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讲个“燕子让窝”的故事

字体:16+-

孩子并非天生就懂得帮助别人,他们的助人意识需要大人培养。要想让孩子从小有助人意识,家长应该让他们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比如,《燕子让窝》要告诉孩子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秋风吹,天气凉。没有房,冻得慌。”昆虫歌唱家小蟋蟀在进农民伯伯的房子之前,唱着歌对小麻雀说:“小麻雀,快找房,把身藏。冬天到,心不慌。”

小麻雀听到了,就说:“谢谢你,小蟋蟀!可我上哪儿去找房子啊?”

小蟋蟀伸出小手一指:“你看那屋檐下——”

“啊——那是燕子的窝啊!”小麻雀看见了,就说,“我不能占它们的房子啊!”

小蟋蟀笑了:“燕子已经回南方了,你又不会做窝,这窝闲着也是闲着,你就住进去吧。”

正说着,一股冷风吹来,吹得小麻雀浑身直哆嗦。小蟋蟀连忙催小麻雀:“要变天了,你快住进去吧!我也该进屋里了。”

“那好吧,”小麻雀一边向燕子的窝飞去,一边对小蟋蟀说。“等明年春天燕子回来时,我再好好地感谢它们。”

第二年春天来了,地上的蒲公英开出了黄黄的花儿。小蟋蟀从屋里一蹦一跳地来到了院子里,它突然想起了小麻雀,就抬起头来,把两只小手合成小喇叭筒形喊道:“小麻雀,小麻雀,你这一冬天过得好吗?”

正在午睡的小麻雀听见了小蟋蟀的叫声,连忙从窝里钻出来,飞落到地上对小蟋蟀说:“见到你真高兴,多亏你的指点,我在燕子的窝里暖暖和和地度过了一冬。燕子的窝做得真好,里面很宽敞,‘门’很小,寒风也钻不进去。你在农民伯伯的屋里,也一定很暖和吧?”

小蟋蟀笑着回答:“是啊,农民伯伯在天很冷的时候多烧些柴火,炕热,屋子里也很热。我有时候就给他们唱唱歌,他们可高兴了。”

他们正说着话,燕子飞回来了。小麻雀马上对燕子说:“非常感谢你们!在你们的窝里,我住了一冬天,现在该还给你们了。”

燕子连忙摇头,说:“谢什么啊,要不冬天也是闲着。你把窝还给我们,那你住哪儿啊?”

“天气暖和了,我在哪儿都行。”小麻雀回答。

“我知道你不会做窝。”燕子说,“这个我就送给你吧!我们会垒窝,再垒一个不就行了?”

小麻雀摇摇头:“那怎么行啊?你们垒窝是很辛苦的,我怎么好意思占你的窝呢?”

燕子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啊?我们垒窝,就像一种锻炼,不是什么太辛苦的事啊。何况,我们是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的。”

小蟋蟀听了燕子的话,感动地说:“燕子,你真好!小麻雀,你也别推辞了。这样吧,我不会飞,我在地上和泥……”

小麻雀急忙接过话茬儿:“我也和你一起和泥,再向燕子学垒窝。”

“好,人多力量大,我们一起来。”

燕子、小蟋蟀和小麻雀说干就干,不几天,有个新窝就在燕子原来的窝旁边垒好了。

小麻雀和燕子成了好邻居,它们有空就一起游戏,跳舞,唱歌,可开心了!

孩子,帮助他人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小蟋蟀、小燕子正是在帮助小麻雀的过程中收获到了友情、快乐了自己。所以说,只有乐于帮助别人的孩子,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