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名言
奉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你的智慧通过你出色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由一所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到理工科大学,继而再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走过了一条我国很多大学正在经历的发展道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从教育开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一直是其发展、变革、壮大的主旋律。麻省理工学院以教育变革为其转型之根本,由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教育实践的变革,进而实现战略转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很多大学借鉴。
关注社会发展
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大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关系之一。在古典大学漠视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大学轻视社会需要的时代,新生的麻省理工学院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教育导向,创新教育理念,建立起一所“与众不同”的新型大学,满足了社会工业化进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不仅如此,在其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麻省理工学院不保守、不落后,勇于开拓教育的新视界,根据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教育实践,长期引领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新方向,成为最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实践机会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注重实践教育,从通识教育开始,就为学生开设科技实验课,而且规定了必修课程门数和要求达到的学分数;在专业教育中利用丰富先进的实验条件,将实验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了多种研究、实践计划,如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独立活动期,工程实习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新生计划等,为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提供各种条件和方便,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超群,在科技创新、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设计与领导等方面表现出超人的才华,其师生在20世纪历次科技革命中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
注重人文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发展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对人的发展的意义作了完美的诠释。
在麻省理工学院发展之初,尽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但大多不成体系,也没有形成风气,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仍然没有形成重视人文教育的氛围。这也注定了它在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还不能达到顶峰。刘易斯报告对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麻省理工学院又一次领导了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人文教育的加强使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凤凰涅槃的过程,它的人才培养开始走向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这也使它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的综合大学。
培养社会责任感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的根本职能在于培养人才。培养负责任的大学生既是大学对学生个人的义务,也是大学的社会使命所系。麻省理工学院将大学的教育职能与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培养能够担负社会责任的领袖人才,为国家强盛安定、社会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麻省理工学院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袖才能的培养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萌发出高远的社会理想、浓厚的社会责任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意识。这也是为什么麻省理工学院众多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够建功立业,成就卓绝的根本原因。
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它主要表现为学术的国际交流,更多的是学者之间留学互访和合作研究等。麻省理工学院有着与其他大学共同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但它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国际学术交流的便利,实施了“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项目,使麻省理工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一流的虚拟大学,使不同时空的各国民众能够通过国际互联网分享其优质教育资源,显示出其与世界共享的博大胸怀与气魄。
麻省理工小百科
麻省理工学院2008—2009学年的学杂费是49100美元。2008—2009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平均领到的奖学金为33950美元。麻省理工学院在2008年底有101亿美元的总资产。因为麻省理工学院很有钱,家庭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的学生一律免学费,所以麻省理工学院经常被喻为世界上最有钱也最慷慨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