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嫉妒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字体:16+-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它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随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一些人对自己的嫉妒情绪有了认识,学会了自我调控,嫉妒也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成熟的人嫉妒别人,让自己的内心失衡,可能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成熟的人将嫉妒转化为动力,更加努力进取,让自己获益。所以,对孩子嫉妒心,家长要善加引导。

孩子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1.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

孩子最初的嫉妒总是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等身边亲近的人有关,当大人们疼爱别的孩子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哭闹、反叛等,有的甚至会故意做出比自己实际年龄幼稚的事情,以期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2.对获得自己父母或老师表扬的其他的孩子怀有敌对情绪

当别的孩子受到了家长、老师表扬时,往往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孩子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甚至会说一些与其他孩子的受表扬无任何关联的事,如“他的爸爸是个捡破烂的,有什么好炫耀的”等。

3.排斥拥有比自己玩具、用品、零食多而又不和自己共享的伙伴

一般情况下,小一点的孩子都很喜欢和拥有很多玩具、用品、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乐趣。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如损害同伴的玩具、孤立同伴等。

虽说孩子喜欢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对孩子的嫉妒心理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危害性极大,其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使免疫力降低,危害身体健康。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心理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

(2)孩子爱嫉妒,影响个人的情绪。嫉妒心理会使人产生诸如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诽谤、攻击、造谣中伤他人,而不能利用宝贵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并因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

(3)爱嫉妒的孩子容易引起偏见。嫉妒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有嫉妒心理者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会把现象看做本质,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猜测他人。而当客观地摆出事实真相时,嫉妒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面、偏激或是误会。

(4)爱嫉妒影响人际交往。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理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其次,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妒忌心理重者,甚至能反友为敌。他们一般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一旦朋友真的超过自己,就可能怀恨在心,做出一些不当行为,最终失去朋友。

同时,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嫉妒是一味毒素,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孩子健康的心灵。

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减少虚荣心、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接纳他人、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公平竞争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认识到嫉妒的不良影响,并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得自信、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