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说过:“我一生中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别人要做什么,或者说服别人不要做什么。”想要说服别人,最重要的莫过于打动他的心思,让他真心接受你的想法。那么,如何有效地动摇他人的内心想法,改为接受你的思路呢?除了坦诚相待,聊天时更需要将你的观点解释清楚。
要知道,不会有人轻易地打破自己的观点接受你的建议或者要求,除非你能够以理服人,将利弊得失阐述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暖人心的聊天技术。
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想法,然后以理服人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聊天的根本,更是说服的关键所在。
史学著作《战国策》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的便是说服的魅力。在战国时期,七国争斗不断。赵惠文王去世,赵国的赵太后临危受命执掌政权,却恰逢秦军欺负他们正值国本动**,大举来犯。无奈之下,赵国只好向同为强国的齐国求援。齐国不愿轻易发兵,便要求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使双方在战后也能交好。但赵太后心疼儿子,不愿将长安君送到那么远的地方。无奈国事为重,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国,众多赵国大臣纷纷劝说赵太后,却受尽责骂。
面对此情此景,触龙并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强烈要求赵太后妥协,为国家利益送走亲骨肉。他巧妙地避其锋芒,先说自己年老身体抱恙,借机询问赵太后身体如何,打消赵太后顾虑。接着跟赵太后讲解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心,最后向赵太后阐明利害得失,告诉赵太后,将长安君送往齐国对长安君的好处,希望赵太后能为孩子长远打算。最终,赵太后被触龙说服,高高兴兴地将长安君送往齐国。
我们都知道聊天技巧的重要,但言辞再生动,话语再有趣,也拗不过一个“理”字。说服如同对弈一般,说服对象便是你需要打败的那个人,想要他人采纳你的想法,就需要以理服人。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观点,绝对有自己的理由,说服者应该细心研究对方的苦衷: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我应该如何说服他放弃原有的观点?触龙之所以能够打动赵太后,让赵太后欣然信服,高高兴兴送儿子离开,关键在于他攻心为上,步步诱导,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情理交融才打动了对方。
说服他人一定要理由充分
我国知名工笔画大家郑小娟曾在电影《周恩来》中饰演邓颖超,从而大放异彩,深受影迷喜爱。但起初,没有演艺经验的她并不愿接受电影制片方的邀请,是在她先生的说服下才成就美谈。
本是知名画家的郑小娟气质出众,被导演一眼相中,认定是扮演邓颖超的不二人选。但郑小娟的心中却犯起嘀咕,自己从未接受过正规表演的培训,还是挑大梁扮演女主人公,她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回绝了导演。执着的导演辗转找到郑小娟家再做动员,成功打动了郑小娟的先生。郑小娟的先生接受了导演的好意,强烈支持郑小娟出演。
郑小娟得知她先生自作主张后,十分生气,责怪丈夫行事鲁莽。她的先生却好言说服道:“我希望你出演这部电影是有充足理由的。第一,虽说你并没有参加过表演培训,但电影是放大的艺术,你也是搞艺术的,一定有相通之处。只要刻苦学习,不会有问题。第二,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你可以趁着拍戏了解一下不同行业。第三,你天天在家作画,思路难免受到限制,出去走走,开阔眼界,有助你美术方面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伟大领袖周总理的事,怎么能因为有困难就推托呢!”
想要说服他人,就必须在“理由”上下功夫,给别人一个“无法回绝的理由”,自然大功告成。郑小娟的先生之所以能说服郑小娟,是和他的充分理由和周到思量是分不开的。用充分的理由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人从你的言语中领悟到正确的理念,从而接受你的想法,按照你的想法行事。
好的“说服”是什么样的呢?
说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在说服他人,就是在被他人说服。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说服上级和下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好友亲朋;在社交场合,我们甚至需要说服那些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说服并非仅是简单的闲谈,也不是花言巧语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说服者拥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可以左右谈话的方向,捕捉对方的心理脉络,让对方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
那么,好的说服是什么样的呢?
1.说服他人,需要正确的逻辑
大海航行中需要指南针指明前路方向,说话也需要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而说服,更需要正确的逻辑做指引,才能有条不紊地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想法种到对方的心里。混乱的逻辑会失去说服力,想要达到说服的目的,必须周密论证以使对方正确了解。
2.提出有力可靠的证据
倘若你是销售人员,需要在展销会上销售一件普遍不受重视的产品。你该如何组织语言,让别人转变想法,对你信服呢?
最好的说服途径,莫过于在展销会上提供有力可靠的材料,例如翔实的数据分析,产品的售后反馈分析,不是主观地一味吆喝。最有说服力的是可靠的证据,不但能让人信服,也是打消他人疑虑的不二法门。
3.给对方提示具体的做法
说服中可以考虑告诉对方该如何付诸行动。在说服过程中,清晰无误地告诉被说服者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么做,做到怎样的程度等。让被说服者知道从何下手,对方往往会很高兴地按照你的想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