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字体:16+-

在一次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一位刚刚获奖的女演员准备上台领奖,也许是因为太兴奋、太激动了,被自己的长裙绊住了脚,摔倒在舞台边上,此时全场静默,因为还从来没有人在这样全球直播的盛大的晚会上跌倒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女演员非但没有惊慌失措,还迅速地起身,从从容容地走到了舞台中间。在从主持人手中接过话筒,发布获奖感言时,她真挚而感慨地说:“为了走到这个位置,实现我的梦想,我这一路走得艰辛坎坷,甚至有时跌跌撞撞。但是每一次我都是这样,跌倒了,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向前迈步。”机智、真诚的话语使她成为那个晚上最耀眼的明星。

这位女演员之所以能在当众摔倒以后依然如此乐观、幽默地解析“摔倒”与挫折的含义,不仅仅是因为她机敏过人,更因为她拥有乐观、积极、平和的心态!这种乐观的心态让她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化解尴尬,走出窘境!

如果家长能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每一次“跌倒”的经历,何愁我们的孩子没有一双强劲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孩子的乐观首先来自家庭和谐、幸福的气氛.来源于父母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来源于父母能够切实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战胜他们面临的困难,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孩子。这样,即使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他也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具备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因为父母已使他相信在困难和挫折后面,还存在许多美好的东西。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的心态呢?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1.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家庭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咿呀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家庭和睦是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乐观的孩子的。

因此,家长认为怎样做能令人快乐,就应该身体力行去做,而且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感到快乐。专家说:“缅怀以前快乐的日子并清楚地提出追求快乐是你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平时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

2.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却又会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副作用。所以,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家长许可的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对于六七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允许他结交朋友,带朋友来家玩等。

3.多带孩子到室外玩,见到陌生人也要让他打招呼

很多家长都怕孩子被陌生人伤害,不让孩子接触陌生人,以至在孩子的世界中,陌生人越来越等同于坏人,其实在你关上这扇门的同时也关上了孩子的世界,有很多人是因为喜欢孩子才会主动上来打招呼,而且,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应该让他知道有好人也有坏人,而不是所有不认识的人都有可能是坏人。

4.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例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尤其是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5.让孩子爱好广泛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多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如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爱好广泛,当孩子看不成电视时却能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以乐在其中。对只有一种爱好的孩子来说,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更为必要,以免他们对某种爱好过分关注,而对其他活动兴趣索然。另外,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

6.生活不宜过分优裕

家长千万别以为源源不断地为孩子提供高档玩具、美味食品和名牌时装就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实际上,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快活。

7.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批评方式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日后的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把几次小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应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正。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应以欣赏、鼓励为主,而且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和亮点。

8.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人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因而再乐观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快乐”。但乐观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振奋起来,并把沮丧丢在脑后。家长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刻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孩子交谈,教孩子学会忍耐和坚强面对,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所碰到的难题,而不要尽往消极的方面想。

9.让孩子拥有自信

自信的孩子往往开朗、乐观,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适时地多表扬和鼓励孩子。来自家长和亲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10.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未来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一位外国大提琴家的童年故事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有一天,他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到:“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

他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

这个7岁的孩子懂得一个许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可见,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当然,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