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脉

如何充实说话素材

字体:16+-

口才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思辨能力。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魅力,光靠技巧是不够的,一味地追求语言技巧而忽略自身的素质培养,就只能是舍本逐末。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技巧的同时,还应全面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是我们自己。而好的口才,也在于平时我们自己的积累和锻炼。所谓“厚积薄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的。一个人有生活,有实践经验,才会有谈话的内容;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谈话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因此,对于家事、国事,都要经常关注,以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对于平时的所见所闻,都要认真地加以思考、研究一番,尽量去了解其发生的过程、意义,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些都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计划、安排、改进生活,不能随意性太强,让机会白白溜掉。

你若不安于做一个井底之蛙,就应静下心来努力地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你若不想说话空洞无物,就应下决心积累大批雄厚的、扎实的知识本钱,不断地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说话的内容逐渐地丰富起来。

下面介绍一些充实说话素材的方法。

1.多读书多看报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报纸、杂志和书。在读书看报时,备一支笔、一些卡片纸和一把剪刀,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动的话语划出来,或者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上,每天坚持做,哪怕一天只记一二句,也是很有意义的。日积月累,在你谈话的时候,会不经意地用上曾抄下来的语句,也许它们会随时随地从你的头脑里冒出来,让你尽情地谈吐,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2.积累警句、谚语

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谚语。把这些话在心中多重复几遍,或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你的口才就越来越成熟了,你就可以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条理清楚、出口成章。

3.灵活运用积累的谈话素材

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广泛收集积累并认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去运用。懂得如何运用,一句很普通的话也可以带给你惊人的效果。学习吸收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应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吸收,更多的知识也毫无意义。

4.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你只要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敏锐的眼光,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有大大增强的想像力、敏感性,就能提高自己的口才。

随着口才的提高,你的生活也将丰富多彩,整个人的个性品质和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高,从而成为一个播种人脉、收获成功的赢家。

电话交流的原则

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日益变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倚重高科技的通讯手段,如电话。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网络电话等,用电话交流自有一套艺术技巧,是语言技巧中的一种。电话交谈要掌握哪些原则呢?

1.时间控制原则

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一般以3~5分钟为宜,如果要占用较长的时间,最好询问对方方便与否。切忌自己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而不管对方是否还有急事要办。

如打通电话,先征求对方的意见,“您现在有空吗?我想和您谈谈某方面的事情,可以吗?”这样,既显示出你的礼貌、教养,又尊重了对话者的时间要求。

2.起始语控制原则

要求接通电话后的第一句话应先报出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寻人时称呼要明确,特别是打电话到一个不太熟悉的单位找人,更不宜直接用简称,这是很不礼貌的表现。

3.音量、语调控制原则

打电话时,口要对着话筒,嘴唇离话筒大约1.2cm,用适当的音量讲话即可。说话时应注意语调清晰、柔和。语调过高、语气太重,会使对方感到尖刻、严厉、生硬和冷淡;语气太轻、语调太低,会使对方感到你无精打采,有气无力;语调过长,显得懒散拖沓;语调过短,显得心不在焉、不负责任。

电话语言往往体现出通话者此时的心境和情绪。当你紧锁眉头,电话里的声音也一定沉闷、无力;当你面带微笑,电话会传递你的欢乐、喜悦。恰当控制语音、语调,实际上就是控制你自己的情绪。

4.回话控制原则

电话铃响后应及时去接。通话者拿起话筒要先自报单位、姓名,再问“您是哪位”。替别人接电话也应注意礼节,要向对方做出充分的解释,而不能简单地说“他不在”、“不知道”,而应说“他刚出去,如需要,我帮您留话好吗?”

5.挂机先后原则

假如是与外宾、上级或长辈通电话,谈话结束后,要听到对方确实把话筒放下了才可以把电话挂掉,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应有的礼貌。同样道理,商店、酒店等单位接到顾客的咨询电话,也是要先等顾客放下话筒才能挂断电话。

另外,现在许多地方的移动电话是双向收费,因此,你在打别人的移动电话时,最好问一下对方是否在办公室或家里,可与对方商量好,转打对方的固定电话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