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西征高干

字体:16+-

在袁谭败亡的同时,其弟袁熙也祸从天降,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不得已同袁尚奔走辽西,投靠乌桓。焦触自号幽州刺史,率领诸郡太守和各县令长,并数万之众降操,操矫诏封触等为列侯。不久,故安赵犊、霍奴等人杀焦触及涿郡太守,三郡(辽西、辽东、右北平)乌桓攻鲜于辅于犷平(今北京密云东北)。夏四月,黑山军张燕率其众十余万降曹,操矫诏封燕为安国亭侯。八月,操讨杀赵犊、霍奴等人。然后渡潞水救犷平,乌桓未战而出塞。

是年十月,高干听说曹操北讨乌桓,乘机即以并州叛, “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关口。(曹操)遣乐进、李典击之,干还守壶关城”。当时与高干相呼应的有:河内张晟有众万余人,寇崤、渑间;弘农人张琰起兵;河东郡掾卫固及中郎将范先等外以请求不要征调太守王邑为名,而内实与高干通谋。曹操很清楚,欲要击灭高干,这些小股势力不可小视,必先除之。因此,曹操对荀彧说:“关西诸将,外服内贰,张晟寇乱崤、渑,南通刘表,(卫)固等因之,将为深害。当今河东,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贤才以镇之。”根据荀或的推荐,曹操以西平太守杜畿为河东太守。卫固等与高干、张晟联合攻杜畿,曹操使议郎张既征调关中诸将马腾等,引兵会击张晟等。结果大败卫固、张晟,斩卫固、张琰等人,赦其余党。这样一来,没有多长的时间,高干便也陷入了孤立无援之困境。

建安十一年(206)正月,曹操率军亲征高干。高干听说曹操亲率大军而来, “乃留其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于(匈奴)单于,单于不受。公(操)围壶关三月,拔之。”高干与数骑亡奔荆州,欲投刘表,走到洛河上游,被上洛(今陕西商县)都尉王琰捕杀。并州平,操以陈郡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曹操亲征高干之时,正值寒冬,相当艰苦。他在征途中有所感而作《苦寒行》,描述了行军的艰苦,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该诗写得既凄且壮,既实又伤,不失为描写古代战争的绝唱。该诗不仅写出了特定环境的艰苦,而且写出了曹操即时即景的感伤,表达了他早成大业而结束战争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