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脉

第五章 家庭成员,和谐温馨

字体:16+-

家庭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港湾,也是人脉关系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潘美辰多年前的一首歌——《我想有一个家》,在道尽无家的沧桑的同时,也表达了有家的温馨。

同在一片屋檐下,夫妻子女兄弟姐妹相互关爱、相互扶持、无怨无悔,只有付出、不求回馈;家中虽无刻意安排,却十分协调地分工合作;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共当,家庭以外再也找不到如此具有凝聚力的气势与力量。

家庭关系是如此的熟悉与亲密,以至于很多人在享受家庭的温暖与爱时会不经意地漠视怠慢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也是他用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台湾的辜振甫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堪称楷模。

福布斯最新富豪榜显示,已故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的家族财富为25亿美元,名列第243位,是台湾第一大家族。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打开了两岸关系崭新的一页。当汪道涵与年近90岁的辜振甫先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这一刻注定要被载人史册。一个陌生的台湾人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东西半球。辜振甫从一介商人而跻身政坛,积60年之功名垂青史,这与家庭关系处理得法不无关联。

辜振甫共有8个兄弟和4个姐妹,辜振甫是老五。辜振甫从小聪明伶俐,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就常带着他外出办事,并且总喜欢向朋友炫耀,“我这个优等子”如何如何。但父亲对其要求相当严格,4岁开始启蒙他学汉学,也学ABC,每天清晨5点就被叫起床,背诵四书五经与英文,同时还包括户外体育运动。辜振甫长大后,果然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擅长。年仅20岁就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产业,成为7家公司的董事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父亲的爱而不溺,给了辜振甫一个既宽松又有制约的成长环境,使其具备了极好的情商,为他以后的建树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俗话说: “富不过三代”,富贵人家子弟鲜有不骄奢**逸的,但与那些动辄爆出“豪门恩怨”的家族相比,辜家却平静得多。甚至接辜振甫班的人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辜濂松。

就情感上来说,辜振甫与辜濂松有别于一般叔侄的浓厚情谊。辜濂松4岁丧父,后来母亲还被诬陷而身陷囹圄。家族曾给予他种种歧视,这些都深深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当时五叔(辜振甫)给予他很多的关照,他都铭记在心。辜濂松曾说过: “辜振甫是我的贵人。”他从美国纽约大学企管研究所毕业后,随即在辜振甫身边做事,先在台湾“中华证券投资公司”(“中国信托公司”)当科员,直到现在担任台湾“中国信托”公司的董事长。先天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再加上密不可分的事业伙伴关系,难怪辜家的朋友说:“辜振甫与辜濂松是血脉关系,是不能一分为二的。”但与其说是血缘关系使然,不如说是辜振甫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有其独特的理念,使叔侄相处得如鱼得水,才使得辜氏产业后继有人。

处理好家庭关系,是辜氏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这应该是所有家庭学习的榜样,尤其对于一些豪族而言,一个开放而不失内敛的家庭,才能培养杰出的接班人,这样可以避免“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像辜氏家族一样,和谐而充满温馨,更多的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俗话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家庭中,成员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性格。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有关于家庭的记忆依然影响着我们。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就是他的家庭教育和成员关系真实而具体而微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