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与人交往,如果没有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继续深化感情的路将会困难重重。反之,若能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双方的人际交往前景将会十分顺利。下面介绍一些如何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技巧。
1.自我介绍的艺术
在社交场合中,出于礼貌或业务上的需要,往往应作自我介绍。一位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介绍时五点必须注意的态度和方式:
(1)必须镇定而充满信心。一般人对充满自信的人都会另眼相看。如果你十分自信,对方会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如果你畏怯和紧张,可能会使对方产生同样的反应,对你有所保留,影响彼此之间沟通的效果。
(2)在公共交际场合中,如果你想认识某一个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有关他的资料,诸如对方的性格特长及个人兴趣等。有了这些资料,在经过一番自我介绍之后,便容易交谈,并使关系更融洽。
(3)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时要热忱。任何人都会觉得对方渴望结识自己是一种荣幸。如果你的态度热情大方,所得到的反应也会让你十分满意。
(4)在自我介绍时,应该善于用热情诚恳的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及渴望沟通的心情。
(5)在获知对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头重复一次,一方面可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便于记忆,因为每个人都很高兴听到自己的名字,这会使他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
2.自我介绍的忌讳
(1)不要过分夸张地热忱,握手过于用力或热情地不停拍打对方手背,这可能会使对方感到诧异。
(2)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而介绍自己,要等待适当的时机。
(3)不要态度轻浮,要尊重对方。无论男女,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特别是希望别人敬重他的优点和成就。因此在自我介绍时,要表现得自然而庄重。
(4)如果希望认识某一个人,要采取主动,不能等待对方注意自己。
(5)不要只结识某一特殊人物,应该和同来的人物打招呼。
(6)如果一个以前你曾经向他自我介绍过的人,一时忘记你的姓名,也不要作出提醒式的询问。最佳的方法是再主动自我介绍一次。
3.记住对方的人名和面孔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的记性太差了,刚见过一个人,眨眼就忘了他的名字。”其实,有时并不是你忘了人名,而是第一次见面时,你根本没听清对方叫什么。
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而且听到对方的自我介绍很含混时,你可以马上问一句:“对不起,你能再重复一次吗?”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请求对方重复一遍姓名比较难堪。实际上,一个人最珍视的“私有财产”就是他或她的名字。如果你此时能给对方特别的注意,他或她都会对你产生好感的。
下面的做法可能有助于你记住人名:
(1)确信自己已听清了对方的名字。
(2)问清对方的名字是如何写特别要问清同音字,如冬天的冬,还是东方的东?
(3)可对该名字随意作一个评论,比如说,“噢,我恰好认识过一个和你同名的人,”或者说, “你的名字很好记,高歌平——高声歌唱和平嘛!”等等。
(4)在初次见面后的交谈中,适时地直呼其名。
(5)告别时再称呼一声对方的名字。
至于观察辨认面孔,主要是寻找其面部特征。例如,脸型如何,鼻子的形状怎么样,额头宽窄以及是否有皱纹,脸上有无痣、疤等。
记忆名字与辨认面孔是认识人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出现人名与本人对不上号的尴尬局面。
4.怎样把握最初几秒钟
有研究表明,我们跟别人见面时,7秒钟内就能对这个人作出评估。这种交流无需通过语言。在这最初的7秒钟内,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眼睛、面孔、身体和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真正感受。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你只有7秒钟来表现自己,并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住最初的7秒钟呢?
(1)事先要做好准备。事先尽可能了解对方来访的动机、需求和兴趣。同时,理好自己的思绪,弄清自己明确的目标。你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达到什么效果?
