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为了在西安召开的“2002年春季糖酒会”上为家乡打造“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声势,四川省邛崃市的29家酒类、食品企业,集体包下了一架西南航空公司的波音757飞机。
包机卖酒的轰动效应,使得邛崃酒在糖酒会上十分抢眼,销售量不断飙升。
专机抵达西安的当天,就有河南的一个商家找到邛崃酒老板们,经过不到2小时的谈判就签下了数额高达4000万元的销售合同。
糖酒会落幕的当天,山东临沂的一个老板专程赶往邛崃,在实地考察以后与邛崃酒企业签下了2000万元的合同。
花费了不到10万元的包机费,竟然取得了11亿元的销售额,令这些老板们喜出望外。
这个例子说明,成功有时候并不需要多少复杂的技巧,只要一些胆量就行了。
前几年关于“智商”、“情商”的话题不少,而最近一两年来在上海出现了招聘人才衡量“胆商”的新景象。
什么叫“胆商”?说白了就是不问你的学历高低、经历如何,只要你的胆识超群,就会受到人们的强烈兴趣。
2002年5月22日,被称为“猎头航母”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在向全球招聘培训师的招聘广告上就这样写着:“不管你是否有愤世嫉俗的个性,不忌讳你由于喜欢挑战和冒险有过坎坷经历。只要你离经叛道的个性有着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异想天开的胆识。”
初看起来这样的招聘条件十分“宽松”:居然不看学历、年龄、履历、国籍、性别,而且对你曾经拥有过的“光环”也不感兴趣,反而欣赏你离经叛道的个性,这与2002年夏天的畅销读物《我的野蛮女友》简直如出一辙,越是“野蛮”越有人喜欢,真有些不可思议。
对此,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骏解释道,长期以来几乎每家单位的招聘程序都十分传统:先看应聘者的学历、履历,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一道门槛,再在门槛内进行挑选,这样就把许多有胆识和发展潜能的人才挡在了门外。“上海人才”作为猎头的排头兵,意在倡导一种新的招聘理念,因为很多事情只怕不敢做、不怕做不到。
其实,在外资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学历等方面的要求早就已经越来越被看轻,他们更看重的是人才的“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胆商。
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所说的那样:“胆商”就是胆略,有商战的胆略。敢于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志于创业的同胞们,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