫刑》的法律。穆王之后二百多年,周幽王为了宠姬褒姒,与申侯有了矛盾。申侯一怒之下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夺取了周朝的焦获之地,进驻到了泾河、渭河之间,侵犯华夏。秦襄公护救周朝,于是周平王离开酆、镐而东迁洛邑。这时,秦襄公讨伐戎人一直到岐山,开始列为诸侯。过了六十五年后,山戎越过燕国进攻齐国,齐釐公在齐国的城郊应战。之后又过了四十四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战败逃走。这以后二十多年,戎狄来到洛邑,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郑国的氾邑。当初,周襄王打算讨伐郑国,所以娶了戎狄之女作王后,与戎狄兵共同攻伐郑国。不久,废黜了狄后,狄后心怀怨恨。襄王的后母叫惠后,有儿子名叫子带,惠后想立他为王。于是,惠后、狄后与子带做内应,给戎狄大开方便之门,戎狄因此得以进城,打败并赶跑了周襄王,立子带为周天子。当时,戎狄有的居住在陆浑,向东扩张到卫国,侵掠中原各国。中原各国痛恨他们,因而诗人作诗说“抗击戎狄”“讨伐猃狁,到了大原”“战车出动,声势浩大,修筑城邑在那北方”。周襄王在外寄居了四年,才派使者到晋国告急。晋文公刚刚登位,想要建立霸业,便兴兵讨伐,驱逐戎狄,诛杀王子带,迎回周襄王,让他住进洛邑。

这时,秦国、晋国是强国。晋文公排斥戎狄,让他们居住在河西地区的圁水、洛河之间,称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余的辅佐,西戎八国归顺秦国,所以从陇山以西有绵诸、绲戎、狄、等戎族,在岐山、梁山、泾水、漆河的北边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各支戎族。而晋国的北边有林胡、楼烦各支戎族,燕国的北边有东胡、山戎。这些戎狄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里,都有自己的君长,常常相聚居住的有一百多个戎族部落,却不能统一。

从此以后一百多年,晋悼公派魏绛去同戎狄讲和修好,戎狄朝见晋君。又一百多年以后,赵襄子越过了句注山,攻破并且吞并了代国,临近了胡、貉地区。后来赵襄子又和韩、魏两家共灭智伯,分占了晋国的土地,这样,赵拥有代地和句注山以北的领土,魏国占有河西、上郡,跟戎人邻境。后来,义渠戎建筑城郭以自卫,而秦国逐渐蚕食它的领地,到秦惠王时,便夺取了义渠二十五座城邑。秦惠王进攻魏国,魏国献出了河西和上郡的全部领土。秦昭王时,义渠戎王和秦昭王之母宣太后私通,生了两个儿子。宣太后用欺诈手段在甘泉山杀死义渠戎王,接着发兵攻破义渠。这时,秦国占有陇西、北地、上郡,修筑长城以防御胡人。而赵武灵王也改革赵国的习俗,穿胡人服装,学习骑马射箭的本领,向北打败了林胡、楼烦。修筑长城,从代地沿阴山山麓延伸,直到高阙,都修筑了关塞。同时又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后来燕国有一位贤能的将军秦开,在胡人那里做人质,胡人很信任他。他回国后,率兵袭击东胡,打败并且赶走了东胡,东胡退却了一千多里。跟随荆轲去行刺秦王的那个秦舞阳便是秦开的孙子。燕国也修筑了长城,从造阳到襄平。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各郡以防御胡人。在这个时候,具有文明礼俗而互相攻战的中原国家有七个,其中有三个靠近匈奴。后来,在赵将李牧镇守边塞时,匈奴不敢入侵赵国边境。再后来秦灭六国,秦始皇派蒙恬率领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尽收黄河河套以南土地。秦凭借黄河为塞,修筑四十四座县城靠近黄河,迁徙被罚戍边的人去充实那些县城。又修通直道,北起九原直抵云阳,沿着山岭、险沟、溪谷等地势修筑长城,从临洮到辽东连绵一万余里。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北假地区。

当时,东胡强大而月氏兴盛。匈奴单于名叫头曼,头曼敌不过秦朝,向北迁徙。十几年后,蒙恬死了,原六国贵族反叛秦朝,中原地区扰攘动**,那些被秦朝打发去戍边的人又都离开了,于是匈奴摆脱了困境,又渐渐地渡过黄河,来到南岸,与中原原有的关塞接界。

头曼单于立有太子,名叫冒顿。后来受头曼宠爱的阏氏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打算废冒顿改立小儿子,便让冒顿到月氏那里当人质。冒顿已经在月氏当人质,而头曼急攻月氏。月氏想杀害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逃归匈奴。头曼认为冒顿勇猛,让他率领一万骑兵。冒顿制造了一种响箭,用来训练部队骑马射箭。他下令说:“我的响箭射向什么目标而不跟着尽力发射的,就杀他的头。”冒顿射猎鸟兽,发现有不射向响箭所射目标的人,就杀掉他。不久,冒顿用响箭射自己的良马,部下有不敢跟着发射的,冒顿马上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自己的爱妻,手下人有的很害怕,不跟着射,冒顿又将他们杀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单于的良马,手下人都跟着发射。这时冒顿知道他的部下都可以利用了。一次,冒顿跟随父亲头曼单于打猎,他用响箭射头曼,他的部下也都跟着响箭发射的目标,射杀了头曼单于。于是他杀尽后母、弟弟以及不听命于他的大臣们,自立为单于。

