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这几招

案例学习:1美元的贷款与马铃薯的保卫

字体:16+-

犹太人素以的精明的商业头脑著称于世,但同时他们也是守法的楷模。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经营谋略理念是在不改变法律的形式前提下,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等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变法律为我所用。

一天,有位穿着极阔的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大模大样地来到贷款部。

经理热情地接待他:“先生,我能为您效劳吗?”

“我想贷款。”这位犹太商人回答说。

“可以,请问您要贷多少?”

“1美元。”

“只要1美元?”经理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美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不能贷1美元。不过,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不,我只贷1美元,您看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商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是50万美元,够吗?”

“当然,当然。不过,您是不是多贷点?你真的只借1美元吗?”

“真的。”犹太商人从经理手中接过1美元。

“贷款利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1年后归还,我们就可以把您的股票还给您。”

“谢谢。”

用50万美元的股票、国债担保贷款1美元,这是怎么回事呢?精明的犹太商人难道疯了吗?

其实,这位犹太商人一点也不傻。原来,这位犹太商人根本不是想贷款,而是想找家银行替自己保管这些股票。因为他来纽约办事,随身带着这么多的票据很不方便,就想找家银行委托保管。他在来这家银行之前,早就问过几家金库,但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非常昂贵。怎么办?这位犹太商人灵机一动:为什么不以贷款为名呢?我只贷款1美元,一年只需付6美分的利息。这么摇身一变,以6美分的“租金”让银行替自己保管50万美元的股票,实在是太便宜了,简直就等于免费保管。

按照人们习惯的常规思维,贵重物品的保管、寄存,为安全起见,要放在银行或金库的保险箱里,宁肯多付一点钱,只要安全可靠就行。而这位犹太商人没有被这种常规思维捆住手脚,而是另辟蹊径,让思维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倒过来运用银行法律,以贷款(尽管只贷1美元)的名义,让银行低价保管自己的股票。事先,这位犹太商人对美国的银行法律早就了解得一清二楚,银行贷款的抵押必须远高于贷款金额,而对于贷款数额只规定上限,其下限根本没有规定,贷多少是贷款者自己的事。就这样,犹太商人成功地将自己的股票保管费降到了只有6美分,几乎接近零费用的水平。实际上,这位商人钻的是法律的空子,但他这种大胆创新的逆向思维,的确让人佩服。

另一个逆向思维的典型例子叫“保卫马铃薯”。有人也许觉得马铃薯太司空见惯了,不值得“保卫”。但是,在马铃薯种植的推广时期,的确享受过一段“保卫”的殊荣。

马铃薯原产美洲。它生长在地下的块根有很高的营养,产量相当高。它可以当粮食吃,也可以当蔬菜食用,还可以用作造酒的原料。但是,由于习惯和偏见,在从美洲向法国引进马铃薯时,却遭到了人们顽强的抵制,人们不愿意种这种从来没有种过的作物。农民说,这是一种魔鬼的苹果;医生说,这种东西吃了会损害身体;土壤学家则说,种了这种奇怪的植物,土壤的肥力会枯竭。由于不了解它,人们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恐惧和担忧。

法国一个叫巴蒙蒂埃的学者知道这种作物的价值,认为在法国栽种这种植物将给农民带来良好的收益。如果法国农民栽种这种作物,粮食的产量就会提高,人们的餐桌上就又多了一种食物。由于它易种易收,对于一些贫困的人来说,它将是一种救命的作物,但是农民因为对马铃薯感到陌生,根本就不敢种,不想种。虽然他奔走宣传,但是反应寥寥,马铃薯在法国依然得不到推广。

宣传的道路走不通,巴蒙蒂埃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向国王做了宣传,国王也半信半疑。为了使国王相信马铃薯无毒有益,他在国王面前吃起了马铃薯,以此证明这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食物。这样,国王对这种作物产生了兴趣。

他向国王说,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作物,为了防止人们的偷窃这种果实,要求国王派出全副武装的士兵帮助他守卫自己的马铃薯园地,千万不能让人们获得这种珍贵的果实和种子,任何人休想得到这种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好的果实。

巴蒙蒂埃围了一块园地,在周围打上了篱笆。他在园地里精耕细作,种上了马铃薯。园子的大门口有全副武装的皇家士兵守卫着,防止人们摘取它的一枝一叶。

全副武装的士兵产生了广告效应,引起了农民们的好奇,他们都来偷偷地观看这种奇怪的作物,心想,这一定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不珍贵为什么要派皇家的卫士来守卫呢?他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巴蒙蒂埃怎样耕种,怎样除草,怎样施肥,无形之中把耕种这种新作物的技术全部学会了。其实,巴蒙蒂埃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授着马铃薯栽种的技术。

白天围观的农民趁晚上卫士们下岗之际,三五成群地前来偷偷地挖走块根,把马铃薯栽种到自己的园田里。一时,有的讨,有的偷,人们纷纷栽种这种作物。一传十,十传百,不上几年工夫,马铃薯传遍了整个法国。

人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沉积: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想得到,越是不能知道的东西越是想知道,越是不易看到的东西越是想看到,越是禁果越是想吃。巴蒙蒂埃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想偷尝禁果的心理,巧妙地在法国推广了马铃薯。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宣传马铃薯的优点来推广它,这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这是一种常规的思路。但是,这种常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也不适用。巴蒙蒂埃没有固着于一种办法,他另辟蹊径,运用心理学方法,利用人的好奇心理,使这种作物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当某种道路走不通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它是思维灵活性的反映。特殊情况下要努力采用特殊的方法。传播马铃薯的创新就在于它一点也不落俗套,出人于意料之外,结果又在意料之中。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的活动和行为受着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产生不同的行为。聪明的人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巧妙地利用人的逆反心理,调节人的行为,达到科学的目的。科学家巴蒙蒂埃在传播马铃薯的过程中,就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好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