(2)随和、融入。一见面就要尽快融人当时的氛围中。
(3)倾听。先注意对方和别人说些什么,然后注意周围气氛是否有变化。
(4)自然。要充满自信并积极放松。手势要优雅,避免夸张或剧烈的动作。
(5)表现。你的身体语言反映你的感受。要让你的面部表情显得很诚恳,特别是眼睛要表现得专注而有神。
(6)声音。说话时要注意音质、声调、节奏和音量。吐字要清晰,节奏要适中,句子尽可能短一些。如准备重要的会见之前,你不妨录下自己讲话的录音,分析自己声音的特点,是否显得诚恳而且有自信。
5.怎样让别人记住你
在社交场合谁都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对方或周围的人尽快记住你。
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引入注目。美国夏威夷医科大学精神病学院教授达尼鲁·潘斯曾说过:“引人注目不仅仅是让别人注意你,而且意味着让别人记住你。”他认为,只要遵循下列几项建议,你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1)穿戴色彩动人的服饰。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不妨系一条鲜艳的红领带,配上灰西服;如果你是一位女士,则应系条艳丽的绿松石围巾,穿上黑底色的服装。
(2)选择一种你常使用的香水。人们几乎总是下意识地对香气产生反应。人的嗅觉十分神奇,外来的一点点香气,便会留下持久的印象。
(3)佩戴一件令人感兴趣而且不同凡俗的装饰品。比如,如果是女士,则可以选择一副风格独特的耳环。
(4)精神振奋。潘斯教授说: “许多人常常精神萎靡不振,对比之下,人们更容易记住精神抖擞的姿势。”身体直立一般不会产生无精打采的倦怠感觉,相反会显得精力充沛。
(5)营造略微神秘的气氛。你可以凭借自己的个性,或你过去经历的某些有趣的事情作出暗示,造成悬念,不要过早地和盘托出。例如,若你是一位厨师。你不妨先把话题引到烹调方面,但千万不要宣称你就是厨师。不立即吐露一切的做法,能让别人感到好奇并产生追根探底的欲望,加强对你的注意。
(6)培养一种有趣的爱好,或掌握某方面奇特的知识。比如,如果你对历史上某一期间或某位人物的“故事”了解甚多,或者你会修理汽车,都会让别人对你感兴趣。
(7)说话要吐字清楚且直截了当,特别是在工作场所,不要拐弯抹角,含糊其辞,也不要每句话后都加上“你明白吗?”
6.怎样给人留下好印象
怎样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位心理学专家曾提出如下建议:
(1)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你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非常喜欢跟你在一起,并容易同你合作。一个人要首先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特点,如外貌、精力、说话速度、声音的高低和语气、动作、手势、神情,以及其他吸引别人注意的能力等等。要知道,别人正是根据这些特点来形成对你的印象的。所以,与人交往要充满自信,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2)保持自己的本色。最懂得与人交往的人,永不会因场合不同而改变自己的性格。保持真我,保持自己最佳状态的风格是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秘诀。不管是与人亲密地交谈,还是发表演说,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
(3)善于使用眼神、目光。不管是跟一个人,还是面对上百人说话,一定要记住用眼睛注视着对方。有些人开始望着你,但才说几个字,目光就移到了别处。进入坐满人的房间时,应十分自然地举目环顾,微笑着用目光照顾到所有的人,而不要避开众人的目光。这会使你显得轻松自若。
笑容也很重要。最得体的笑容和目光接触都是温和自然发自内心的,并不是勉强做出来的。
(4)先听后行。参加会议、宴会或面试时,切勿急于发表意见。要稍微等一会儿,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看看会场气氛如何?大家的情绪怎样?是高涨还是低落?他们是渴望聆听你的意见,还是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只有你觉察到别人的情绪,才能比较容易地接触他们,并决定自己该如何做。
(5)集中精力。怎样集中精力?一位专家说: “我在跟别人见面之前,通常会静静地坐下来集中思想,然后深呼吸一下。我会思考这次见面的目的——我的目的和别人的目的。有时候我会步行几分钟,使心跳加速。这样踏进门口,就不会再想自己。我把注意力全集中到对方身上,尝试找出他值得我喜欢的地方。”
(6)态度肯定。肯定的态度很重要。我们常常见到有些人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小,甚至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态度迟疑的人打交道。冷静是必要的,小心谨慎也可以,但切勿迟疑不决。
(7)放松心情。要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你自己就必须表现得十分轻松自在。不管遇到什么严重的事情,心理上都要尽量放松。学点幽默,不要总是神色严肃,或做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你应该使自己把心情放松下来,否则家人、朋友和同事会对你感到厌倦。
总之,不要突然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刻意模仿他人或摆出虚假的姿态。只要保持真我——最佳状态的真我——就足够了。事实上,你已有了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的神奇力量,因为不论在任何场合,充满真实、自信的人总能让你自己表现得最出色。
7.怎样赢得好人缘
在人际交往中,谁都想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人缘。一个人的人缘好坏,直接反映出他(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能力和水平。那么,怎样才能赢得好人缘呢?