冒顿继位的时候,东胡很强盛,听说冒顿杀死父亲自立为单于,便派使者对冒顿说,东胡想要得到头曼骑的千里马。冒顿询问大臣们,大臣们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他。”冒顿说:“怎能和人家国境毗连却吝惜一匹马呢?”于是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过了一些日子,东胡认为冒顿怕他,便又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得到单于的一位阏氏。冒顿又问左右大臣,大臣们都愤怒地说:“东胡人没有道义,竟然索要阏氏!让我们发兵攻打他们。”冒顿说:“怎能和人家国境毗连却吝惜一个女子呢?”就把自己宠爱的阏氏给了东胡。东胡王越发骄横起来,向西侵掠。东胡跟匈奴交界的中间地带,有一条隔离的荒地没人居住,长一千多里,双方只是在各自的地缘设立守备的哨卡。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匈奴同我们边界哨卡以外的荒弃地区,匈奴到不了那里,我们想占有它。”冒顿垂询大臣们,大臣中有人说:“这是荒弃地区,给他们也行,不给也行。”当时冒顿非常愤怒地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送给他们!”那些主张把土地奉送给东胡的臣僚都被杀头。冒顿骑上马,命令说国中有后退的就杀头,便向东袭击东胡。东胡当初轻视冒顿,并未防备。等到冒顿率兵来到,发起冲击,一战大败东胡,消灭了东胡王,掳掠了他的人民和牲畜财产。冒顿征服东胡回来后,向西打跑了月氏,向南吞并了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朝派遣蒙恬夺取的匈奴土地,与汉朝原有的河南塞为界,到达朝那、肤施两地,进而侵扰燕地、代地。这时汉军与项羽相持不下,中原被战火弄得疲惫不堪,因此冒顿得以自强,掌握着能弯弓射箭的强兵三十多万。

从淳维到头曼一千多年,匈奴的势力时大时小,别散分离,由来已久了,它的传代世系无法依次排列出来。但是到冒顿时匈奴最为强大,使所有北方部族都服从他的统治,同时在南方与中原王朝为敌国,它的世系传承、职官称谓才能加以记述。

匈奴职官设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人称贤能为“屠耆”,所以常由太子担任左屠耆王。从左右贤王以下到当户,大者有部众万骑,小者有部众数千,共有二十四个首领,名号叫“万骑”。各大臣的官职都是世袭的。呼衍氏、兰氏,后来有须卜氏,这三姓是匈奴的显贵家族。各位左方的王、将领居住在东方,正对上谷以东地区,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的王、将领居住在西方,直到上郡以西地区,和月氏、氐族、羌族接壤;而单于王庭正对代郡、云中地区。他们各有自己分管的土地,寻求水草而迁移。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最大,左右骨都侯辅政。二十四个首领也各自设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之类职官。

每年正月,各位首领在单于王庭小型聚会,举行春祭。五月,在茏城举行盛大的集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秋天,马长肥了,在林举行大规模集会,核算人口、牲畜数目。匈奴的律法规定:拔刀出鞘一尺者,为意向杀人罪,要处死,犯盗窃罪者罚没其家属并没收其家产;有轻罪者用刀刺面,有重罪者处死。坐牢时间长的不过十天,一国的囚犯不过几人。单于早晨走出营房,敬拜初升的旭日,夜晚敬拜月亮。他们坐的规矩是以左为尊,正位坐北而南向。日子中推崇戊日、己日。他们的丧葬习俗有棺椁、金银、衣裘,不起坟墓,不在葬地种树,不穿丧服;单于死了,他的近臣、爱妾殉葬者多达几千几百人。兴兵打仗要观测星月,月圆的日子就攻战,月亏的日子便退兵。在战斗中,斩杀一个敌人得到一壶酒的赏赐,而所得的战利品就归给他,俘虏了敌人可以带回去作为奴婢。所以他们一旦参加作战,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善于运用诱敌设伏的手段攻击敌军。所以他们看见敌军便逐利而至,好像鸟雀飞集一般;他们受围困挫败,便土崩瓦解、风流云散了。战时谁能把战死的同伴尸体运送回来,谁就可以得到死者的全部财产。

后来冒顿单于向北又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对此,匈奴的贵族和大臣们都非常佩服,认为冒顿单于贤能。

这时,汉朝刚刚平定中原,把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马邑。匈奴大举进攻并包围马邑,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匈奴得了韩王信,便率军南进,越过句注山,进攻太原,打到晋阳城下。汉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抗击匈奴。遇上冬天大寒、雨雪交加,士兵中十分之二三冻掉手指这时冒顿假装败逃,引诱汉兵。汉兵追击冒顿,冒顿埋伏精兵在后面等待,前面只用老弱兵挑战,引诱汉兵,汉兵全部出动,中了冒顿之计。汉全军三十二万人,主要是步兵,向北追击匈奴。高皇帝先到平城,汉兵没有全部跟进,冒顿派出精锐部队四十万骑兵,把高皇帝围困于白登山,前后七天,汉军内外不能互相接济军粮。匈奴的骑兵,西方全骑白马,东方全骑青马,北方全骑黑马,南方全骑红马。高皇帝便派使者暗中给阏氏送去厚礼,阏氏就对冒顿说:“两方君主不要互相围困。如今即使占领汉朝土地,单于终究也不能住在那里。何况汉王也有神灵保佑,请单于明察。”冒顿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约定日期会合,而王黄、赵利的兵马没有到,于是怀疑他们与汉军有密谋,也就听从了阏氏的话,解开包围圈的一角。于是高皇帝命令士兵全部拉满弓,搭上箭,面朝外,从解围的一角直冲而出,终于跟大军会合,而冒顿也就率军撤退。汉朝也收兵停战,派刘敬前去缔结和亲的盟约。

