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家土光敏夫的“饭盒战术”生动地体现了“脸厚”的魅力,成为在绝望中寻得希望的典范。
1946年4月,土光敏夫被推举为石川岛芝浦透平公司总经理。当时,日本刚刚战败,百姓生计窘迫,一日三餐不保,企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筹措资金。即便是那些著名的大企业,资金也相当紧,更何况芝浦透平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就更没有哪家银行肯痛快借钱给它了。土光担任总经理不久,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了筹措资金,土光不得不每天去走访银行。
一天,土光端着在车站上买的盒饭到第一银行总行,与营业部部长谷川重三郎(后升为行长)商议货款事项。
“今天无论如何都得借,借不到就不回去了。”土光一上来就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可我的手头没有能借给你的款项呀。”长谷川则装出爱莫能助的无奈之态。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半天也没谈出结果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看到疲倦的长谷川有点像要溜走的样子,土光便慢条斯理地拿出了带来的饭盒,说:“让我们边吃边谈吧,谈到天亮也行。”此时的土光抱着一个信念,绝望即为希望,硬是不让长谷川与营业员走开。
对于土光的这个“饭盒作战”,长谷川只好服输,最终借给了他所希望的款项。
后来,为了使政府给机械制造业支付补助金,土光曾以同样的方式向政府开展申诉活动。于是在政府机关集中的霞关一带,就传开了“说客”土光的大名。
土光的“饭盒战术”表现上似有点软磨硬泡的无理性,实际上却以自己的“脸厚”感动了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软磨硬泡”是一种特殊的谈判术。它能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可以表现自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给对方施加压力,也可以增加接触机会,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思想和感情,以影响对方的态度,达到谈判的成功。这种战术看似简单,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很好。这有以下几个窍门。
1.长于自控忍耐
足够的耐心是“泡蘑菇”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进受阻出现僵局时,人们的直接反应通常是烦躁、失意,恼火甚至发怒,然而,这无助于事情的解决。你应理智地控制自己,采取忍耐的态度。
这时,忍耐所表现的是对对方处境的理解,是对转机到来的期待和对求人成功的自信。有了这种心境,你就能在精神上使自己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能够方寸不乱,调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去突破僵局。即使消耗一定的时间也在所不惜。
从另一个角度看,“软磨硬泡”消耗的是时间,而有些时候,时间恰恰是一种武器,时间对谁都是宝贵的,人们最耗不起的是时间。所以,如果你以足够的耐心,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与对方对垒时,便会给对方的心理产生震慑。以“泡”对“拖”,足以促其改变初衷,加快办事速度。所以,你要沉住气,耐心地牺牲一点时间,反而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有没有足够的耐心,还与人们的自尊心强弱有关。
有些人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经不住人家首次拒绝的打击。只要前进一受阻,他们就脸红,感到羞辱气恼,要么与人争吵闹崩,要么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看起来这种人很有几分“骨气”,其实这是过分脆弱的自尊,导致他们只顾面子而不想千方百计达到目的,于事无益。
因此,我们在求人时,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过分自尊,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时脸皮不妨厚一点,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善于见机行事
“软磨硬泡”,不仅要能“泡”,还要会“泡”。换言之,“泡”,不是消极地耗时间,也不是硬和人家耍无赖,而是要善于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化对方,促进事态向好的方向转化。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双方的认识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将“泡”出希望了。
3.巧于语言攻心
有时候你去求人,对方推着不办,并不是不想办,而是有实际困难,或心有所疑。这时,你若仅仅靠行动去“泡”,很难奏效,甚至会把对方“泡”火了,缠烦了,更不利于办事。
如遇这种情形,嘴巴上的功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善解人意,抓住问题的症结,巧用语言攻心。
话是开心的钥匙。当你把话说到点子上时,就会敲开对方心灵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