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走出狭隘少束缚

字体:16+-

从前,有一个人为了生活,想砍一棵够大的树换够多的钱。他来到森林里终于发现了理想的目标。他满心欢喜地用三天工夫砍倒了这棵树,最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带不走它——因为树太大了。

如果他砍一棵较小的树,也许早就扛走了,用卖树的钱买了粮食,正与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谈天,在欢笑里等待饭熟。

这个人心很大,却忘了自己的力量很小,于是才有了这样不妙的结局。

由此我们联想到,许多人都在瞪大眼睛寻找财富时,他们贪婪地想把世界上每一样美好的东西都搂进自己的怀里,不料辛辛苦苦忙碌了好一阵子,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收敛内心的欲望,只选择自己够得着的果子去采摘,而不会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太大。可惜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经常把自己的小聪明当成智慧。

这就是人的狭隘意识。也许,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被狭隘所限制的人生经历。

狭隘,是一种不成熟的、有局限性的思想意识,限制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限制着人们保护自然、创造社会,开拓人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狭隘有时也是别人或自己设置的一种陷阱,会吞没你的青春与生命,让你的青春与生命夭折在狭隘的死胡同里。

每一个环境里,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走出狭隘,你可以发现它们,捕捉它们,利用它们。不因生活的暗淡而给自己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走出狭隘,可以提高你的识别能力,使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然、社会、人生;可以提高你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可以使你在任何一个环境中汲取养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走出狭隘,可以使你站在高处看低处,使你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使你全面地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使你“知已知彼,百战百捷”,处于不败之地。

同时,走出狭隘,还可使你变得旷达、大度、成熟,变得坦率、真诚、热情。可使你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不为掌声与鲜花而忘乎所以,丢弃理想,忘却初衷;不为失意、无奈与痛苦而自暴自弃,迷失航向。走出狭隘,一时的痛苦与失意绝不会长期占据你全部的心灵与生活。你的心灵会更加广阔,你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

走出狭隘的男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走出狭隘的女人可变成伟大的贤妻良母。走出狭隘可使你正确地面对亲情、友情、爱情,面对社会、家庭、工作,使你从容地生活、从容地工作、从容地坚守、从客地追求。

走出狭隘,更可使你超然于事外,成为生活的主动者和自己的主人。不受生活的束缚,不受环境的局限,不受事态和潮流的左右。走出狭隘,你抓住事物的本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往直前"。可使你不为别人的语言和脸色而活着,而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活着。走出狭隘,可使你与女性友善相处,与男性和睦相待。不因你的坦率、真诚、热情,别人的功利、世俗、偏见而给你以烦恼和痛苦,致使你无法超越人之间那逐日增大的心里距离,而无法与人相处。也不因生活中难免的矛盾而大动干戈,两败俱伤,无法共事。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走出狭隘呢?

一般人们在得到称赞的时候,表扬的时候,心里就感觉很舒服。但是面对批评,一般都会影响到心情。要么气愤,要么没耐心,要么放弃别人反对的事情。面对批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气量。人们希望得到称赞和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才能、成就受到社会的重视,被别人认可,希望有自己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应得的名誉,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相反的意见,会遇到不喜欢我们的人,会遇到批评。如何来接受?

首先要先分析持反对意见人的心理特点:他是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吗?涉及到个人利益,有的人就会偏激的反对和否定你。如果遇到这类情况,不是客观公平的看待你,那么用理解和宽容去接受,同时为他的无知和幼稚感到遗憾。如果对方的反对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从大局出发的,那么我们应该认真接受批评和建议,吸收精华,改进自我。

其次要克服完美主义。从相对论来说,世界本身永远也无法统一,美和丑,善和恶,光明和黑暗,幸福和痛苦,这些矛盾组合都是永远并存发展的。因此我们走出门去,遇到喜欢我们的人,也会遇到不喜欢我们的人,同样,我们会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工作,也会有不喜欢的人和我们相处。我们无法要求我们的眼睛看到的都是美丽,也无法要求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自己。理解和接受了矛盾的本身存在,也就理解了别人攻击和反对的正常性,理解了矛盾,坦然而平静。

最后是要正确的评价自我。面对批评,不是自卑,放弃,灰心,伤感,而是正确的评价自我。换个角度,心决定路。自我的正确认识,对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就是我们在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我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情绪的影响,外界压力的情景,同时会从本人的经验归纳出对自我的看法和观念,有时候就不免偏激。认识到这一点,评价自我就需要冷静的头脑。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助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要想没有偏见,就要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要想根除偏见,就要根除狭隘的思想。只有远离狭隘之心,才有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