此后韩王信充当匈奴将领,其部将赵利、王黄等多次违背汉匈和约,侵掠代郡、云中郡。过了不久,陈豨叛汉,又跟韩王信合谋进攻代郡。汉朝派樊哙前去攻打他们,又夺取了代郡、雁门、云中各郡县,未出边塞。当时,匈奴因有汉朝的将领们去投降,所以冒顿经常来来回回侵掠代地。对此,汉朝甚为忧虑,高皇帝便委派刘敬奉送皇族女儿以公主身份去做单于的阏氏,每年奉送匈奴丝绵、绸绢、酒、米、食物各有一定的数额,相约结为兄弟之国,实行和亲政策,冒顿的侵扰才稍有收敛。后来燕王卢绾叛汉,率领他的党羽几千人投降匈奴,往来劫掠上谷以东地区。

汉高祖逝世后,在孝惠帝、吕太后执政时,汉朝因刚刚安定下来,因此匈奴很骄横。冒顿竟写信给吕太后,大发狂言。吕太后想要反击匈奴,将军们劝阻说:“以高祖的贤能英武,尚且还在平城被围困。”吕太后这才作罢,仍然跟匈奴和亲。

到汉文帝登皇位之初,继续奉行和亲政策。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进占黄河河套以南地区,侵扰上郡归服汉朝的各部族,屠杀劫掠人民。当时,汉文帝指令丞相灌婴出动战车和骑兵八万五千人,进军高奴,攻打右贤王。右贤王逃出边塞。文帝到了太原。这时济北王反叛,文帝回京,停止了丞相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

第二年,单于写给汉朝的信中说:“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平安。前些日子皇帝所言和亲之事,跟来信的意思一致,双方皆大欢喜。汉朝边境将吏侵侮右贤王,右贤王未向我请示,而听从后义卢侯难氏等人的主意,与汉朝将吏相对抗,断绝了两国君王的盟约,离间了汉匈兄弟的情谊。皇帝两次送来责备我们的书信,我派出使者带着书信前往汉朝回复,使者却没有回来,而汉朝的使者又没有到来,汉朝因为这个缘故不同我们和解,我们作为邻国也不得归附。现在因为小吏破坏和约的缘故,我惩罚了右贤王,派他到西方寻找月氏并打击它。托天之福,将士精良,战马强壮,因此消灭了月氏,把反抗不服的全部斩杀,并降服了一般百姓。平定了楼兰、乌孙、呼揭及其附近的二十六国,它们都已归属匈奴统辖。各游牧民族合为一家。北方已经平定,我愿意停止战争,休养士兵,牧养马匹,消除先前的误会,恢复过去的和约,用以安定边民,用以顺应自古以来的友好传统,让少年得以成长,老年人能够安居,世世代代和平安乐。未知皇帝意下如何,所以委派郎中系雩浅呈送国书请安,进献骆驼一匹、坐骑二匹、驾车之马八匹。皇帝如不愿意让匈奴靠近边塞,那就姑且诏令官吏百姓远离边塞居住。使者抵达后,请即刻打发他们回来。”匈奴使者于六月中旬来到边塞薪望这个地方。国书送到朝廷,汉朝计议攻战与和亲哪种政策有利。公卿大臣都说:“单于新近打败了月氏,处在胜势,不可攻打。况且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那里都是盐碱不毛之地,不是可以居住的地方。和亲很有利。”汉朝答应了单于的请求。

汉文帝前元六年,汉朝给匈奴的回书中写道:“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您委派郎中系雩浅送给我的书里说:‘右贤王未经请示,听从后义卢侯难氏等人的主意,断绝了两国君的盟约,离间了汉匈兄弟的情谊,汉朝因此不同我们和解,我们作为邻国也不得归附。现在因为小官吏破坏和约,所以惩罚右贤王让他西击月氏,已全部平定了。希望停止战争,休养士兵、牧养马匹,消除从前的误会,恢复过去的和约,以安定边民,让少年人得以成长,老年人能够安居,世世代代和平安乐。’我对此十分赞赏,这是当代圣王的意愿。汉朝与匈奴相约为兄弟,所以赠送给单于的礼物非常丰厚。背弃和约,破坏兄弟情谊的,多在匈奴方面。至于右贤王那回事发生在大赦之前,单于就不要过分地责备。单于如能按照来书所说的意思去办,那就明确地告诫大小官吏,让他们不要背弃和约,遵守信用,我将郑重地按照给单于的回书中所表达的意愿来做。使者谈及单于亲自率军攻伐敌国颇费功夫,打仗很辛苦,特将皇帝服装绣表绮里的夹衣、绣夹长袄、锦夹袍各一件,精制梳子一把,黄金装饰的腰带一条,黄金带钩一枚,彩绸十匹,锦缎三十匹,赤绨、绿缯各四十匹,委派中大夫意、谒者令肩赠送单于。”后来不久,冒顿死,他的儿子稽粥继位,称为老上单于。

老上稽粥单于刚登位,文帝又派送皇族女儿以公主名分去做单于阏氏,并派宦官燕地人中行说辅佐公主。中行说不愿意去,汉朝强迫他去。中行说便说:“一定要我去的话,我将要成为汉朝的祸根。”中行说到了匈奴那里,就投降了单于,单于很宠信他。

当初,匈奴喜欢汉朝的绸绢丝棉和食物,中行说说:“匈奴人口抵不上汉朝的一个郡,然而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因为衣食和汉人不同,没有什么要依赖汉朝的。现在单于改变习俗,爱好汉朝的东西,汉朝只要拿出十分之二的东西,那么匈奴就全归属于汉朝了。请把那些来自汉朝的绸绢丝棉,用来制成衣着,驰骋于野草荆棘之中,衣服裤子都开裂破败,说明汉人的丝绸不如匈奴毡裘之完美。把来自汉朝的食物都扔掉,以表明它们不如乳酪方便味美。”当时,中行说又教给单于身边的人员文字书记的方法,以统计他们的人口牲畜。

