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备选故事任你挑

字体:16+-

在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和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少些冷漠、冷淡,多些关爱、关心、热情帮助他人的风气。这个社会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温暖。

作为家长,我们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助人之心。这样,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他人的更多关怀。

棉袄与玫瑰

许多孩子都误认为,只有有钱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帮助到他人。我人小力单,怎么可能帮到人呢?如果你的孩子同样自认为有助人之心,但无助人之“力”,不妨告诉孩子,并不是有钱、有能力的人才能帮助到别人,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心,都能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和帮助——

在小镇最阴冷潮湿的街角,住着约翰和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虽然他们的生活很清贫,但他们很相爱。

冬天的一个傍晚,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们,门外站着一个快冻僵的人,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满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

“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很新鲜呢。”

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就结成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

平安夜那天,珍妮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2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到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长得像你一样。”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帮助他人,温暖他人,同样也温暖自己。也只有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正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左手和右手的矛盾

左手和右手本应是一对好朋友,但主人每次鼓掌时,左手总是嫌右手打自己太疼;而每次主人吃饭的时候,右手又嫌左手帮自己,于是他们不再是朋友,互相也不说话,还总向别人说对方的坏话。

一天,一只蚊子飞到了主人的左手上,狠命地叮咬,想要吸更多的血,左手感到奇痒无比,便拉下面子恳求右手道:“我的好兄弟,请你帮帮我吧,帮我把我上面的这只蚊子打死吧!”右手不屑一顾地看了左手一眼,说:“这当然不行,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正在写字呀!”

蚊子听得心里十分高兴,它在左手吸饱了血,“嗡嗡嗡”地唱着歌,得意地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它又飞回来了,又想要吸右手的血,它停在右手上,使劲的吸,右手痒得连笔都拿不住了,它想打死蚊子却办不到,于是红着脸渴求左手道:“我的好兄弟,我以后一定好好地对你,求你帮帮我吧,帮我把蚊子赶走吧,我痒得连笔都拿不住了。痒死我了!太痒了!求你帮帮我吧!”

左手心里特别高兴,它愤恨地说:“我不帮,我能帮也不帮,你不也没有帮我吗?我正休息,别打扰我休息。再说了,蚊子咬你,我又不痒,关我什么事啊?”蚊子听了这话,更高兴了。它吸啊吸啊,直到自己再也吸不了了,肚子都快撑破了,才得意地离开了右手。

第二天,蚊子又来了,它先吸右手,再吸左手。可怜的左手和右手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可这又能怪谁呢?

给予是彼此的,膨胀的自我只会让我们因为自私而损失更多。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别人的幸福却能让我们同样幸福。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钓鱼的收获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没过多久,皆大有收获。

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去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根本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10尾就分给我1尾。不满10尾就不必给我。”

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1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

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他人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热心肠的人是幸福的。因为热心、愿意帮助别人,不但能收获到友情,还可能收获到尊重、信任和更多的财富。而自私、唯我独尊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忽略,成为一个孤独、没有朋友的人!

多和陌生人说话

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有一位银发老妇整日踱来踱去。有人认为她是在活动筋骨,有人认为她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了这位老人的事情,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面带焦虑、心事重重、需要帮助的无助者。

见到独自乱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问一句:“小东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帮忙吗?”见到满眼忧郁的女孩,她就上前问一句:“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吧,或许我能帮助你。”见到心事重重、满脸沮丧的老年人,她也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遇到为难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给你出出主意?”她救助过因长期失业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图自杀的青年男女,送过离家出走的学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救助过被拐骗的异地少女,还曾成功地劝说走投无路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在这位老人的影响下,纽约成立了一个自发性的银发老人救助组织,他们的口号是“多和陌生人说话”。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这个行列,像那位老妇人一样,走上街头用他们那双见多识广的眼睛,去搜寻来来往往的人群,一旦发现可能需要帮助者,他们就会主动上前去和陌生人说话。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温暖。“多和陌生人说话”,让我们用一次主动的倾心交谈去挽回一些遗憾,创造一份美丽,改变一种结局。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欧洲战场打得异常惨烈,战场上的情况真是变幻莫测。

有一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忽然,将军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即命令身边的翻译官下车了解详情,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

艾森豪威尔却坚持说:“等一会儿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

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后,才风驰电掣地赶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艾森豪威尔的善心义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报。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因为行善而改变了行车路线,将军恐怕就很难躲过那场劫难。 孩子,福在积善,祸在积恶。这句话虽不能理解成因果报应,但却也折射出一个我们常说的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迷路的骆驼

许多孩子喜欢与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交往,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够帮助到自己。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不是嘲笑、挖苦就是置之不理,认为没有什么值得交往的。这样的心理不但影响到孩子健康心态的形成,还不利于他个人的发展。如果你的孩子同样有这样的心态,不妨给他讲讲如下的故事——

五只骆驼在沙漠里吃力地行走,它们和主人率领的十只骆驼走散了,前面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它们只能凭着最有经验的一只老骆驼的感觉往前走。

不一会儿,从它们的右侧方向走出一只筋疲力尽的骆驼。原来它是一周前就走散的另一只骆驼,另外四只骆驼轻蔑地说:“看样子它也不是很精明啊,还不如我们呢!”

“是啊,是啊,别理它!免得拖累咱们!”

“咱们就装作没看见,它对我们可没什么帮助!”

四只年轻的骆驼你一言我一语,都想避开这只骆驼。老骆驼终于开腔了:“它对我们会很有帮助的!”

老骆驼热情地招呼落魄的骆驼过来,对它说道:“虽然你也迷路了,境遇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相信你知道这个方向是错误的。这就足够了,和我们一起上路吧!有你的帮助我们会成功的!”

他人失败的经验也许是我们成功的踏脚石,帮助那些失败的人走出困境,也是在帮助自己避免陷入同样的困境里!这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被挤出帐篷的主人

乐于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但如果不注意分寸,过度地帮助别人。不但不能满足他们膨胀的欲望和需求,反而只会助长他们的无理,让他们更加得寸进尺。

如果你有一个善良、热忱,但不知道帮助他人也应该讲原则的孩子,那么,你不妨找个机会让他听听《被挤出帐篷的主人》的故事——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一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这时,门帘被轻轻的撩起来,他的那头骆驼从外面朝帐篷里看。

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

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

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

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它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也放在帐篷里来,也就占用一小块地方。”

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的前腿也放进来吧。”这回阿拉伯人自己就挪动了一下身子,又腾出了一点地方,因为帐篷太小了。

骆驼接着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着,打开了帐篷的门,反而害我们都受冻。我可不可以整个都站到里面来呢?”

主人保护骆驼就像保护自己一样,说:“好吧,那你就整个站到里面来吧。”

可是帐篷实在小得可怜,他们两个是挤不下来的,骆驼进来时候说:“我想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体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这样我就可以住得下。”

骆驼说着推了主人一下,阿拉伯人就这样被挤了出去。

理智、有分寸的帮助,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方便,还给自己带来快乐。而过度付出,只会让自己承受莫大的损失,还让他人觉得自己愚昧可欺,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说:帮助,也应该看对象。对于那些贪婪,没有节制的人,不帮助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