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列传(全8册)

第五章 新的起点

字体:16+-

胡适等人没有去参加上海道衙门的考试,也没有拿到梅溪学堂的毕业证书,就回到了二哥的店里帮忙打杂。二哥经商,朋友很多,胡适在二哥的店里经常遇到他的朋友。1905年初的一天,澄衷学堂的老师白振民到二哥开的瑞兴泰茶叶店来玩。

白振民,名作霖,江苏南通人,上海南洋公学的首批师范生,他在澄衷学堂担任副教、总教、校长。白振民是胡适二哥的同学,两个人来往密切,胡适也认识他。见到同学过来,二哥非常高兴,他叫伙计泡上茶,两个人聊起天来,看到白振民的兴致很高,二哥看似随口地说:“洪骍读了梅溪学堂,想到你们澄衷学堂接着读书,你看行吗?”(洪骍是胡适的学名)。

“没问题,欢迎到我们学校学习。”白振民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二哥有些为难,他说,“洪骍没有拿到毕业证书,还能过去学习吗?”

听了这话,白振民吃惊地问:“为什么?”

二哥将胡适没有参加衙门考试的事说了出来。听了这话,白振民沉默半天,他想了想,对胡适说:“把你写的作文拿来给我看看。”胡适找出自己的作文递了过去。

白振民看完了胡适在梅溪学堂写的作文,笑了起来,他说:“你的文章写得不错,是个好苗子,你到澄衷学堂来读书吧!”

白振民告诉胡适和他的二哥,在教材的编写,考试制度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澄衷学堂的优势非常明显。梅溪学堂的课程只有国文、算学、英文三科,教学是不完备的。澄衷学堂设置的课程比梅溪学堂多,除了国文、英文、数学以外,还有物理、化学、图画等功课。很多课程胡适都没有学过,听完后,胡适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整天在二哥的店里呆着,无事可做,正在为前途发愁,听道到能在学澄衷学堂学到这么多功课,非常高兴。但很快胡适又开始犹豫了:“我的英文和数学的水平太低了,怕跟不上班里的功课。”

白振民鼓励胡适,没关系,跟不上高年级,跟着低年级学就行。你的国文功底很好,只要有兴趣,肯下功夫学习,数学并不难学。白振民打消了胡适的顾虑,他决定到澄衷学堂学习。从此,胡适的学习生活迎来了新的起点。

1905年2月,胡适来到上海的澄衷学堂就读。澄衷学堂建于1900年,这所学校是由清末著名实业家,宁波富商叶澄衷先生自掏腰包,捐款捐地创办的一所新式学堂。从1905年的春天到1906年的秋天,胡适在澄衷学堂学习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多年以后,胡适写了一篇《敬贺母校卅五周年纪念》,他说:“我离开澄衷整整30年了,但我现在回忆起那一年半的光阴,还觉得那是我幼年最得益的时期。”来到学校后,胡适被编在东三斋第五班,相当于中学一年级上学期。

胡适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同学,例如竺可桢、张美品、锦城、郭虞裳、俞颂华等,那时的他们都非常优秀,后来也都学有所成,是不同行业的骨干力量。

澄衷学堂的管理非常严格,每月都有月考,每年都有大考。第一次参加月考的时候,胡适的压力很大,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行,便想着奋起直追,经常在宿舍熄灯后,偷偷地从**爬起来,点上蜡烛。蜡烛的光线昏暗,灯心摇摇晃晃的,胡适就借助这微弱的亮光开始做数学题。半夜三更,同宿舍的锦城一觉醒来,看见胡适还没有睡觉,连忙催他快点睡觉,胡适害怕影响到他的休息,连忙答应马上就睡觉。胡适嘴里说着,但他依旧拼命地在做数学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胡适进步的很快,名次也在不断地上升,月考的成绩张榜公布,胡适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大考的时候,胡适的名字依旧排在第一位。

三哥的死,对胡适的刺激很大,在乡下的母亲经常托人给胡适带信,嘱咐他一定要多注意身体。所以胡适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很重视体育课。

1905年的下半年,胡适升入了东二斋的第三班。

胡适认为,澄衷学堂的老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杨千里先生。杨千里,名天骥,江苏吴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壬寅优贡。他的思想先进,参与了营救章太炎等人的行动。杨千里积极倡导舆论自由,曾经和他的父亲杨粹卿一起写了《满夷猾夏始末记》这本书,对清廷残民的罪行进行了控诉。还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资助革命宣传家邹容出版《革命军》这本书,参与营救进步青年等行动。1904年,杨千里到澄衷学堂担任了国文教员。

杨千里思想新锐,看问题的目光长远,是学堂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位老师。胡适的国文底子好,所以他最喜欢上的就是国文课。杨千里是个新派的教师,他不仅在教学和阅读中拓展学生的新知识,新视野,还在作文训练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一天上新课,杨老师说起了《天演论》,他对学生说,你们下课后,读一下《天演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以前胡适就经常听二哥和别人提起这本书,现在找到这本书后,感觉很亲切,于是,就认真地读了起来。

因为年龄小,阅历尚浅,大家的能力有限,写这样具有富有哲理的文章很吃力。但胡适写的非常投入,很快就写完交上卷子。他在不到800字的作文里,针砭时弊,慷慨陈词,呈现出了开阔雄浑的言辞和严丝合缝的推理,表现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读了胡适的作文,杨千里很吃惊,他非常赏识胡适的思想和才情,给了胡适作文很高的评价,说胡适的作文“富于思考力,善为演绎文,故能推阐无遗”,还赏给胡适一些钱,表示对他的奖励。

一个周日的早上,胡适住在店里,他对二哥说,想取一个表字,想了很多字,都不太满意,你帮我想一个字。正在洗脸的二哥,听了胡适的话,想了想说,你是该取个表字了,现在都在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就用适字吧。听了二哥的话,胡适想着自己正在读《天演论》,他很赞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另外,二哥的字是绍之,三哥的字是振之,自己的字是适之,非常合适。想到这里,胡适立刻就高兴地答应了。

杨千里因材施教,他了解每个学生,因为澄衷学堂是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进行分班的,所以班里学生的国文程度差别很大。杨千里在教学中,又根据学生的国文水平,把他们分成三组:甲组读饮冰室文;乙组读粹化新编;丙组读春风馆国文教科书。学生当中,乙组和丙组的人数最多,只有胡适和另外的三个人分在了最高级别的甲组。胡适在甲组读的是饮冰室文,也就是梁启超的著作。胡适对梁启超的文字非常入迷,他读了梁启超在1902年和1903年写的书,转眼就成了梁启超的信徒。

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梁启超“新民说”中的文章,打开了胡适的眼界。他知道了在中国之外,也有其他的民族和文化。以前,胡适只知道四书五经这类的学术思想,读了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之后,胡适才知道中国还有其他的学术思想。梁启超的学术著作对胡适产生了直接启迪,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胡适对张美品说,在梁先生的计划中,这本书还有三个紧要的部分,可惜他没有写完。

张美品笑着问他,是不是想狗尾续貂?胡适不好意思地说,确实有想为其补全的念头。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后,胡适的枕头旁边就放了很多周秦诸子的书。在杨千里的帮助下,胡适阅读了大量梁启超的作品,这些作品对胡适的思想启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胡适说:“予幼嗜小说,惟家居未得新小说,惟看中国旧小说,故受害滋深,今日脑神经中种种劣根性皆此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