汉朝给单于的国书,木牍用一尺一寸长,开头的言辞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接着写明所赠送的礼物和要说的话等等。中行说教单于给汉朝的国书,木牍用一尺二寸的规格,印章、封泥都做得又大又宽又长,开头的言辞要傲慢自大地说“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平安”,接着也写赠送的礼物和要说的话等等。

汉朝使者有的说:“匈奴风俗轻视老年人。”中行说诘难汉朝使者说:“你们汉人的风俗,对于那些参军戍边奉命出发的人,他们的年老双亲难道不是拿出自己享用的暖衣美食来送给他们上路吗?”汉朝使者说:“是这样。”中行说说:“匈奴人十分明确以打仗为大事,那些老弱者不能参加战斗,所以把家里的肥美饮食给壮健者,就是为了保卫自己,这样父子各得长久相保,怎么能说匈奴轻视老年人呢?”汉使者说:“匈奴的父母子女竟然同在一个毡帐里睡觉。父亲死了,儿子娶他的后母为妻;兄弟死了,活着的兄弟都娶死者之妻为妻。没有戴冠衣带的服饰,缺少朝廷的礼仪。”中行说说:“匈奴的习俗,是人人吃牲畜肉,喝它的奶汁,穿它的皮等;牲畜吃草饮水,随时转移。所以他们紧急时期就人人训练骑马射箭,和平时期便人人安乐无事,他们的约束简便,容易做到。君臣关系简便,一国的政务好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父子兄弟死了,娶死者的妻为妻,这是怕族姓没有后代。所以匈奴的伦常虽乱,却一定要保住他们的宗嗣种族。现在中国虽然假正经,不娶自己父兄的遗孀为妻,但亲属逐渐疏远且互相残杀,直到改朝换代,却是由这类假正经造成的。况且礼义所产生的弊端,导致上下互相怨恨,而且追求宫室的高大华美,必然耗尽民力。既要致力于耕田种桑来获得衣食的需要,又要修筑城郭保卫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你们的百姓紧急时不熟习战争,和平时疲于生产。唉!你们这些住土石房屋的汉人,不要再多费口舌了,即使你们喋喋不休,沾沾自喜,衣冠高贵,又有什么了不起?”

从此以后,汉朝使者还想要辩论的,中行说就说:“汉朝使者不要多言多语,只要管好汉朝所送给匈奴的绸绢丝棉、精米酒曲,保证数量足够,质量要好就行了,何必多费口舌呢?况且,你们所给的东西保质保量也就罢了;如果数量不足质量又差,那就等到秋收季节,瞧我们用铁骑驰骋来践踏你们的庄稼吧。”中行说时刻教单于窥伺有利于入侵的要害之处。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朝那、萧关,杀死北地郡都尉孙卬,掳掠了很多的汉人和牲畜财产,进而打到彭阳。单于派突袭部队焚烧回中宫,侦骑深入甘泉宫。当时文帝任用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出动战车千辆、骑兵十万,驻扎在长安附近,以防备匈奴的侵扰。又任命昌侯卢卿担任上郡将军,宁侯魏遬担任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担任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担任大将军,成侯董赤担任前将军,大量出动战车和骑兵前去迎击匈奴。单于留在边塞内一个多月才离去,汉军追出边塞便回师,没能大量斩杀敌人。匈奴骄悍日甚一日,岁岁侵入边塞,杀掠许多汉人和牲畜,云中、辽东两郡受害尤为严重,连同代郡达万余人。汉朝对此感到忧虑,便派使者给匈奴送去国书。单于也派当户回话答谢,再谈和亲之事。

文帝后元二年,汉朝派使者送给匈奴的国书说:

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您委派当户且居雕渠难、郎中韩辽送给我两匹马,已送到,敬受。先帝规定:长城以北,弯弓射箭的国家,受单于管辖;长城以内,戴冠束带的国家,由我来加以统治。要让万民耕织射猎以取得衣食,父子不离散,君臣得安居,都不要暴虐横逆。现在听说邪恶不轨之徒贪图掠夺之利,背弃信义,破坏和约,不顾万民的性命,离间两国君王的友谊,然而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来书说:“我们两国已经和亲,两主欢悦,停止战争,休兵养马,世世代代昌盛安乐,祥和友好的局面重新开始。”我非常赞赏单于的这些话。圣明的君主言行道德天天都有长进,有了过失改弦更张,使老年人得以安息,少年人得以成长,各人都能保持身家性命而享天年。我和单于都本着这种精神,顺应天意,体恤民情,世代相传,延续无穷,天下人无不称便。汉朝和匈奴是势均力敌的邻国,匈奴地处北方,天寒地冻,一年之中肃杀的阴气来得早,因此我命令官吏每年送给单于定额的粮食、酒浆、金帛、丝絮和其他物资。眼下天下太平,万民和乐,我和单于都做了百姓的父母。我回忆往事,不过是因为一些微末小事闹误会,是谋臣们计议失策,发生摩擦,都不足以离间兄弟的情谊。我听说过“天地无私,上天不会只覆盖一方,大地不会只承载一处”。我和单于都应当捐弃前嫌,不去计较小是小非,都遵循天下大道,消除以往的怨恨,以图长久和好,让两国之民如同一家儿女。千千万万善良的人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所有爬行、喘息、蠕动的走兽昆虫,无不趋向平安有利而躲避危险灾难。所以只要来归顺的就不加阻止,此乃天道。我们一同化解以往的恩恩怨怨:我宽赦逃往匈奴的人民,单于也不要再提章尼等人的事。我听说古代帝王订约分明,从不背弃诺言。单于要留心记住和约,天下太平,实行和亲之后,汉朝绝不先背约。请单于仔细考虑。

