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平常心的培养很重要

字体:16+-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为了将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刻意培养他们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

过强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因为要“竞争”要“取胜”,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嫉妒,更学会了“不择手段”。他们只能赢不能输,心弦一直绷得紧紧的,一旦遭遇到挫折或者失败,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往往支撑不住,不是从此一蹶不振,就是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年仅8岁的小怡,虽然刚上小学二年级,可已经先后三次夺得学校的口语故事冠军。老师们常常夸她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更是以她为荣。但最近小怡却一蹶不振,先是在学校的低年级作文比赛没有取得名次,后来又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跌出三甲之外。尽管爸爸妈妈安慰她“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小怡依然难以接受如此“残酷”的事实。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拒绝参加以后学校的各种比赛。为此,她的爸爸妈妈非常苦恼!

小怡之所以变得如此,就是因为过强的“好胜”心理、虚荣心使其自尊大受打击!

与小怡不同的是,她的好朋友兰兰不但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反而越战越勇,从来不放弃!这些均归功于她的爸爸妈妈的教育!

和小怡一样,兰兰平时很用功,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平时,爸爸妈妈总是对她进行平常心的教育,要坦然地面对一切荣誉与失败。妈妈总是对兰兰说:“凡事自己尽力就可以了,不要跟别人比!这样,就永远是心理上的胜利者!”兰兰把妈妈的话牢记在心里!

有一次,兰兰参加“口算”比赛,没有获得好的名次!来学校接兰兰的妈妈知道这种情况以后,不但没有责备兰兰,还安慰她说:“输赢不要紧,重要的是参与。”

类似的话,让兰兰拥有了一颗看待荣辱的“平常心”。所以,她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过重的“得失”心理!老师们都说“这孩子很难得,很从容,也很淡定!”

其实“平常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荣誉。

纽约8岁的女童贝丽曾荣获国际少儿钢琴大赛的金奖,一时声名鹊起。鲜花、掌声、荣誉纷至沓来。贝丽开始骄傲自满,沉醉于一片赞扬声中,练琴自然受到了影响。而她骄傲自大的表现让许多小朋友与她拉开了距离,对她敬而远之。幸好小贝丽的母亲对女儿及时提醒,告诫她说,其实她的荣誉与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朋友的帮助、妈妈的鼓舞。而且,妈妈告诉她,其实在比赛中,有很多小朋友和她水平不相上下,只是贝丽临场发挥比较好,才会夺得冠军,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次成功。

妈妈的话犹如一盆兜头冷水,让小贝丽及时回航。从此小贝丽专心练琴,再一次在国际大奖赛上夺取了桂冠。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艾森指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引导他们拥有一颗“平常心”至关重要。一般来讲,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有以下几种好处:

①平常心可以增加孩子的个人魅力。拥有一颗平常心的孩子往往是宽宏大量的,对待别人的错误或者是误解往往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理睬,他们并不是看轻对方,而是一种无声的谅解。因此这些孩子的形象魅力也在这种无声的淡然一笑中散播开去。相比之下,和对方大吵大闹的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俗话说,和一个疯子争吵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神经病。

②有一颗平常心,孩子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时时进行反省。拥有平常心的孩子并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他们会把一个真实的自己摆在周围人眼前,希望周围人能给他们挑出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他们懂得要时时进行自我反省,能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不断地进行自我审查,做到诚恳无私地了解自己。

③平常心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快乐。生活中并不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孩子能淡然地看待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那么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永远都是快乐的。

“平常心”对于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平常心”呢?

1.家长应该先端正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家长应该知道,“平常心”不是与世无争,无所事事,更不意味着不求上进。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心态。拥有“平常心”反而能让孩子在一个平稳地期望值下更容易获得成绩。现实生活中,家长要切忌因自己的私人欲望过大,操控和影响孩子的成长。

2.让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平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把“胜利”和“失败”放在同一个领奖台上,孩子成功的时候给予孩子奖励,孩子失败的时候同样也要给予“特别的”奖励,让孩子感受不到骄傲与气馁,从而能够本着平常心继续前进!

3.让孩子学会以平常心对人对己

要做到以一颗平常心对人对己,就需要让孩子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管得太多,也不要想得太多,走自己的路,不要计较别人说什么。遇事要冷静,忌冲动,看淡得与失,看淡功名利禄。这样,你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发挥得更好!

4.教会孩子客观评价自己

不懂得客观地评价自己,过于好胜,虚荣心过强的孩子要么过于自尊,要么过于自卑,总是不能客观地正视自己。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别欺骗自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同时又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只有懂得客观地评价自己,孩子才不会患得患失!

5.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名誉

缺乏“平常心”的孩子一般都好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能以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

总之,孩子的“平常心”是可以训练的!只要给予有效的引导,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心态健康、情商突出的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