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9招足够

创业决策如何做

字体:16+-

如果说决策也有哲学的话,我们认为“七分盘算,三分魄力”当算其中吧。盘算就是精打细算,要有计数管理的概念,注重数字,不打烂仗;魄力就是决心,要依靠经验与灵感而产生的胆识。换言之,决策的成功是靠七分的科学与三分的灵性管理。

赚钱与赔钱的具体分别在那里呢?那应该是加减乘除后的红黑数字。因此,一位创业者对于数字,对于各种百分比、指数等要有清晰的概念,否则,就像夜间开车不开灯一样,必然会险象丛生。

1.决策之前的准备

决策,有人称为做决定,有人称之为“拍板”、“定夺”。‘就其实质而言,创业决策是指创业者对未来创业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作出的慎重选择和决定。正确的创业决策是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它能指导实践,少走弯路,促进创业进程。创业决策一旦付诸实践,创业决策的正确与否以及正确的程度直接影响创业成果的取得。因此,在创业决策之前,应作如下方面的准备。

(1)拟定决策目标

当意向性的创业目标选定之后,就要进入决策阶段,在决策过程中首位任务是拟定决策目标。创业目标与决策目标内容是大致相同的,但要求又有区别。创业目标在意向性阶段有许多方面的问题还不那么确定,不那么明晰。但是,当进入决策阶段,凡不确定的和不清晰的方面要通过思考和分析使之变为确定和清晰,凡不够详细的方面应使之详细。就决策过程而言,决策目标是创业决策的前提。创业决策目标,包括创业决策对象和创业决策目的两部分。所谓企业决策对象,就是指创业决策者准备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试图通过养猪解决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有的人试图通过科学种田解决致富问题等等。总之,在创业目标的决策阶段,创业决策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模糊不清。倘若决策目标模糊不清,那么,决策就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有的放矢的行为。所谓决策目标,是指创业决策者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有时内容单一,结构比较简单,适应的范围较小,比较容易实现;有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较复杂。在后一种情况下,创业者必须把全部要解决的问题看成是一个大系统,把各个方面、不同时期要达到的目标看作是大系统中的小系统,不断进行分解,逐步实现单项目标,争取最后达到预期的大目标。决策目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考量其成果;②可以规定其达到的时间、空间和规模;③可以确定其责任。这些特点在制定决策目标时都要充分加以注意。

(2)决策时机的选择和确定

什么时间进行决策,主要是看创业条件的具备情况。条件不成熟时就匆忙做决定是冒险的行为,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条件成熟了却拖延不决断,不仅优势容易消失,而且有时优势还会转化为劣势。因此,确定决策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把握时机的过程。当断即断,不当断则不能乱断,乃是创业成功之本。同时,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检查供决策使用的第一手材料的占有情况。第一手材料是指创业者自己直接掌握的信息、经验和对创业活动的分析结果等。第一手材料是决策的基础,谁拥有第一手材料,谁就拥有了建造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谁缺乏第一手材料,就会因两手空空而作不出切合实际的创业决策来。

总之,决策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要尽量使这些工作做得充分些,以此来保证决策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2.决策方案选优的标准

既然决策是一个“慎重选择和决定”的过程,那么,决策时就不能仅有一种实施创业目标的方案,应当有几个或多个决策方案,在几个有价值的决策方案中,进行比较和优选。如果没有多个有价值的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和优选,就谈不上决策,也不可能实现决策的最优化。

为了使创业决策达到最优化目的,我们还有必要弄清楚决策者与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在创业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与决策方案有着密切的联系。决策方案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决策是依据决策方案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活动。没有方案就无从决策。决策和决策方案相互间的区别是,决策表示的是决策者的活动,决策方案则是一种意念上的系统打算。决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而决策方案则是主观和客观结合的产物。为了使创业决策具有最理想的结果,创业决策者要对拟定好的各种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选取其中一种方案或将各种方案综合成为一种方案,也可以排列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等。

在决策过程中,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或取舍是根据其价值大小决定的。具体说,对决策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可依据下列标准:

(l)经济效益标准

创业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在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时,应该用经济效益标准进行衡量。凡经济效益显著或较为显著的决策方案,应纳人选择和采纳的范围;反之,可以筛选掉。

(2)社会效益标准

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位创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用社会效益这把“尺子”,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衡量,凡对社会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积极影响的,就应纳入选择和采纳的范围;反之,则应该坚决筛选掉。

(3)优化标准

优中取优,或集多个决策方案之优点,是决策活动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任何问题都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寻找出最有利于自身创业的因素,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创业的成功。

3.最后“拍板”应该果断

现实生活中,在创业决策的最终“拍板”环节上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有些年轻的创业者因社会阅历浅,分析问题的方法较为简单,再加之容易感情用事,所以,在对创业目标做决定时往往显得十分轻率,由此遭受的损失也较为惨重。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年轻人在企业决策的“拍板”时,“拍”字当头,担心吃亏或失败,甚至不知所措,不敢“拍板”,导致错失一个又一个创业良机。

由此看出,在创业决策上能否有勇气“拍板”,确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认真对待。一方面在创业决策上不能草率从事,另一方面也不能左顾右盼该断不断。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在创业过程中绝对有把握、不承担风险的事极少,往往是成功因素与失败因素交织在一起。真正聪明的人,通过全面分析,只要认为是利大于弊,成功的可能性大于失败的可能性,就应该果断“拍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创业设想变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