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曹诚英开始有了感情,遗憾的是,他们恨不相逢未嫁时,此时两人都有了家室,偶尔接触,也只能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用平静的外表掩饰自己强烈的感情。
曹诚英结婚三年还没有怀孕,让公婆非常不满。他们着急抱孙子,就以此为借口,给胡冠英娶了小老婆。好在曹诚英的娘家有人给她撑腰,她的哥哥曹克诚从美国留学回国,曹克诚接受了新观念,思想非常激进,极力反对这件事。在兄长的鼓励下,曹诚英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也是因为胡适的缘故,最终决定和胡冠英离婚。离婚后不久,曹诚英就来到杭州的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曹诚英和胡适两个人一直书信往来,曹诚英经常让胡适指导她的作品,胡适也积极地帮她。在杭州女师读书的安徽学生准备编辑《安徽旅杭学会报》,曹诚英就请胡适为她们编的报纸写发刊词,胡适立刻答应,这让曹诚英感觉很有面子。
也是机缘巧合,这年夏天,胡适独自南下,来到了杭州疗养。听到胡适来杭州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还特别邀请他到学校讲学。胡适去了杭州师范学校,恰好遇到了曹诚英,他们久别重逢,感情开始升温。
曹诚英完全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恢复了自由身,她更加漂亮时尚。看着眼前漂亮的曹诚英,胡适立刻被吸引了。此时的胡适风度翩翩,成了当时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是年轻学子崇拜的偶像,看到胡适,曹诚英也是非常惊喜。曹诚英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看胡适,他们以前彼此就有好感,再次见面,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就如洪水决堤般地爆发了。
他们互诉衷肠,有着说不完的话,胡适感叹她这几年的遭遇,曹诚英经历了嫁人成婚又离婚的经历,已经不再是当年婚礼上那个清纯的女孩子了,她不禁悲从心中来,叹出一首诗:那一年我回到了山中,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花树。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匆匆见了,便匆匆地去。这回我又回到了山中,那梅树已移到人家去了。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可怜他已全不似当年的曲度了。我是不轻易伤心的人,也不禁为他滴几点眼泪。一半是哀念梅花,一半是怜悯人们的愚昧。
胡适虽然娶了江冬秀,但没有共同语言,相处很不快乐。相反他和曹诚英一起读书下棋,看月亮观日出,非常和谐。
男女之间的情感是瞒不住熟人的。汪静之去拜访胡适,一眼就看穿了他们之间的不一般。曹诚英主动告诉汪静之,自己和胡适的关系升温了。老成持重的胡适坠入情网中,他的行为也像刚陷入恋爱中的年轻人一样。他写了很多的诗,例如: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
胡适还拿出自己写好的“梅花”诗给汪静之看。汪静之非常聪明,虽然这首诗里写的是梅,其实是胡适写给曹诚英的,因为曹诚英的娘家有个梅竹亭,曹诚英从小就自命梅竹亭主。
汪静之也很喜欢曹诚英,知道曹诚英离婚后,就开始疯狂地追求她,为她写了很多情书。但曹诚英的心里只有胡适,根本容不下任何人,她把所有的情书都撕掉了。汪静之很伤心,为了安慰汪静之脆弱的心灵,曹诚英还给汪静之介绍了很多女朋友,前后总共有七八个,但他一个也没看上,脑子里全是曹诚英的影子。
和曹诚英在一起后,胡适一有机会就去杭州,一年来两次,每次他都和曹诚英一起到旅馆住。胡适到上海的时候,也邀请曹诚英去住处相见。胡适的很多朋友都亲眼见过曹诚英到上海去看胡适,还帮胡适洗衣服,大家有点嫉妒胡适,对曹诚英开玩笑,让她也帮他们洗洗衣服,不能只洗胡适一个人的。
和曹诚英在一起的时候,胡适写了很多恋爱时候心情的诗,《多谢》就是其中的一首诗:多谢你能来,慰我心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匆匆离别便经年,梦里总相忆。人道应该忘了,我如何忘得了!
这次相见因为曹诚英正在学校读书,胡适要到上海办事,两人暂作别离。6月假期,胡适再次来到杭州。这对恋人拥有了更多同处的时间,两个人非常缠绵恩爱,如一对幸福的恋人难舍难分。胡适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这件事:“今天晴了,天气非常好。下午我同珮声(曹诚英)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
久而久之,在沪杭求学的友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不久,曹诚英就有了身孕。有次胡适和曹诚英两人邀请徐志摩一起外出游玩,他们游玩回来的晚上,一起去吃螃蟹。湖光明月才子佳人,非常浪漫的时候,曹诚英倚在窗边,看着胡适,再看着一轮明月,非常感慨,于是,唱了一首婉约的秋香歌,她动情地唱着,胡适动情的听着。
徐志摩看到胡适陷入感情,无法自拔,就劝胡适打破旧的婚姻,开始追求新生活。胡适开始没有这么想,但徐志摩总是吹风,胡适动心了。他在日记里写到:“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秋去冬来,离别的日子快到了,天气也渐渐转凉,带着一片凄凉之意,相见时难别亦难!…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到了离别时候。休假结束后,胡适离开杭州返回北京,曹诚英也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胡适回到北京之后,发现自己在杭州的事已经不再是秘密了。遂向江冬秀提出了离婚,当他说出离婚这两个字的时候,江冬秀勃然大怒,立刻冲进厨房,转眼间拿着菜刀就出来了。她的怀里抱着两岁的小儿子,身后跟着五岁的大儿子,一手拿着菜刀挥舞,大声吼着说,要离婚可以,咱们不要孩子了,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然后再把你杀了,最后我自杀,大家都别活了。说完,随手把菜刀向胡适甩去,多亏亲戚石原皋手疾眼快,把她劝住,胡适才得以安全。江冬秀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式,把家里搅和的天翻地覆。胡适吓得面如土色,退避三舍,再也不敢提离婚这件事了。胡适担心她会因此提出诉讼,把他的事闹到公堂上去,搞得人尽皆知,让他丢尽面子,只好乖乖地处理了和曹诚英的一切事项,先让她打胎,又送她去美国读书。胡适又想起自己的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哪一个,孤身怪可怜。只能无奈地叹息。1934年,曹诚英到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就读。曹诚英到美国后,胡适给前女友韦莲司写信,请她关照表妹曹诚英。接到信后,韦莲司尽到了呵护照顾她的责任。1936年8月,胡适到美国开会,随后到哈佛大学作演讲,然后又去母校康奈尔大学演讲,和她相聚。胡适去看韦莲司的时候,为了不引起韦莲司的误会,事先给韦莲司写信把曹诚英支开,没想到曹诚英没见到胡适竟然生了一场大病。后来,韦莲司知道了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但她没有恼羞成怒,还是向以前那样,照顾曹诚英的生活起居和学业。
曹诚英在美国结束学业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农艺学女教授。复旦大学农学院撤消后,全体师生转到了沈阳农业学院。曹诚英在沈阳生活了许多年,那时的她的身体状况开始越来越差,上课的时候经常腹痛,有时候站都站不住。曹诚英对学生很好,大家乐意和她聊天,很多上海的师生也常去看她,但她依旧孤单,如一堆死灰一样。1948年底,胡适从北京乘飞机经南京去了上海,在复旦大学当教授的曹诚英劝告他不要跟蒋介石到台湾,可惜,胡适没有听从曹诚英的建议,从此两个人远隔重洋,音信渺茫,再也没有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