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一些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如果都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互助互爱,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和睦!反之,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唯利是图,那么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冷漠与利益冲突。所以说,世界是公平的,你播种什么能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培养孩子助人的精神,让孩子的生活如虎添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可以调动他人与自我之间所有的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不懂得互助的结果则是相反的,因为不懂得帮助别人,这些孩子最终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培养孩子的助人精神,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快乐。懂得帮助别人的孩子容易赢得友情。在朋友圈子中,因为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孩子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也因此获得了快乐的心境和开朗乐观的性格。这些孩子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同样会获得其他孩子的帮助,从而顺利渡过难关。相反,那些不爱帮助他人,凡事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往往会被同学排斥,成为一个没有朋友的“独行侠”,他们独来独往,长期陷入焦急与忧虑的状态中,郁郁寡欢。这样的处境与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正因为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把助人为乐这种美德发扬下去。为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关心他人,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会使人变得慷慨;关心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设法去帮助别人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幸,会使人变得高尚;时常为他人着想,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涵养。
我们给予他人的帮助就像一个接力棒,你传递给他人,他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这样快乐就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族里,我们就能接触很多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我们遇到难题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
小贴士
你的孩子是个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孩子吗?
(1)对于贫弱的人,孩子通常抱以什么样的态度?是鄙视、看不起?还是充满了同情?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有歧视意识,你需要好好教育,让孩子明白,其实人生来是平等的,尊重别人,给予他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2)当家里的大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孩子是积极主动帮助还是依然看自己的电视,玩自己的玩具袖手旁观呢?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懂得帮助你,说明孩子已经有助人、体贴的心了。
(3)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孩子是冷漠、自我的还是乐观、富有爱心的呢?在别人摔倒的时候,他们懂得安慰和帮助吗?如果孩子暂时还手足无措,不懂得如何下手,你应该帮助孩子,让孩子明白如何去关心和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