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第七章 得陇不望蜀 夏侯渊西北建功

字体:16+-

曹操自关中返邺后的两年间,主要精力放在内固在朝权力、外击孙权两方面。他把巩固、发展在朝权力同对外耀兵用武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既相得益彰,又交互作用。每次用兵回朝,总是威加一等,爵晋一级,位高一重;反过来,位重爵高又影响和推动着军事势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曹操也始终关心着西北军事态势的发展。

曹操回邺,命夏侯渊留守长安,主持西北军事;以议郎张既为京兆尹;并为河东太守杜畿增秩为中二千石,以奖励其在西征马超等人期间保证军粮供应的功劳。张既和夏侯渊都没有辜负曹操的重托。张既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夏侯渊则以行护军将军之职,都督朱灵、张郃等人,追击马超,并先后击破马超、韩遂余众刘雄、梁兴等人。

建安十七年(212),马超等人败走凉州,复集羌、胡之众,击陇上诸郡县, “郡县皆应之,惟冀城(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奉州郡以固守”。继而汉中张鲁派大将杨昂助马超。马超尽兼陇右之众并张鲁援军万余人攻冀城,自建安十八年(213)正月至八月,凉州刺史韦康及汉阳郡太守均因救兵不至而降。马超入城,遂使杨昂杀刺史、太守,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曹操命夏侯渊救冀,未到而冀:城已被马超占领。马超率众与氐王千万(人名)等迎击夏侯渊,其失利而还。正当马超迎战夏侯渊的时候,凉州参军杨阜与其外兄、抚夷将军天水姜叙,在叙母的激励下约定起兵。他们与叙同乡人姜隐、赵昂、尹奉等和武都人李俊、灵等合谋讨马超。同时派人入冀城暗结梁宽、赵衢等为内应。马超听说杨阜、姜叙等起兵讨己,大怒。赵衢遂乘机怂恿马超出击。马超既出,赵衢、梁宽等即闭冀城门,尽杀马超妻子。马超与杨阜等战,兵败,形同丧家之犬,南奔张鲁。张鲁以马超为都讲祭酒。

对于彻底击败马超,杨阜有大功。曹操封讨马超有功者十一人为侯,杨阜最显,为关内侯。杨阜谦让,曹操致书表达了有功必赏的一贯主张。建安十九年(214),马超向张鲁求兵北取凉州,张鲁遣马超还围祁山。姜叙等告急于夏侯渊,夏侯渊使张邰督步骑五千为前军攻击马超。马超知张鲁难与共成大事,又加张鲁部将杨昂嫉贤妒能,对自己很不友好,心中抑郁不安,遂密书请降于刘备。

马超败依张鲁之际,韩遂在显亲(今甘肃秦安西北),夏侯渊准备攻打时,他弃城西逃,谋走金城(今兰州西北),入氐王千万部。夏侯渊迫至略阳,离韩遂军队不足三十里,突然决定不攻韩遂军,也不攻氐,而是转击长离的(今甘肃天水境内)羌人部落。因为羌人多在韩遂部当差,攻羌,韩遂必救。果如夏侯渊所料,韩遂率羌、胡万余骑救长离诸羌,夏侯渊因势大破韩遂。韩遂奔逃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夏侯渊败走韩遂后,立即回兵略阳,既而进军兴国(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击灭兴国氐王阿贵,击败此时屯驻兴国的百顷氐王千万,千万奔归马超,南逃入蜀。夏侯渊然后北向转击高平(今宁夏固安)匈奴屠各部。韩遂穷困窘迫,第二年被部将鞠演、蒋石等人杀死。至此,马超、韩遂在西北的势力被彻底消灭。

平定马超、韩遂后,西北大的强劲势力已不存在,但还有两股不大的势力使得善谋大局之势的曹操心中不安。一是盘据袍罕(今甘肃临夏东北)的宋建。宋建乘汉末凉州战乱而起,割据地方三十余年,自号河首平汉王。他地方不大,势力不强,却是一个土皇帝。于是曹操命夏侯渊率诸将讨建。夏侯渊军至,围抱罕,月余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

二是河西诸羌。氐、羌都曾帮助马超、韩遂抵御曹军。氐王势力已被击溃,但诸羌势力除长离羌被烧掠过外,大都没有受到挫折。夏侯渊在自己统兵击宋建的同时,另遣大将张郃等平河西, “渡河入小湟中(今青海东部)”。大军届临,河西诸羌尽降。

陇西尽平,曹操为之高兴,立即下了褒奖夏侯渊平陇右令: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随后,还因此而为夏侯渊增封三百户。孔子曾对子贡说,他们两人都不如颜回。曹操引用孔子这句“吾与尔不如也”的话,说明他对夏侯渊在西北的军事成就非常满意;同时,也表明夏侯渊的确曾经恰当地理解并贯彻了曹操的军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