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给家长的悄悄话

字体:16+-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习惯,总喜欢“彻查”孩子:“你跟谁比较好?老师表扬你了吗?”于是,那些在学校“受气”的孩子免不了一番抱怨“老师不公平,哪个同学特别讨厌”等,为此,许多家长不禁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受了许多委屈。事实上,为什么孩子总有满腹“牢骚”呢?追根溯源,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1)在家里,孩子是家长的“宝”,左右都好。家长过度的夸赞,导致孩子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于是,孩子总愤愤不平,认为是老师的不公平让自己受到了冷遇。这样,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心情,还影响到孩子的交际能力与学习成绩。其实,家长应该知道,尽管你的孩子十分优秀,也不要一味地夸奖他们;过度的夸赞,只会把他们宠坏。

(2)家长自己心胸狭窄,总喜欢抱怨。孩子最初的教养来自于父母,如果孩子的父母斤斤计较、好斗、粗鲁,怎么会教育出宽容、大度的孩子?所以,要提高孩子的礼貌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父母无意中说出的粗鲁的话,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孩子口中听到。要想你的孩子宽容、大度,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对于他人的错误要能够包容;对于他人的优秀要不吝于夸奖。当然,不能为了夸奖他人,就贬低了自己。

(3)对自己缺乏了解。潜意识中的自卑心理或者自信心过盛也可能导致一个人的心胸变得狭窄。

一般来说,家长只要能找出孩子心胸狭窄的缘由,然后对症下药,都能很好地改善孩子的心理,使其变得能够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心胸变得开阔起来。只有心胸宽阔的人,才能真正善待自己!

如何让孩子的心胸变得宽广?

1.家长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别人的错误

在少儿时期,孩子们的人际关系受大人的影响最大,如父母,祖父母,教师。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很多方面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常常把父母的一些语言,行为,习惯带人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父母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培养十分重要。当你的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万不可偏袒他。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客观地认识自己,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2.让孩子学会善待他人

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够毫不吝啬地去夸奖和赞美别人,不能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生出妒忌的心理,在背后搞小动作;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对他人的缺点要能够宽容,不要因为某人有这个缺点那个毛病,就鄙视人家、疏远人家;不能一出现矛盾就嫉恨人家一辈子,即使别人真诚道歉了还不依不饶。

3.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认同,孩子们也一样。在交往中,孩子们总会对向自己示好的一方抱有好感。我们应当教育孩子,既然我们在内心对交往的朋友有这样的要求,对方必然也会对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期望得到更多赞美的同时能够去赞美别人,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能让孩子的心胸变得宽阔。

4.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抛弃积怨

告诉孩子: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和心态,对孩子循循善诱,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唤醒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承认错误,化“敌”为友,抛弃积怨。尤其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别人的缺点与失误行为。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有利于增进友谊。

5.教育孩子不要过于苛求别人,不斤斤计较小事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要有忍耐、包容、体谅的心态,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要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把度量放宽、眼界放远,化解矛盾。

6.让孩子多接触外界,多与人交往

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场合或陌生的场合,鼓励他们主动接触一些人或鼓励他们主动处理一些事。孩子的宽容心不是听出来、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7.利用孩子“犯错”的契机,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道理,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在生活中,孩子犯错误、做事有过失是难免的,这时,家长要善于把握时机,循循善诱,不仅使犯错误的孩子改正错误,同时也诱导他们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学会原谅、容忍别人的过失。

总之,对“小心眼”的孩子,家长若能做到正确疏导,以理服人,便能让孩子慢慢转变过来,懂得反省自己的过失、宽容他人的缺点和失误,接纳他人有益的事情,从而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开朗、乐观、有自信起来。

8.让孩子乐观向上,争取优秀

宽容别人首先要自己乐观。悲观之人总是心情压抑、郁闷,容易想到人或事物不利的一面,所以常常对别人不满或者发脾气。乐观之人总是心态宁静,相信自己,鼓励自己,成就自己。另外,宽容大度之人一般做得比较优秀。真正优秀的人,容易坦然的接受他人的过失,与人为友。

家长应该注意的原则

(1)忌太娇惯孩子,对于孩子的错误,总是轻描淡写就过去了,或者孩子犯了错,却喜欢追究别人的责任,这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不会宽恕别人,心胸狭窄。

(2)忌过于严厉,追求完美。孩子犯一点点的错误,都要严加“惩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不再犯错。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锱铢必较”的人。

(3)忌拿孩子与他人不断进行比较。谁家的孩子好,谁家的孩子不好;谁比你强,谁不如你等。这样做不但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更容易生出嫉妒情绪。

教子加油站

(1)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

(2)如果你的孩子总在抱怨别人,找他人的“过错”。作为家长切不可与孩子一起去攻击他人,而应该帮孩子分析原因,找出他人这么做的理由。如果问题是出在孩子自己身上,要帮助他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