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比你强多了,咋不学学人家?”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往往会感慨万端,恨不得那个孩子是自家的。于是乎,在羡慕的同时,产生了“我家的孩子能不能也像人家那样”的想法。有专家指出,盲目效仿别人,绝对不可取,相反,还可能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故事一:
数学单元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一脸喜悦的平平回到家里,一踏进房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昨天我们班数学单元考试,今天试卷发下来了,您猜我考了多少分?”
“猜不出来,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妈妈问。
“82分,比上次单元考试的成绩高出10分呢。”平平有几分得意地说。
“哦,你知道邻居家的婷婷考了多少分吗?”妈妈又问。
“大概是90分吧。”平平满脸不高兴地回答。
母亲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孩子脸色的变化,接着说道:“怎么又比她考得差呢?你还得努力追赶人家才行啊!”
“您凭什么说我没有努力呢?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都表扬我进步了,而您总是不满意,永远不满意!”平平生气了,他提高嗓门冲着妈妈大声地喊起来。
“你怎么这样不懂事,我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你看人家婷婷,每次都考得那么好,哪像你时好时差,也不知道争气。”妈妈喋喋不休地说。
“我怎么不争气啦?您嫌我丢您的脸是不是?人家婷婷好,那就让她做您的女儿好啦,省得您总是唠叨。”
平平怒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就知道分数、分数,您关心过我吗?您知道我内心的感受吗?我都烦死您啦!”就这样,母子间的一场隔着门的争吵又开始了。
故事二:
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叫萧天天,每次开家长会,萧天天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初中三年,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在年级里,虽然不是数一数二,却也都名列前茅。
在别的家长看来,萧天天的家长真幸福,孩子这么优秀。可萧天天的家长不这么看。萧天天在班里没有名列第一时,家长就拿他和班里的第一比,萧天天在班里第一的时候,家长就拿他和年级里的第一比。总的来说,萧天天的表现很少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始终在拿萧天天和那些比萧天天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这种比较不但没使萧天天进步,反而使他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以至于他上高二的时候,产生了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心烦意乱。尽管这时萧天天的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也做了许多努力,可萧天天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过了没多久,萧天天不得不辍学了。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是的,我们的家长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有差别。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步。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就是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
过多地拿孩子同别人作比较,使得许多孩子把学习当成是为家长学而不是为自己,因此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苦差事。同时,这样做的结果,容易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以至于产生难以根除的自卑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某方面不行,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不行。家长如果经常拿自己孩子的弱项与别的孩子的强项比较,就会使孩子失去竞争或迎头赶上的勇气,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数落,也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并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孩子出了问题或学习成绩差,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原因与差距,而不是拿孩子与别人比。
那么,作为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时,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呢?
第一,保持一颗平常心。家长应该从内心深处杜绝“攀比”的想法,不要用别的孩子作例子来给自己孩子施加压力,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暂时的不足,对孩子多一些鼓励。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追求。
第二,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应该学会全面看问题。比较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比,一种是纵向比,看孩子的进步,不仅要横向地看到孩子和别人的差距,更要纵向地看到孩子比从前取得了哪些进步。家长不能因为苛求学习成绩上的进步而牺牲孩子的成长,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毁了孩子。
第三,承认孩子间有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爱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家长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差异时先不要着急,这种差异未必就是差距。孩子跟别人的差异性往往是其个性形成的开始,其实,这种差异更需要家长来加以保护。此时,家长的正确态度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例如,自己的孩子反应不快,就教育孩子笨鸟先飞,多卖些力。
第四,尊重孩子的天性。家长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天性,不要盲目跟风,人家孩子学这个,我就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个;人家孩子上北大,我就让自己孩子考清华,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做家长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道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孩子才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第五,培养孩子的个性。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学习别人的优点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孩子的个性更重要。
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鼓励。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已经尽其所能,家长就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