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术

沉默是金,寡言鲜过

字体:16+-

释迦牟尼佛曾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突然拈花微笑,众人不解其意,而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祖的意思,他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孔子观于后稷之庙,有3座金铸的人像,几次闭口不说话,就在它的背上铭刻了几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释迦牟尼佛作拈花微笑,孔子铭刻“无多言,无多事”,这两位东方的圣人的行为,寓意深刻。它劝诫人们: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状若笨拙,也绝对不可以自作聪明,喜形于色,精明外露。

有这样一首诗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善于掩饰自己,又不让他人觉得你深不可测,从而集中心思与力量来对付你。这便是“沉默是金”的道理。

人不可无缄口之铭!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微笑着。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盾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

某日,这位好像点着药,劈里啪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间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虽没多大问题,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 “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你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沉默”的吸纳力量是何其的大,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防护网”。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他人言语“入耳而不人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二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好处真是不少。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