单于已经缔约和亲,文帝便下达诏书给御史,说:“匈奴大单于给我送来国书,说和亲已定,收留逃亡的人不足以增加人口扩大土地,今后匈奴人不准入塞,汉朝人不准出塞,违犯现有和约的杀头,这样才能长久和亲,以后臣民再不要挑起边境事端,对汉匈两国都有好处。我已经答应了单于。将这件事布告天下,让举国上下明确知道。”

又过了四年,老上稽粥单于死去,儿子军臣继位为单于。他继位之后,文帝又跟匈奴和亲。而中行说又侍奉新单于。

军臣单于登位四年多,匈奴又断绝了与汉朝和亲的盟约,大举侵入上郡、云中,分别出动三万骑兵,杀了许多人、劫掠了很多财物才离去。当时汉朝派张武、苏意、令免三将军率军分别驻防北地郡、代郡的句注山和赵国的飞狐口,沿着边境地带,汉朝也部署了坚固的守卫,以防备匈奴的入侵。又设置周亚夫、徐厉、刘礼三将军,分别驻扎在长安城西细柳、渭河北岸棘门和霸上,形成两道防线,以防备匈奴入侵。匈奴的骑兵入侵了代郡句注的边界,烽火传到甘泉、长安。过了几个月,汉朝军队抵达边塞,匈奴的军队就远离边塞而去,汉军也就停止了军事行动。一年多以后,孝文帝死,孝景帝立,赵王刘遂就暗地里派人去和匈奴勾结。吴、楚等七国反叛时,匈奴想跟赵王合谋入侵边境。汉军围攻赵国,把赵国打败,匈奴也停止了入侵行动。从这以后,景帝又跟匈奴和亲,开放边境互市市场,赠送财物给匈奴,嫁公主给单于,比照从前的盟约行事。整个景帝时期,虽然有时有小股匈奴侵入边境劫掠,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入侵。

当今皇帝继位,重新明确和亲的有关规定,给匈奴优厚的待遇,开放边境互市市场,赠送丰盛的物资。匈奴从单于以下无不亲近汉朝,往来于长城下。

汉朝派马邑县民聂翁壹犯禁私运货物出塞跟匈奴交易,诈称要出卖马邑城来引诱单于。单于相信了他的话,由于贪图马邑的财物,就率领十万骑兵侵入武州塞。汉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于马邑城附近,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节制四位将军去伏击单于。单于已经进入汉朝边塞,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看见牲畜散布于四野,却没有人在放牧,感到情况异常,就攻打汉朝的一座亭障哨所。这时雁门郡的一个尉史巡行边塞,发现敌情,便去保卫这座亭障,他是知道汉军的计谋的。单于活捉了他,想要杀他,这个尉史就把汉军埋伏地点告诉单于。单于大吃一惊,说道:“我本来就有所怀疑。”便撤兵回去。单于出塞以后,说道:“我能得到尉史,真是天意,老天爷让你说出实情。”于是封汉尉史为“天王”。汉军计划等单于进入马邑城的伏击圈后,围歼匈奴,但单于没有进入圈套,因此汉军一无所得。汉将军王恢部队出代郡袭击匈奴辎重部队,听说单于回师,军队众多,不敢出击。汉朝认为王恢是当初策划马邑伏兵计谋的人而自己却不进军,就斩了王恢。从这以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攻击要道上的边塞,常常侵入汉朝边境抢劫,不可胜数。可是匈奴贪心,还是喜欢互市市场,喜爱汉朝财物,汉朝也还是不关闭互市市场,不加拒绝,以投其所好。

马邑军事行动后第五年秋天,汉朝派遣四位将军各率一万骑兵到关市附近攻打匈奴。将军卫青出上谷郡,到茏城,斩杀和俘虏匈奴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斩获。公孙敖出代郡,被匈奴打败,损失七千多人。李广出雁门,被匈奴打败,且匈奴生擒李广,李广后来得以逃回。汉朝拘押公孙敖和李广,两人出钱赎罪免职为庶人。这年冬天,匈奴屡次侵入边境抢劫,渔阳郡受害尤其严重。汉朝派将军韩安国驻军渔阳防备匈奴。第二年秋天,匈奴两万骑兵侵入汉朝地界,杀了辽西太守,掳走两千多人。匈奴又入侵打败渔阳太守的军队一千多人,围困汉将军韩安国,韩安国当时的一千多骑兵几乎全部消耗殆尽,恰好燕国救兵赶到,匈奴才撤兵。匈奴又侵入雁门,杀掠一千多人。于是,汉朝派将军卫青统率三万骑兵出雁门,李息出代郡,抗击匈奴。汉军斩杀、俘虏匈奴数千人。第二年,卫青又出云中以西直抵陇西,在黄河河套以南地区攻打匈奴所属的楼烦、白羊王,斩杀俘虏敌人数千人,捕获牛羊一百多万头。于是,汉朝便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区,修筑朔方城,重新修整原先秦将蒙恬所修要塞,凭借黄河巩固关防。汉朝也放弃了上谷郡中犬牙交错的突出部分,把孤悬而偏远的造阳地方让给匈奴。这一年是汉朝的元朔二年。

这一年的冬天,匈奴军臣单于死。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打败军臣单于的太子於单。於单流亡,投降了汉朝,汉朝封於单为涉安侯,过了几个月他死了。

