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欧内斯特·约瑟夫·金(1878.11.23—1956.6.25)美国海军五星上将。1901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二战中坚持太平洋第一的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中尊称全能的上帝。军里边流传一句俏皮话,说什么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用一管喷火器剃胡子。
他是一员海军航空兵老将,生平勋绩不可胜数,包括把一艘在公海沉没的潜艇升上水面。他本来已经被安顿在军务会议里面终养天年,那是一个专门收容无处安排的海军老将的顾问小组。他生性冷酷,咄咄逼人,因而不得人心。自尊心被他损伤的,前程毁在他手里的,都大有人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不久,罗斯福任命他为美国海军总司令。据说金曾有过这样的话,等到大事不妙,他们就会来找龟儿子了。
他1933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先后任驱逐舰舰长、驱逐舰分队长、大西洋舰队助理参谋长。战后曾任潜艇分队长、潜艇基地司令。“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局局长。1941年2月起任大西洋舰队司令。
1942年3月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他是美国武装部队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和英美联合参谋部成员。根据他的决定,1943年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组建第10舰队,担任护航反潜任务,并亲自兼任舰队司令。在他的影响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改变了对战列舰的看法,不再把它看成是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舰种,而主张加速建造航空母舰。他还是太平洋优先的倡导者。1945年11月退役。著有《1941—1945年战争中的美国海军(向海军部队的正式报告)》、自传《金海军五星上将》。
同僚评价
“金海军上将面临同样困难的问题。他的舰队必须钳制住日本人,这样数以百万吨计的作战物资就可以顺利地通过大西洋运送到盟军手中,以保障新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所需。他是一名能力非凡的海军将领,尽管他脾气暴躁,但却无妨于和参联会中的同僚们商讨高度机密的战略。总统(罗斯福)对他的能力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同时也感到他是一个没有什么外交策略的人,特别是在对待英国的态度上。金在当时是力主尽早增加对亚洲战场投入的。虽然他对首先打垮德国的总战略没有异议,但是这也需要他作出他并不太情愿的在舰只使用和战争物资分配方面的让步。他在舰只不敷使用的情况下一直不遗余力地为这场战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直到战争结束,因为这是历史上美国第一次在两个大洋上同时作战。”
“1942年2月23日:作为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直接对总统负责)的金海军上将,是一个独断专行、顽固不化的典型。他动脑不多,并且时常对部下颐指气使。但是我认为他的战斗欲望非常强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当一切的最高指示都来自一位总统、一位首相、6个参联会成员以及一些其他的计划制定者组成的小圈子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谁也不是拿破仑或者是恺撒大帝。”
美国海军学院小白科
美国海军学院在美国是令人向往的。有传闻称,来海军学院学习的多为美国富家子弟。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任学院总务的主任利丁就曾经毫不讳言地说,他父母并不富裕,对他来说,只有到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才有机会接受上流教育。当然,进入海军学院还需要有国会议员的推荐信(必备条件)。有些学员甚至是美国总统本人举荐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科有优先入学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