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可忽视责任心的培养

字体:16+-

责任心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家人乃至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一个人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品质,更是当今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对孩子成人后自立自主、获取事业成功是有很大帮助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曾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才会努力,也才会有发展。有了责任心,孩子才不会事事依赖家长,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责任心,孩子做事才会慎始而善终,不会因一点小挫折就产生懈怠的情绪,半途而废。然而,责任心的缺乏却是现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王祥云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百般受宠,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现在,王祥云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可是,他依然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连削铅笔、整理书包、穿衣服、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还由妈妈和奶奶代劳。

王祥云把这种“恶习”带到了学校中,班里的事情,他从来都不管、不顾,有什么事情问他,他也总是一问三不知,有些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当天的作业是什么。轮到他做值日,可他还没放学,就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老师批评他,他也总是摆出一副满不在乎、不负责任的模样,翻一翻白眼,漫不经心地说:“关我什么事情呢?我是来学校学习的。”

由于王祥云太没责任心,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而他的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为此,爸爸妈妈非常困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是这样子。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深深地烙印着成人教育的痕迹,孩子之所以没有责任心,与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归纳起来,导致孩子对生活、学习持不负责任的态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长过度的代理控制和过分保护。家长过度代理控制孩子,让孩子习惯于让父母替自己做决定,没有为自己负责的意识;而家长的过分保护同样让孩子因为缺乏锻炼而丧失了自己负责的能力。

第二,家长不良、消极的行为的影响。家长自己缺乏责任心,喜欢推卸责任。孩子的责任心是从家庭的环境中来的,一个孩子在缺乏责任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又怎么可能有责任心呢?

第三,孩子对责任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所谓的责任,那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对孩子来说,什么事情跟自己有关呢?比如作业认真完成,上课专心听讲,班上的值日要做好,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所有一切,都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如果这些没有完成好,就说明没有责任心。

故事中的王祥云之所以缺乏责任心,是以上几个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要想孩子变得有担当,变得优秀起来,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而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让孩子品尝挫折、学会承担。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缺乏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如孩子在学校违规受罚,一定要支持老师的做法,不要想方设法去替孩子解围。孩子承受了惩罚,同时承担能力也就增强了。

第二,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孩子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的心理倾向,而父母在小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濡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响,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第三,约定责任内容。家长应该和孩子约定责任的内容,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就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每个人都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第四,不要让孩子逃避推卸责任。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出面解决。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并鼓励孩子去照顾被打伤的孩子。

第五,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很广泛,但是缺乏坚持性、自制力,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而非孩子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总之,责任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培养。无论在何时、何地,家长都要学会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很重要,增强主人翁感。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加有责任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