伊稚斜单于登位后的当年夏天,匈奴骑兵几万人入侵代郡,杀害太守恭友,劫掠千余人。当年秋天,匈奴又入侵雁门,杀掠一千多人。第二年,匈奴又侵入代郡、定襄、上郡,每路出动三万骑兵,杀掠数千人。匈奴右贤王怨恨汉朝夺回了他们侵占的河套以南地区,并修筑朔方城,就屡次入寇,在边境线上掳掠,深入河套以南腹地,侵扰朔方,杀掠官民甚多。

第二年春天,汉朝任命卫青为大将军,统率六将军共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攻打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不能到达,喝醉了酒,汉军出塞六七百里,趁夜围攻右贤王。右贤王大惊失色,脱身逃走,所有精锐骑兵纷纷跟随而逃。汉军俘获右贤王部众男女一万五千人,裨小王十几人。这年秋天,匈奴一万骑兵侵入代郡杀死都尉朱英,劫掠一千多人。

后一年春天,汉朝又派大将军卫青统率六将军和十几万骑兵,再次出定襄几百里攻打匈奴,前后斩杀、俘虏共一万九千余人,而汉朝也损失两位将军和三千多骑兵。右将军苏建只身逃回,而前将军翕侯赵信出师不利,投降了匈奴。赵信这个人,本是匈奴的一个小王,投降了汉朝,被汉朝封为翕侯,他作为前将军与右将军两军合在一起,与大部队分道而出,赵信军独遇匈奴单于大军,所以全军覆没。单于得到了翕侯,封他为自次王,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他,和他一起谋划对付汉朝,赵信教单于更加向北退避在绝远的沙漠后面,以引诱拖垮汉军,使汉军疲惫已极而后攻取他们,自己不要靠近边塞。单于听从了他的计谋。又后一年,匈奴骑兵一万人侵入上谷,杀死数百人。

再后一年春天,汉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攻打匈奴,斩杀、俘虏敌人一万八千多人,攻破休屠王并夺得祭天金人。这年夏天,骠骑将军又与合骑侯率领几万骑兵出陇西、北地两千里,攻打匈奴。汉军经过居延攻击祁连山,斩杀、俘虏匈奴三万多人,其中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这时,匈奴也打过来侵入代郡、雁门,杀掠几百人。汉朝派遣博望侯张骞和李广将军出右北平,攻打匈奴左贤王。左贤王包围李将军大约四千人,汉军伤亡将尽,但斩杀的敌军也超过了自己的损失。正好博望侯救兵来到,李将军得以脱围。汉军损失数千人,合骑侯公孙敖延误了与骠骑将军约定的军期,他与博望侯张骞都犯了死罪,出钱赎罪,免职为平民。

这年秋天,单于对浑邪王、休屠王驻扎在西方而被汉朝斩杀俘虏了几万人这件事怒不可遏,打算把他们召来处死。浑邪王与休屠王害怕了,商议投降汉朝,汉朝委派骠骑将军前去迎降。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兼领其部众投降汉朝。总计四万人,号称十万。汉朝得到了浑邪王,因此陇西、北地、河西大大减少了匈奴的侵扰,便迁徙关东地区贫民到所夺得的匈奴河南、新秦中地区居住,用以充实边防,并且将北地以西的驻防士兵减少了一半。下一年,匈奴向右北平、定襄两郡各派几万骑兵入侵,杀死和劫掠一千多人而去。

再下一年春天,汉朝君臣计议说:“翕侯赵信为单于出谋献策,让匈奴住在漠北,以为汉军不可能打到那儿去。”于是用粟养马,出动十万骑兵,加上自备衣粮马匹随军出征的自愿军四万骑,共十四万骑,负责后勤粮草辎重的人马还不在计算之内。命令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一半部队,大将军出定襄,骠骑将军出代郡,并约定两军同时穿过大沙漠攻打匈奴。单于听到这一情报,把军需品运到远方,调集精兵在漠北迎战。单于跟汉大将军交战一天,恰逢夜幕降临,大风狂作,汉军突然出动左右两翼部队包围了单于。单于自料打不过汉军,便独身与几百名精壮骑兵突围向西北逃跑。汉军趁夜追击单于,未能抓获。他们一路前进,斩杀、俘获匈奴一万九千人,北抵阗颜山的赵信城而还。

单于逃走时,他的士兵往往与汉兵互相混杂设法尾随追赶单于。单于长时间没有跟他的大队人马会合,他的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了,便自立为单于。真单于重新收集了他的部众,右谷蠡王才去掉单于称号,恢复右谷蠡王身份。

汉朝骠骑将军出代郡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交战,汉军斩杀俘虏匈奴共七万多人,左贤王和部将都逃走了。骠骑将军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到了翰海才回师。

此后,匈奴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而大漠以南没有了单于王庭。汉朝势力越过黄河,从朔方以西直到令居,到处修通水渠,开垦耕地,有官吏、士兵五六万人,渐渐向北蚕食,国境接匈奴漠南旧地以北。

起初,汉朝两将军大举出兵围攻单于,斩杀、俘虏八九万人,而汉朝士兵死亡也有几万人,战马死掉十余万匹。匈奴虽然疲惫远逃,而汉朝也缺少马匹,无力再往北追击。匈奴采用赵信的计策,派遣使者到汉朝来,好言善语请求和亲。天子将此事下交群臣讨论,有人主张和亲,有人主张干脆让匈奴称臣。丞相长史任敞说:“匈奴刚被打败,走投无路,应当让他们做外臣,到边塞上朝拜。”汉朝派遣任敞为使者出使单于。单于听到了任敞的这个计划,大发怒火,扣留他不准回汉。早先,汉朝也收留了一些投降的匈奴使者,单于也总以扣留同等数量的汉朝使者相抵偿。汉朝正在组建新的骑兵部队,赶上骠骑将军霍去病死了,没有骁将,于是汉朝很长时间没有北上攻击匈奴。