(1)诚实待人。我们为人处世应保持诚实的美德,与他人交往尤其要以诚相待。虚伪、表里不一的人只会被人疏远。诚实是你赢得好人缘的第一原则。
(2)始终守信用。守信用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美德,人们常以守信用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言而无信的人历来受到人们的指责。当某人没有按时赴约时,所有等着他(她)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无礼的行为,除非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意外,否则一般绝对不应找借口来为自己的迟到或其他失约行为开脱。如果确实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突然生病了,或临时加班等等,都要想方设法提前通知对方,取消或推迟约会。跟人约好或答应的事,务必要履约守信。
(3)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不要传播是非,挑拨离间。
(4)为人正派,做事出于公心,多为别人考虑,不要凡事先替自己打算,更不能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5)谨慎交友。别人对你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与你所交往的朋友那里了解而产生的。俗话说, “鱼找鱼、虾找虾”,什么人喜欢交什么人。如果别人看到你的朋友个个都很正派,有本事,自然不敢小瞧你。相反,假如你交往的圈子中全是些没法让人恭维的人,恐怕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就不会太好了。
(6)待人热情,富有人情味。乐于助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要尽力而为。
(7)切忌炫耀自己。在社交场合,要注意谦虚待人,不要把自己的长处常常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如果一有机会便吹嘘自己的长处,无形之中就贬低了别人,抬高了自己,结果反被人看不起。
(8)切忌夸夸其谈。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中,为了显示自己“能说会道”,便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长篇大论;这种人会给人以不够稳重的印象。
(9)力避憨言直语。与人谈话交往时用词要委婉,要注意融入各方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说一些不近人情的话,否则就会得不到别人的好感和赞同。只有言词婉转贴切,才有利于融洽感情,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0)不要处处显露出有恩于别人。同事、亲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地方,你可能对别人的帮助比较多、比较大。但是,切不可摆出一副曾有恩于他人的姿态,那样会使对方难堪。
(11)不要说穿他(她)的秘密。特别是一些个人“隐私”。知道的不要说,不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会使他人的面子和名誉都受损的事。
(12)注重自己的声誉。要争取使自己有个好名声,并设法保持下去,不要因眼前的利益而败坏自己的荣誉和名声。
8.人靠衣服马靠鞍
怎样才能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呢?言谈举止固然重要,但也切不可忽略你的着装,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着装艺术会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别人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已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物,因此在这方面稍下一点功夫,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应该讲究配色艺术。色调是构成服装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色调的搭配和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年龄、性格、爱好、职业习惯等等。对于服装的色调来说,整体的协调就是美。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引起人的情绪变化,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一般来讲,红色热烈,橙色兴奋,
黄色鲜明,绿色清新,黑色沉静,蓝色庄重,紫色神秘,白色纯洁。以红色为代表的色系能引起人们兴奋、热烈情绪的色彩称为“积极的色彩”;以蓝色为代表色系则给人以沉着、平静感觉的色彩称为“消极的色彩”。就色彩本身而言,协调的搭配法是同类色相配或近似色相配,这样使人看着顺眼、舒适、平和;而大胆、创新的搭配法则是强烈色相配或是对比色相配,这样使人看上去醒目,与众不同。不同的色彩搭配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所以,你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来选择适当的色彩与搭配方法。
其次是款式的选择。一个善于用服饰装扮自己的人,在选择服装时,对款式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它既要适合自己的体型,又要与自己所追求的风格统一起来。要想使衣着具有沉稳、高雅的风度,那么衣服的款式一定要以简洁大方为原则,流畅的线条、简洁的样式,配以高级的面料,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一件衣服上混杂了太多的色彩,或使用太复杂的图案,只会使人感到累赘而不洒脱;花边、蕾丝繁多的服装只会使人感到“小家子气”。
衣着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合乎场合的打扮可以使你在工作上无往不利。正式的工作环境中,自然应选择庄重、文雅的服饰。即使平常喜欢穿着随意、不修边幅的人,在庄重的社交场合,衣着打扮也不要随随便便,那样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的感觉。相反,在一些轻松、愉快的社交场合,或业余文娱活动中,则可选择活泼、鲜艳、式样随意一些的服饰,使人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不拘一格又充满活力。
穿着得体犹如一支美丽动人的乐曲,一首由关系密切、却相映成趣的乐章所组成的交响曲。基调贯穿全曲,使得每一乐章都特点鲜明,却又一脉相承。朋友,用心去塑造你的形象吧!它会使你符合身份又能左右他人的感觉,使你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轻松自信、游刃有余。
9.推销快乐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失却了快乐气氛,便如同生活在荒漠中一样单调无味。而一个人如果能在交往中慷慨向他人推销快乐,传达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别人也生活得快乐有趣,并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那他将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并能在社交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才能推销你的快乐呢?
(1)以自信的人格力量鼓舞他人。自信是人生的一大美德,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社交中和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在一起,你会倍感轻松愉快,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会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克服。这种人格力量对别人也是一种鼓舞。
(2)用富有魅力的微笑感染别人。人人都希望别人喜爱自己、重视自己。微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融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化解敌对情绪,生活中没有人拒绝微笑这一“礼物”。
(3)不惜代价让对方快乐起来,谁不希望自己快乐?如果你是能给对方带来快乐的人,你也一定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为了使对方快乐,你应多寻找一些使人快乐的方法,有时,为了让别人快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4)让幽默在尴尬场面引发笑声。幽默是快乐的杠杆,是生活幸福的源泉,是社交的润滑剂。日常生活中最让人伤脑筋的是应付尴尬局面,而此时最神奇的武器往往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常常给人带来快乐。你要推销你的快乐,最好的“广告”就是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