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回话的艺术

最佳时机,不可错过

字体:16+-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说话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要如何把话说得动听,如何把话说到对方的心窝里,让对方心悦诚服,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些人天生急性子,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等到说错话的时候再来挽救,已经来不及了;有些人信奉“沉默是金”,该说话的时候也不说,不懂得把握说话的适当时机,结果往往错过许多说话的大好机会。

说话要把握最好的时机,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卡耐基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说话的时机。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就是说:话还没说到那里,就发言了,是毛躁的表现;话题已经说到这里,你本来应该继续往下说,但是你却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这是隐瞒;说话不看别人的脸色,张口就说,这叫闭着眼睛说瞎话。这三种情况都是因为说话不看时机。说话是直接的语言交流,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两个人面对面,还要受到周围环境的种种限制。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就会失去大好的机会。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把话说到点子上,事情可能很快就办成了。说话时机的把握,有时就在瞬息之间,时不我待,时不再来。因此,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比掌握、运用其他说话技巧更难、更重要。

说话的时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可以说,一个人说话是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就不能不对说话时境与说话行为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职场中,很多的时候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因此,职场人要学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对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说话。一个人热情开朗,能在很多场合充分表现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说话过度,不看时机,就会惹人厌烦了。

笑笑热情、开朗、不拘小节,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笑笑有一个关系很要好的朋友小米,她们一起上班、下班,形影不离。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上下班她们都各走各的,在公司也互不理睬,办公室的人觉得很奇怪,一打听,原来她们两个因为一件事情闹了别扭。

事情的起因是公司要开招待会,答谢客户。小米的手里刚好有一个策划案,她想借此机会向圈内一位小有名气的策划人指教。于是将他也列入了邀请名单。笑笑看到邀请名单之后,也很兴奋,说这个人的确很厉害,自己也想见一见。

于是在招待会那天,小米就向策划人引荐了笑笑。笑笑看到策划人之后,立即变得很兴奋。笑笑反而变成了主角,跟策划人聊她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小米在旁边根本插不上话。小米拼命地想把话题往自己的策划案上引,但是笑笑不懂小米的用意,依然滔滔不绝,不仅小米开不了口,连别人也只有笑着听的份。

他们聊得很热闹,其他人也被吸引了,大家纷纷聚拢过来聊天。从自驾车出游到楼市的涨落,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到好莱坞明星,不管说到哪里,笑笑都口若悬河。

最后,小米实在忍无可忍,拂袖而去。她事先准备了好几天的策划案,就在笑笑的舌灿莲花中化为泡影。

说话的时候要看时机,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就要闭好自己的嘴巴。尤其是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回话要看时机,要谨慎。涉及个人的话题要慎重,自己的秘密也不要轻易地告诉别人,以免留下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