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从配偶和孩子那里产生并传来的幽默力量,我们可以来表现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毕竟,有谁比你的配偶更能随时指出你的缺点?当你的自我太嚣张时,有谁会让它泄泄气?当然是你的孩子!
有一妻子虚荣心重,当夫妻商量出席友人婚礼时,她缠着丈夫要买一种昂贵的花帽。此时正值夫妻闹经济危机,丈夫自然不肯答应花这笔钱。争吵中,妻子赌气地说:“人家小喜和小金的爱人多大方,早就给自己的夫人买了这种花帽,哪像你,小气鬼!”丈夫不愿争论,只是故意夸张地说:“可是,她俩有你这样漂亮吗?我敢说,她们要有你这样美,根本就不用买帽子装饰了,是吗?”
妻子一听幽默的赞语,不觉转怒为笑,丈夫不仅在幽默中表现了自己,同时也让一场争吵随之止息了。
如果我们问一些小孩子:“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可能很少回答:“他爱我妈妈。”或:“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的回答多半会是:“他喜欢汽车。”或者:“他在某某公司上班。”
但是我们也有可能听过这样的回答:“我爸爸是个很有趣的人。”小孩子以这句话表示:“我爸爸不乱发脾气,他不会很严肃,他常常说有趣的事情,他让我们能自由发展。”
当然,对自己不够严肃或其思想比较有趣味,都和幽默力量的基本精神有关。而能做到“有趣”的父母,便能让孩子有适度的自由去发展自己,去达成他人生的重要目标——因为孩子是属于他自己的。其实当孩子说:“我爸爸是个很有趣的人”这句话时,很可能正是说“他爱我妈妈”和“他是个品格高尚的人”的另一表达方式。
发自小孩的充满幽默力量的智慧,正足以证明我们的观点,虽然那可能是孩子的无心之言。我们看看一个八岁小孩写的一篇作文:
“我的父亲爬过世界最高的山,游过世界最大的海洋,会驾驶世界最快的飞机,会打倒世界上最凶猛的老虎。但是平常他多半只是把垃圾拿到屋外去。”
还有一则外国小故事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有一位父亲经常在礼拜天开车带一家人出去玩。有一个礼拜天,他生病了,留在家里休息,而由母亲开车载孩子们出去。这位父亲在家里也许正希望太太和孩子都想念他,或者深深以自己卓越的开车技术而沾沾自喜。妈妈带着孩子回来时,父亲问:“开车兜风愉快吗?”
“太棒了,爸爸!”最小的女儿叫道,“一路上我们连一只‘畜生’也没看到!”
当你以幽默力量去与人交往时,你可以制造机会去给予并获得。新的看法会把折损人的笑话或故事,转变为有助于增进家人感情的建议。
有一位先生回家时,气喘如牛却又得意非凡。
“我一路跟在公共汽车后面跑回来,”他喘着气说:“这一来我省了五毛钱。”
他太太说:“你何不跟在计程车后面跑,可以省下十块钱?”
伟人偏爱的小故事也能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观点。下面这则故事说明了“取笑他人”和“与人一同笑”的区别。
这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喜欢的故事,说到他有个朋友应邀参加高尔夫四人对抗赛。
“抱歉,”这位朋友说,“我太太不喜欢我打高尔夫。”
“何必怕她?”另一位球友取笑他,“你是个男人,还是一只老鼠?”
“我是男人,”这位朋友说,“但是我太太怕的是老鼠。”
艾森豪威尔的这位朋友很可能是借着假装责怪太太,来推辞球友的邀请,因为这时他真的不想去打球。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他能和太太一起笑,不是取笑太太。他的妙语背后隐含的真意:“她和我分享一起笑的幽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