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怎样和领导相处,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溜须拍马。诚然,溜须拍马是某些人获得领导信任的常用手段,但一般人们都不愿做这种趋炎附势的违心之事。而能成事的人大多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即虽是奉迎,但又不易被人察觉的办法——即为领导排解隐忧。
乾隆在五次南巡之后,虽经众大臣以“皇上南巡劳民伤财”,“各省督抚趁随皇上出巡,勒索属员,百姓疲惫不堪”等理由劝阻,他还是一意孤行地开始进行第六次南巡的准备。就在这时,远在扬州的两淮盐政汪如龙收到了和珅的快马传信,和珅随信寄去了“香妃”的画像,告诉汪如龙可以按图形中的样子为皇上找寻一美女,如若办成这件事,定会有好处。原来,乾隆后宫中原有一名贵妃,深得乾隆喜爱,被封为容妃,因她不仅天生丽质,美貌绝伦,而且天生体内有异香,所以人称"香妃"。容妃原是穆罕默德后裔,当年回疆的和卓一部向清廷称臣纳贡,向乾隆进献美女,容妃就是回疆进献来的美女。后来回疆突变,大小的卓部起兵叛乱。乾隆派出大军镇压,虽然这些件情起初都瞒着容妃,后来还是被她知道了,当下迁怒乾隆,怪罪起皇上来。乾隆也因她是叛邦之女,不好厚施恩宠,心中尽管不舍。可还是不得不日渐疏远,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南建造了一座楼,名为宝月楼,并亲笔撰写了《宝月楼记》。记中写道:“楼之义无穷,独名之曰宝月者,池与月适当其前,抑有肖乎广寒之庭也。”将宝月楼比做月宫,那楼中的容妃,岂不就是幽居广寒宫的嫦娥了吗?不舍之情,人人可见。和珅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才命汪如龙寻遍江南,一定要找出一个形容酷似容妃的女子,以解皇上的忧烦。
这条消息对汪如龙来说,不啻天降福星,他一直欲寻找点什么来取悦皇上欢心,却一直未得其门而入,正苦于无计可施,和珅秘信的到来无异于给他打开了通往财富和权力之路的大门。乾隆南巡驾临扬州,果然对汪如龙找到的这个女子非常珍爱,从她那里,年迈的乾隆回想起已飘零远逝的青春,感到很久未有的温暖和幸福。汪如龙因进献有功被乾隆大加赞赏,官职立刻得到提升。而和珅自己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汪如龙因这条消息送给和珅20万两白银,乾隆对和珅也陡然平添了知己之感,更加信任和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隐私,因此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苦衷。领导也一样,也有不可与人言的问题,作为下属,如果你能及时掌握领导的隐忧,并及时而妥善地帮他处理好,应该说不次于救驾之功。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劳苦功高的救驾功臣往往比不上鞍前马后的奉迎之辈,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