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飞跃联想思维法是指,根据实践的需要,在一些从现象上看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进行联想。
比起其他的联想思维法来,飞跃联想思维法可以在更广阔的思维范围内进行,思维的跨度更大,自由度更高。
尤其是在科技方面,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飞跃联想的产物。
早些年,人们对用煤油代替汽油在内燃机中使用,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煤油并不像汽油那么容易汽化。后来,有个人看到了一种红色的野花,能够在早春季节的雪地里开放。由此他进行了大跨度的联想:因为煤油吸收热量比汽油慢,所以煤油不像汽油那样容易汽化。野花能依靠红叶了在微寒的早春雪地里快速地吸收热量而存活,如果把煤油也染上红色,也许也会像红叶子那样更快地吸收热量。经过试验之后,结果不出所料,煤油汽化的难题解决了。这样煤油就可以同汽油一样在内燃机中使用了。从现象上来看,煤油与野花没有任何联系,但是通过飞跃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火箭的研制过程中,碰到了火箭发射到某一高度时,常常会偏离原定方向这样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使许多火箭研究方案都以失败告终。问题就出在燃料上,因为超过一定高度,温度急剧下降,火箭内的固态燃料就会出现裂纹而无法燃烧。谁也没有想到,后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竟是一位年轻教师。这位教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一群孩子在用粘胶粘捕蝉。他想,如果把粘胶加入到火箭的固体燃料中,也可能把它们粘住而不再产生裂纹。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粘胶果然粘住了固体燃料。科学家们苦思冥想都没有办法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要想不费劲儿地就把墙上的油漆清除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有位机械师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有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简易方法。他想:如果在油漆里加入一定数量的炸药,那么,墙壁的油漆开始剥落时,只需划一根火柴,就可以把残留下来的漆统统炸光。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可笑,担心油漆爆炸时,会把墙壁也炸毁。但事实上,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他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油漆添加剂。利用这种油漆添加剂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油漆从墙壁上清除掉,墙壁却安然无恙。
在经营管理方面,有这样一个运用飞跃联想思维法的事例:德国宝马公司的“推销大王”拉夫诺在许多场合看到一些吸烟的人互相给对方点烟时,使用最多的是火柴,点烟者常常就把火柴盒留给了对方。由此他联想到了名片。他想:也许可以让火柴盒代替名片的作用而宣传公司、帮助自己推销业务。于是经过认真的思考设计,他制作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火柴盒。在火柴盒上面印上自己的名字、公司的电话号码,以及表明公司所在位置的地图。每盒火柴里都有100根火柴,每点一次烟,名字、电话和地图就在使用者面前出现一次。假设在一个地方放20盒这样的火柴,那么名字、电话和地图就会反复出现2000次,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夫诺就是巧妙地利用这小小的火柴拓展自己的销售业务的,并且获得了显著成效。
匈牙利的诺贝尔奖得主桑得尔盖说:“看人人熟视无睹的东西,想人人未曾想过的问题,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创新。”他的这番话一语道破了飞跃联想的道理。
在实际应用中,飞跃联想思维法的难度较大,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记忆。联想能力是以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作基础的,飞跃联想更有赖于敏锐地观察和丰富的记忆。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是一位为世人所景仰的著名作家,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记忆。在俄罗斯,牵牛花是一种盛开在田野上、随处可见的小野花,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托尔斯泰却发现,牵牛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它被车子辗过后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这使他从牵牛花的顽强联想到传说中的高加索英雄哈泽·穆拉特的忠贞不屈,从而构思并创作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
其次,要有沙里淘金的韧性与执著精神。飞跃联想的难度较大,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飞跃联想,一方面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沙里淘金的韧性与执著精神。有一个叫默罕的外国人,一直想发明一种防腐性能好的瓶塞子,他首先对过去人们制造和使用的瓶塞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五年内收集了六百多种瓶塞,有软木的、橡皮的、金属的等等。他在充分地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性后,终于发明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镶有软木的金属瓶塞,他就是执著地运用了飞跃联想而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