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个人深入讨论的时候,传旨太监侯公公推门进来:“懿旨到!”
孙家鼐、许景澄慌忙跪下,丁韪良也站起身来聆听。
侯公公说道:“奉太后懿旨,著管学大臣孙家鼐据实复奏。”
孙家鼐接过懿旨,回答:“臣孙家鼐领旨。祝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家鼐站起身来,展开懿旨,不由得愣了一下。原来,是陕西道监察御史吴鸿甲的一道奏折:“大学堂靡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据称,京师大学堂原议招学生五百人,今合仕学、中学、小学一百三十余人,而延定教习,添设分教,并此外办事诸人,名目繁多,岁糜巨款,徒为调剂私人之薮。学生功课不分难易,统以分数核等第,至天文、地舆、兵法、算学等经世之务,开办半年,尚且苟安。体操一事,竟有强肄致伤者,其于学生几于束缚而驰骤之,章程多未妥善……”
“侯公公,请上座。”待侯公公坐好,孙家鼐等人围在他的身旁坐下。
“侯公公,太后可有口谕?”孙家鼐问。
“太后对这件事很重视,也很生气。她说,大学堂之设,原以培植人材,备国家任使。孙家鼐职司总理,自应悉心经画,俾入堂肄业者,鼓舞奋兴,期收实效。乃开办以来,时滋物议,是办法未得指归,更何以激扬士类,殊失朝廷实事求是之意。太后命你按照原奏所指各节,破除情面,认真整顿,并将提调以下各员,分别删除归并,其岁支薪水,仍严行核减,以节虚糜。至堂中一切功课,尤须妥定章程,毋得铺张敷衍,徒饰具文,至负委任,仍将整顿情形,据实复奏。”
“谢太后懿旨。请公公回去代我禀告,容臣对吴御史提出的问题做一下调查研究,克日复奏太后。”
“孙师傅,那好,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宫了,老佛爷还在等着奴才的回话呢。”孙家鼐和许景澄一左一右,一直把侯公公送到门外,看着他钻进了轿子,才又回到办公室。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孙家鼐长叹了一口气,问道:“二位看看,有何高见?”
许景澄仔细地看了一遍吴御史的“告状信”,往丁韪良手里一塞,说:“吴鸿甲简直是一派胡言。现在大学堂注册的住校学生为170人,走读学生48人,共计218人。有一个算一个。他却说实际招生人数只有130人。原计划是要招收500人,可是学生宿舍住不下,新宿舍还没盖好,招进来住在哪里?住进吴府,他干不干?”
丁韪良也是一个劲地摇头。他说:“吴御史说什么大学堂人浮于事,提调的薪俸要高于京官六七倍;提调管教不当,礼拜天还要学生背课文。这真有些自相矛盾。据我所知,京师大学堂西文教习的薪俸比在日本教书要低不少。当年北洋海军的水手,每个月的薪俸是四五十两,而现在中文教习的薪俸只有30两,并不高啊。即使是与同文馆的教习相比,薪水也不算高。没有好收入,真正的人才谁愿意来这个清水衙门教书?礼拜天休息是洋人的习惯。前边刚说人浮于事,后面又说礼拜天不休息加班上课,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还有这条,‘体育课教授徒手体操,让学生擎托跳越,犹如优伶卖艺者,有失体统,且造成学生受伤,纯属胡闹。’”许景澄颇为激动地说:“锻炼身体何罪之有?吴御史指责我们胡闹,我看他简直就是胡说!”
孙家鼐静静地听着两个副手的议论,吧嗒吧嗒地抽着翡翠嘴旱烟袋。半晌,他才抬起头来,吐了一口烟,说:“树愈静而风不止啊。吴御史告刁状,居心险恶。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啊。我们在明处,反对派在暗处,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慎之又慎,别让他们抓住了什么稻草为好。”孙家鼐又抽了一口烟,对丁韪良说:“冠西啊,我现在也不是太托底。这大学堂只有二三百人的规模,叫京师大学堂是不是会被人视为言过其实啊?”
“孙大人,你的担心很有道理,我也听过这样的议论。”丁韪良说:“不过,我记得有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据我所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创建时,都没有固定校舍,学生上课要到处打游击;哈佛大学开办的第一学期,只招收了六七个学生,教材只有《圣经》一本。而我们京师大学堂虽然才开学,但是,我们的校园规模、学生数量、管理章程,都像模像样。而且,我们的课程设置借鉴了牛津、哈佛和东京帝大的经验,连西教习的学袍、礼帽都是牛津大学的样式,所以,京师大学堂的起点很高,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三个人针对吴鸿甲提出的责难,研究出了一个答辩方案。四月一日(5月10日),孙家鼐郑重地向慈禧做了回奏。慈禧看后,觉得证据确着,论述充分,但又不愿意让后党分子吴鸿甲颜面上过于难堪,于是降下懿旨,“各打五十大板”:
“寻奏,查奏定章程,以各省中学堂未能遍立,当于大学堂中寓小学、中学之意,并非降格相就。去冬甄别考取学生五百余人,现时传到者二百十八人,皆有册可稽,并不止传到一百三十人。习西学者百人之数,教习职员人数,皆比原定章程有减无增,薪水拟俟本年四月以后,酌量减发。课程皆按定章办理,体操并不相强。办事诸人亦无日出新法束缚之事,不敢过刻以拂人情,亦不敢过宽以坏士习。惟认真整理,以仰副朝廷作人之意。”
随后,孙家鼐也做出了必要让步,汉人教习、提调的月薪从30两减为25两。
五月十二日(6月27日),《北华捷报》以有些调侃的语气报道说:
通常发自天津“有关关闭京师大学堂的报道”,就像驴子拉磨那样,又转了一圈,传到了我们这里。与此同时,可以容纳160多个学生的楼群正迅速接近完工。西文图书馆的第一批藏书即将在偌大的“藏书楼”摆上书架。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这批图书收藏终将从“藏书楼”顶上向大学堂的所有成员,乃至整个京师的居民,放射出“甜蜜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