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发现,在孩子当中,因不善于沟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人有很多。这些孩子经常与他人发生矛盾,有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受到委屈,只会哭闹,却不懂得通过沟通的方式让他人了解自己。严重者甚至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症,造成心理障碍。因此,让孩子学会沟通很重要。
沟通才有天堂
有一些孩子,总喜欢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不喜欢与同学交流、不喜欢与老师沟通;别人做什么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别人更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即便深陷困境也无人支援,他们的处境是可悲的。如果你的孩子同样是一个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不妨给他讲讲《沟通才有天堂》这一故事——
有一次。上帝问一只被囚禁在笼子中的画眉:“你愿意到天堂中去生活吗?”
“为什么要到那里呢?”画眉问。
“因为天堂宽敞明亮,不愁吃喝。”上帝回答。
“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力。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能天天听见主人说话、唱歌。”画眉回答。
“可是,你自由吗?”听了上帝的话,画眉沉默了。
于是,上帝以胜利者的姿态把画眉带到了天堂。他把画眉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便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去了。
一年后。上帝突然想起了画眉,便去翡翠宫看望它。他问画眉:“我的孩子,你过得还好吗?”
画眉答道:“感谢上帝,我活得不好。”
“那么,你能谈谈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吗?”上帝真诚地问它。
画眉长叹一声说:“唉,这里什么都好,只是没有人和我说话,使我无法忍受。您还是让我回到人间吧。”
听了这话。上帝不禁大为感慨;于是,他再次把画眉带回了人间。
沟通是重要的,缺乏沟通只会产生错误。如果上帝不跟画眉沟通,又怎么能知道它不快乐呢?如果画眉没有尝到孤独的滋味,又怎么能知道与人沟通的重要呢?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沟通,才有了理解;有了沟通,才能让自己免于孤独!如果与世隔绝,即便生活在天堂里,一样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公主的月亮
一个小公主病了,她娇憨地告诉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一定会好。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
总理大臣说:“它远在三万五千里外,比公主的房间还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铜铸成的。”
魔法师说:“它有十五万里远,用绿奶酪做成,而且整整是皇宫的两倍大。”
数学家说:“月亮远在三万里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
国王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来弹琴给他解闷。小丑问明一切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个人想的一样大、一样远。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多远。
于是,小丑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月亮有多大?”
“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吧!因为我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公主说,“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
“用什么做的呢?”
“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地回答。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刻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好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
没有沟通与了解,就不可能知道他人真正的需求。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他人真实的需求,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不论多么努力,效果总是不好的。而沟通才是了解他人心理的最好方法。
耕柱与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
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是被公认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这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拉车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耕柱与墨子间简单的对话是一种沟通,而有效沟通是心灵的润滑剂。他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耕柱如果与墨子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不理解墨子通过磨炼对他的栽培提携之意,很可能就认为是老师对他有意刁难。“愤愤不平”中很可能就做出违背老师本意以及不利于团队的事情,可以看出有效沟通是多么重要。
秀才买木柴
有一个秀才去买木柴,他对卖木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
卖木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就是担柴人的意思,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木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
卖木柴的人不太理解他整句话的意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柴火的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意思是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
卖木柴的人听得一头雾水,老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于是就愤愤然挑起木柴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秀才说的话文绉绉的,卖木柴的人听不懂才造成这样的结果。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这是沟通成功的保障。
教授的西裤
一些孩子做起事来莽莽撞撞,似乎很用心,却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以下的小故事就是用来告诫那些做事不事先了解情况、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的——
一位教授精心准备一个重要会议上的演讲,会议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全家都为教授的这一次露脸而激动,为此,老婆专门为他选购了一身西装。
晚饭时,老婆问西装合身不,教授说上身很好,裤腿长了两厘米,倒是能穿,影响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老妈却睡不着,琢磨着儿子这么隆重的演讲,西裤长了怎么能行,反正人老了也没瞌睡,就翻身下床,把西装的裤腿剪掉两厘米,缝好烫平,然后安心地入睡了。
早上五点半,老婆睡醒了,因为家有大事,所以起来比往常早些。想起老公西裤的事,心想时间还来得及,便拿来西裤又剪掉两厘米,缝好烫平,惬意的去做早餐了。
一会,女儿也早早起床了,看妈妈的早餐还没有做好,就想起爸爸西裤的事情,寻思自己也能为爸爸做点事情了,便拿来西裤,再剪短两厘米,缝好烫平……
这个裤子还能不能穿?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捧腹大笑,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可笑。不了解情况就盲目做事的大有人在。这期间,因为缺乏沟通,反而会做出一些无用功来。所以,在做一件事情以前,一定要先了解具体情况再做!
女孩与花的私语
一个小女孩站在花丛中,正扶着花枝,歪着脑袋,煞有介事地对花私语。诗人走过去,靠近她,蹲下去,问:“你在说些什么呀?”
女孩道:“我说,花朵你好漂亮啊。”
“花朵能听到你的话吗?”
“能的。”小女孩很自信,“只要靠近它,它就能听到你说的话。”随后,她又机灵地说:“你对我说话时,不也是蹲下来,靠近我的吗?”
孩子的天真,让诗人不禁笑了起来。但诗人并不怀疑女孩所说的真实性。诗人相信女孩与花的心灵是相通的,相信女孩对“距离”的认识。
诗人牵着可爱的女孩,默默地走上回家的路。此时,女孩刚才的一番话仍萦绕于心,让诗人心生感触。
要求得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你就得首先用心贴近他人,缩短人与人心灵间的距离。只要用心交流,你也能听到花的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