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张大可讲史记套装(套装3册)

张飞 被演义误导的国士

字体:16+-

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刘备的同乡。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时,刘备在涿县聚众,兴兵征讨,张飞即投奔其麾下。当时,关羽也在刘备手下,年长于张飞,张飞侍之如兄长。刘备因军功授平原(今山东平原)相时,张飞与关羽同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在长年的征战中,张飞与关羽鞍前马后,“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关羽传》),深受信任,成为刘备的腹心之将。“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如兄弟”,三人君臣而又兄弟的关系,慎始善终,被古今传为佳话。

一、暴虐失下邳,断桥退曹兵

刘备代陶谦为徐州牧,袁术极为不满,于建安元年(196),发兵攻打。刘备领兵迎击,留张飞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袁、刘两军交战,各有胜负,相持不下。“袁术与吕布书,劝令击下邳,许助以军粮。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资治通鉴》卷六十二)张飞到下邳后,与下邳相曹豹不和,在争执中杀死曹豹。曹豹系陶谦旧部,有一批部将,他们在曹豹死后反叛,抗拒张飞,“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吕布得人内应,“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三国志·吕布传》裴注《英雄记》)。张飞大败而逃,走归刘备。而刘备又被袁术打败,失去下邳,走投无路,只得求和于吕布,吕布还其妻子。不久,吕、刘因战马发生冲突,刘备败北,投奔曹操。

建安三年(198),曹操破吕布,邀刘备与关、张同去许昌。为了标榜自己敬贤爱士和笼络刘备等人,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拜张飞为中郎将。次年,胸怀大志的刘备借事出许昌,杀曹操所置徐州刺史车胄,反曹。他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去小沛(今江苏沛县)。“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三国志·明帝纪》裴注《魏氏春秋》)。曹操立即派兵攻打,不克。建安五年(200),他便自率大军征讨。“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先主传》),刘、关、张因此失散。刘备投奔袁绍去邺,“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后他领兵攻许下,关羽亡归,三人才又在一起。建安六年(201),刘备为曹操所败,张飞随其依刘表,驻新野。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荆州,刘备奔江陵。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曹军精骑骤至,刘备军招架不住,溃散四逃。刘备弃妻子将士逃命,令张飞将二十骑断后。张飞立马横矛,据沮水断桥边,二十多名骑兵布列身后。曹兵来后,见状不敢贸然而进。张飞便怒目厉声大喝道:“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他的英勇气概,使“敌皆无敢近者”,刘备因此得以安全退却。

赤壁之战中,张飞立下战功,还受刘备派遣,到周瑜帐下,去攻打南郡的曹仁(《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吴录》)。战事结束,张飞任宜都太守,进位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被刘备摆在长江沿线,与关羽同为北方防务的主力。

二、义释严颜,智胜张郃

建安十八年(213),张飞奉命同诸葛亮、赵云沿长江而上,入川增援刘备,夺取益州。途经巴州(今重庆江北区),他领兵攻克之,生擒刘璋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呵斥道:“我大军驾到,何以不早降而敢抗拒对战?”严颜义正词严回答说:“尔等不仁,侵夺我州土地,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张飞大怒,令左右推出斩首,严颜面不改色,泰然自若,说:“砍头便砍头,何必如此恼怒!”张飞见状,十分佩服严颜的忠义和胆气,便亲自为他解去绳索,待为座上宾客。然后,张飞率军继续推进,沿途攻城陷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与刘备会师于成都。刘备据有成都后,张飞为巴西太守,驻阆中(今四川阆中)。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占汉中,留大将夏侯渊与张郃镇守。二人常常领兵入川侵犯。一次,张郃督军下巴西,欲抢掠百姓以归汉中,张飞率军相拒。两军在宕渠(今四川渠县)相持五十余日,不分胜负。张飞便运用计谋出奇兵,率精兵万人从另一条路绕至张郃军后击之。张郃军因在狭窄的山道中,前后不能相救援,被张飞各个击破。张郃大败,只得弃马沿山与十余人狼狈从小道逃走,领军龟缩回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区),再也不敢出来。从此,巴西一带获得安宁。

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领兵争汉中,同时派张飞、马超、吴兰等入陇右,屯下辨(今甘肃成县),以争武都郡,曹操即遣曹洪相拒。“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三国志·曹洪传》)。张飞欲抄袭曹军之后,但曹洪伏兵潜行,击破吴兰,使张飞军失去呼应之势,张飞只得领兵退回汉中。后刘备为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刘备即帝位,张飞又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三、一代骁将,死于非命

章武元年(221),刘备东征伐吴,令张飞率万人从阆中至江州。临出发,张飞部将张达、范强将他刺杀,取其首级,顺流投奔孙吴去了。就这样,一员虎将默默地结束了威武的一生。

张飞自公元184年追随刘备起兵,至公元221年遇害,在三十七年的争战中,足迹遍及“齐楚幽燕吴越秦蜀”,在大半个中国里,历大小战役数十次,以他的骁勇威猛,深受称誉,留下一世英名。曹操的著名谋士程昱、郭嘉说:“张飞、关羽者,万人之敌也。”(《三国志·郭嘉传》裴注《傅子》)刘晔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三国志·刘晔传》)刘璋的谋士傅干认为“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人杰也”(《三国志·刘璋传》裴注《傅子》)。东吴大将周瑜说:“关羽、张飞熊虎之将。”(《三国志·周瑜传》)刘备在封爵的策文中也高度评价张飞的功勋:“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后追谥曰“桓侯”。

综观张飞的一生,在长坂勇退曹兵,驻巴西智胜张郃,不愧“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之称号;攻巴州义释严颜,确有国士之风;但暴而无恩,“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备曾多次劝诫他说:“卿刑杀过分,又常常鞭挞健儿,而且还令他们在自己的左右,此取祸之道,当改之。”张飞置若罔闻,不以为然。结果被罚部将心怀怨恨,寻机将他杀害。这位熊虎大将,未能捐躯沙场,马革裹尸,却在小人刀下,死于非命,令人悲叹。(谭良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