过了几年,伊稚斜单于继位十三年后死去,他的儿子乌维继立为单于。这一年是汉朝元鼎三年。乌维单于登位时,汉天子开始出京巡视各郡县。这以后汉朝忙于向南讨伐南越和东越,没有出击匈奴,匈奴也不入侵边境。

乌维单于登位三年,汉朝已经灭了南越,便派遣前太仆公孙贺统率一万五千骑兵出九原两千余里,抵达浮苴井才回师,没有看见一个匈奴人。汉朝又派遣前从骠侯赵破奴统率一万多骑兵出令居数千里,直到匈河水才回师,也没有看见一个匈奴人。

这时天子巡视边境,到达朔方郡,统御骑兵十八万,以显示汉朝军威,又派郭吉去劝告单于。郭吉到了匈奴,匈奴外交官询问他出使的任务,郭吉屈身行礼讲些漂亮话,说道:“我见了单于后再说。”单于接见郭吉,郭吉说:“南越王的头已经挂在汉朝皇宫北门上了。现在单于如果能够前来与汉军作战,天子已经亲自率军在边境上等待;单于如果不能战,就该面向南方对汉朝称臣。何苦远逃,躲到大漠以北又冷又苦又无水草之地,无所作为!”郭吉话音刚落,单于勃然大怒,立即杀了接待郭吉的那位外交官,又扣留郭吉不让他回去,把他放逐到北海边上。而单于终究没有入侵汉朝边境,休兵养马,练习射猎,多次派遣使者出使汉朝,甜言蜜语请求和亲。

汉朝派王乌等人出使匈奴窥探虚实。匈奴规定,汉朝使者不放下符节并用墨涂脸的,不得进入毡帐。王乌是北地郡的人,熟悉匈奴习俗,他去掉符节,用墨涂脸,所以进入毡帐。单于喜欢王乌,假装着用好听的话做出许诺,说是看在王乌的面子上特派他的太子到汉朝做人质,以求和亲。

汉朝又派遣杨信出使匈奴。这时汉朝在东方攻下了秽貉、朝鲜,并在那儿设置了郡县,在西方设置酒泉郡用以隔绝匈奴和羌人交往的通路。汉朝向西沟通了大月氏和大夏,将公主嫁给乌孙王,以分化匈奴的西方援国。在北方扩大屯垦农田直至乌孙北之胘雷,设置关塞,而匈奴始终不敢提出异议。这一年翕侯赵信死去,汉朝主政大臣认为匈奴已经衰弱到可以让它臣服。杨信为人刚直倔强,又不是显贵大臣,单于不太亲近他。单于要在穹庐里召见他,因为他不肯去掉节符,单于只好坐在毡帐外面接见。杨信见到了单于劝说道:“如果单于真心和亲,就派太子到汉朝做人质。”单于说:“这不是从前盟约的精神。按照从前的盟约和规定,汉朝经常派遣公主,送给我们一定数额的绸绢、丝棉、食物,用这样的方式保持和亲关系,而匈奴也不扰乱汉朝边境。现在你们竟要一反以往的做法,要我的太子做人质,这是没有希望的。”匈奴的习惯,看到汉朝使者不是皇帝宠信的内官,如果是儒生,便认为他是想要游说,就驳倒他的辩词;如果是年轻人,便认为他是想要行刺,就折杀他的锐气。每次汉朝使者来到匈奴地,匈奴总要回访。汉朝扣留匈奴使者,匈奴也扣留汉朝使者,一定要达到对等才肯罢休。

杨信回来后,汉朝再派王乌出使,而单于仍然用甜言蜜语奉承王乌,想多得到一些汉朝的财物,哄骗王乌说:“我想到汉朝会见天子,当面定约结成兄弟。”王乌回报朝廷,汉朝在长安特地给单于修建了驿馆。匈奴方面说:“非得汉朝显贵人物出任使者,不然我不给你们说实话。”匈奴派遣他们的贵人到汉朝,贵人病了,汉朝给他药物,想治好他的病,但不幸死去。汉朝派遣路充国佩带二千石印信前往出使匈奴,以这个高层身份护送匈奴贵人的灵柩,丰厚的丧葬费用价值数千金。路充国对匈奴说:“我就是汉朝的贵人。”单于认为汉朝杀死了匈奴的尊贵使者,便扣留了路充国,不让回归。单于所说的那些话,不过是空言蒙骗王乌,根本没有诚意到汉朝来,以及派遣太子来做人质。这时,匈奴多次派骑兵侵犯边境。汉朝便任命郭昌担任拔胡将军,同浞野侯驻防朔方以东,防备匈奴。路充国被扣留在匈奴三年时,单于死。

乌维单于在位十年死去,儿子乌师庐继位做了单于。乌师庐年纪小,号称儿单于。这一年是元封六年。自此之后,单于更向西北转移,左方的军队直抵云中郡,右方的军队直抵酒泉郡、敦煌郡。

儿单于登位,汉朝派遣两名使者,一个去慰问单于,一个去慰问右贤王,想以这种做法离间匈奴君臣。使者抵达,匈奴把他们都送到单于那里。单于生气了,把使者全都扣留了。汉朝使者被扣留在匈奴的前后有十余批,而匈奴使者来到,汉朝也总是扣留对等数量以相抵。

