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忠心不是一味地盲从,但一个处处和上司唱对台戏的下属,必然难以让上司认为你“忠心”。要想跟好你的上司,你需尽量顺从你的上司。
1.不要在乎上司端官架子
“官架子”似乎很让人讨厌,很多人认为端官架子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既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有存在的理由和合理性。我们可以看到“官架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官架子”可以显示权力
普遍认为,官架子是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这也是人们对“官架子”产生反感的原因。但从另一角度看,“官架子”绝不仅仅是一个消极、负面的东西,而有着它积极而微妙的意义,成为许多人领导和管理下属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官架子”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距离感”,许多人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与下属保持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上司的支配力和权威。而这种权威对于上司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要的。威严感会使上司形成一种威慑力,使下属感到“服从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服从则会给自己造成不利”。
作为下属,如果你能理解到上司为保护、运用和扩大权力而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正是他事业有望成功的基础时,你就会理解“摆架子”的秘密了。
(2)“官架子”会使上司产生满足感
无论任何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其实现价值的程度也不同。毫无疑问,上司也需要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有些时候,他还会因此而显得洋洋得意,不自觉地表现为某种“架子”。
深谙“官架子”之妙用的人很多,但能够在理论上深刻地加以阐述,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人则非戴高乐莫属。戴高乐在他的著作《剑锋》中写道:
“一个领袖必须能够使他的下属具有信心。他必须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威。”
“最最重要的是,没有神秘就不可能有威信,因为对于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会产生轻蔑之感。”
“(一个领袖)没有威信就不会有权威,而他与人保持距离,他就会有威信……”
所以,“官架子”绝非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它还包含相当多的领导艺术的奥妙,更有着心理学上的微妙含意。
(3)官架子”有助于处理政务
如前所述,“官架子”是一种距离感。距离感不仅会给上司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受,而且还为他处理人际关系及政务提供了一个回旋的余地。许多人正是靠着这种距离感的调整来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对不同的人摆出不同的“架子”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距离。没有层次感的随和和友善,则是“仁有余,威不足”,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还不利于上司处理棘手问题。许多上司最头痛的便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抽出时间和精力处理大事。所以,许多领导者就喜欢利用这种“轻易不可接近”的“官架子”来逃避细小琐事的烦扰,把更多的脑力用于谋划大事上。
现在,你能够理解你的上司为什么会在你面前摆摆谱、端端官架子了吗?如果你明白了,那么你就应该顺从他。
2.不要对上司的“怒火”耿耿于怀
有许多上司爱发脾气,而且官做得越大,脾气就越大。其实发发脾气还有以下好处呢:
(1)发脾气有助于上司推进工作
上司之所以大发脾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掌权者,这种权力使他可以合法地管理下属、调度工作并实施惩罚和奖励。而对下属发脾气,可以看作是上司对未能按照要求准确、及时地完成任务的下属的一种惩戒,它要比温和的批评和规劝强烈得多,在很多时候也会有效得多。
事实上,发脾气已成为某些上司推进工作的一种“技巧”,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怒则伤肝”,但是在有些部门、有些情况下,它的确是一种十分有效也比较简便的方法。有些上司还善于运用发脾气来达到“文治贤助,一张一弛”的管理效果。可见,发脾气可以在工作的紧要关头再加一鞭,也可使下属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深刻而沉痛的认识,所以成为许多人的领导技巧之一。
(2)发脾气可以释放过大心理压力
上司不只是享有权力,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巨大责任的压力下,上司的心情难免是很紧张的,很容易被下属行为激怒。可以说,发脾气是人类的一种很普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的外化,是心理压力过重的结果。所以上司的脾气看似无常,实则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必然表现,我们应该理解上司的这些情绪变化,就像理解自己偶发的一些小脾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