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可能从未认真地想过或谈过这问题(也许你向来不敢面对现实),但破产的阴影总是存在的。很不幸,这种事情一再的发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知道应该由谁来负责。生意场上的事并不是那么是非分明的,你无法用手一指就找出谁是罪魁祸首。虽然可以将每一样事情都做得很对,但仍然发现,事业就是没有起色,最后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导致这种灾难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有意外的损失、不良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的压力等。
那么,对一位能干的创业者来说,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在经营事业之外及时觉察出公司即将的灾难?此时,他要么就是放弃当老板的梦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高举白旗投降,然后将一切归咎于命运,要么他可以硬着头皮挺身一搏,为公司赢得第二次机会。
答案很明显,假如你亟须第二次机会,那你就挺身一战,而且还有可能赢得它。然而,问题是大部分的创业者都错误的认为,一有偿债能力不足的征兆,他们就应该放弃、开溜。他们犯下这种悲剧性的错误,无法为他们辛勤建立的公司争取最后的机会。
因为,破产并不是必然结果。即使是最枯竭的公司,也可以因公司重组而重获新生。
在北京中关村拼搏的陈先生说:“我苦心经营着一个叫‘快速时代科技’的公司。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所以,我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工作,将我毕生的积蓄32000元投入到这个公司,每天工作20小时,连续4年如此,希望这公司能成功。”
“而我也真的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我能抓住科技发展的趋势,加上从夜大得到的MBA学位。辛勤的工作和专业的学习态度终于有了回报,销售额从0跃升至每年370万元,而且我确信,快速时代科技就要发了。”
然而,突如其来地,悲剧发生了。陈先生的一笔大订单遭到了退货,理由是有瑕疵。客户开始抱怨,坏消息很快地传播开来,收的货款也要退回。最后发觉,毛病出在一个非陈先生所能控制的配套工厂所制造的零件上。
虽然陈先生企图拖延急如星火的退款要求,可是完全无效。每一个客户都急着向他要新型的替代机器,否则就立刻退款。这使得陈先生简直无法营运了。很快债权人就逼得公司宣告破产了。
“虽然我很不满意这样的发展,”陈先生说,“但对我来说,那只是一大笔数字而已。我并不承认失败,叫我离开我亲手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公司是不可能的——叫我放弃我一生的梦想我办不到。”
“我雇了一位有经验的律师来处理我的债务,慢慢地我的元气又恢复了。我赔偿了我所有的客户,重建了我的信誉,并且也学会了建立一套零配件品质管理系统。今天,我的公司是同行中最大的一家,年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我有员工230人。”
不像童话中从墙上掉下来就爬不起来的矮胖子,破产的公司还是有可能再站起来。尽管这需要花费九牛二虎的力量才能办到。一位熟悉破产法,能胜任的律师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呢?因为政府法令在这方面的立意是要给濒临倒闭的公司一线生机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形下,债权人权衡各种利弊后,一般都会倾向于再给对方一次机会来纠正错误、扭转乾坤,让你再试一把。
记住,在商界,你永远可以有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随时准备奋战到底,它值得你这样做。
“掉入破产的漩涡里并不像我想像的,是我商业生命的结束,”做运输的李先生有他的独到见解:“当一项我没保险的意外灾难突然发生的时候,我的生意突然陷入了困境,债权人纷纷前来索债。此时,我所做的也许可以供陷入同样状况的人参考。”
——尽全力安抚债权人;
——要求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债,使之既能满足债权人又能让自己继续营运;
——尊重所有的债款,允诺绝对偿债到底;
——让债权人一直能知道公司复原的最新动态;
——找出发生困难的真正原因,采取坚实的步骤以防其再发生。
李先生利用上述5个方法安然地脱困了,生意越做越稳,并随时准备来个大反攻。他明快的偿债作风不但让债权人由衷佩服,也让其他的潜在客户印象深刻。
所有的企业者们,都应该有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