这一年,汉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攻大宛,又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修筑受降城。这年冬天,匈奴境内下大雪,牲畜多受饥寒而死。儿单于年轻气盛,好杀人打仗,国内的人多不安定。左大都尉想杀掉单于,派人暗中告知汉朝说:“我想要杀掉单于,投降汉朝,但汉朝离得远,如果派兵来接应,我就发难。”当初,汉朝听了这一番话,所以修筑受降城,但仍然认为受降城离匈奴太远。

第二年春天,汉朝派遣浞野侯赵破奴率领骑兵二万多人出了朔方西北二千余里,约定到浚稽山才回师。浞野侯按照预期的时间到达浚稽山回师了,左大都尉想要发难而被发觉,单于把他杀了,出动左方军队攻打浞野侯。浞野侯在行进中捕获和斩杀了匈奴几千人。往回走到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匈奴调动八万骑兵包围了他们。浞野侯夜里私自外出找水,匈奴的侦缉活捉了浞野侯,于是趁机急攻汉军。汉军中,郭纵任护军,维王是渠帅,两人计议说:“趁着校尉们都在害怕因丢失了将军朝廷会诛杀他们,不要相劝回归汉朝。”有了投降的意念,汉军于是投降了匈奴。匈奴儿单于非常高兴,于是派遣突袭部队攻打受降城。未能攻克,就侵入边塞劫掠一番而离去。第二年,单于想要亲自攻克受降城,还没到达目的地,发病死去。

儿单于在位三年死去。儿子年纪小,匈奴就拥立他的叔父乌维单于的弟弟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这一年是太初三年。

呴犁湖单于继位后,汉朝派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深入匈奴,近者几百里,远者千余里,修筑城堡哨所直至庐朐,同时派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驻防在沿线一带,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边修筑城堡。

这年秋天,匈奴大规模入侵定襄、云中郡,杀掠数千人,打败了几名二千石级的将吏才离去,一边走一边破坏了光禄勋徐自为修筑的城堡哨所。又派遣右贤王侵入酒泉、张掖二郡,掳掠数千人。恰好遇到汉将任文截击而来,救出被虏汉人,右贤王又失去了全部战利品而退去。这一年,贰师将军攻破大宛,斩杀大宛的国王然后还师。匈奴想拦截他,军队未能赶到。这年冬天,匈奴想攻打受降城,碰巧单于得病死去。

呴犁湖单于在位一年就死了。匈奴就拥立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

汉朝征服了大宛,声威震撼外国。天子想趁机围困匈奴,就下诏书说:“高皇帝留给我平城被围的历史忧患,高后时单于来书所言极其荒谬悖逆。从前齐襄公报了九代祖先的仇,《春秋》大力表彰这件事。”这一年是太初四年。

且鞮侯单于继位以后,全部释放了汉朝使者中被扣留而没有投降的人。路充国等得以回归。单于新近登位,怕汉朝发兵袭击他,便自己声称:“我这个小孩子,怎敢和汉朝天子相比!汉天子是我的长辈。”汉朝派遣中郎将苏武送厚礼给单于。单于更加骄傲,礼节上倨傲怠慢,不是汉朝所期望的态度。第二年,浞野侯赵破奴从匈奴逃亡,回到汉朝。

第二年,汉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攻打右贤王于天山,斩杀匈奴一万余人而回。匈奴用大军围困贰师将军,贰师将军差点全军覆没脱不了身。汉兵战死十分之六七。汉朝又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出西河郡,和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涂山会合,没有什么虏获。汉朝又派骑都尉李陵率领步骑五千人,出居延海北一千余里,与匈奴单于打了一场遭遇战。双方交战,李陵军杀伤敌人一万多人,兵少食尽,想脱离战斗回归。匈奴围困李陵,李陵投降了匈奴,汉军全军覆没,逃回来的散兵有四百多人。单于为了尊宠李陵,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过了两年,汉朝再次派遣贰师将军率领六万骑兵、步兵十万,出朔方打击匈奴。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一万余人,跟贰师将军会师。游击将军韩说率领步兵和骑兵共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出雁门。匈奴听到了消息,就把他们那些累赘的家口和繁重的东西远远地迁徙到余吾水以北,而单于带着十万骑兵集结于余吾水南,等候与贰师将军接战。贰师将军就脱离接触引兵回师。其间,与单于连战十余日。贰师将军听说他们一家因巫蛊之罪被诛杀尽,便收集部队投降了匈奴,得以回归的将士,只有千分之一二。游击将军韩说没有什么收获。因杅将军公孙敖与左贤王交战,不顺利,撤兵回来了。这一年,汉兵出击匈奴的都没有多少功劳,功不当罪。皇帝下诏逮捕太医令随但,因为他透露了贰师将军一家人被朝廷杀尽的消息,致使李广利投降了匈奴。

太史公说:孔子著《春秋》,记鲁隐公、桓公时期的历史彰明显著,写到鲁定公、哀公时期的事情则隐讳含糊,这是因为它们涉及当代的事不便于直切记载,也没有鲜明的褒贬,因而文字不能不有所忌讳。用世俗观点谈论对付匈奴的谋臣,只想求得一时的天子宠信,就醉心于阿顺上意而高谈阔论,以达到有利于自己片面意见的目的,不去验核双方的形势;而征伐匈奴的将帅们又凭借中国广大,意气激发,皇上就依靠这些人来决定对抗匈奴的政策,因此建立的功业不深厚。尧尽管很贤明,没有好的助手也完不成治水的事业,直到得到了禹的辅佐,天下才安宁了。如果想要建立太平盛世,一定要选择任用好的将相啊!一定要选择任用好的将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