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CFO、CHO-这些令人艳羡的头衔落在你的头上,你刚一兴奋,却发现自己的手下就老公一个兵,或许有一个孩子,但孩子还不到给你当“兵”使唤的年龄。使唤老公?一次两次或许可以,多了他也不乐意,再说,他在外面打拼太辛苦……
陡然之间,你明白了当家于你与其说是一种面子,不如说是一种责任,一种负担——一种甜蜜的负担。你做官了,却必须埋首在家庭的琐碎事务中。
新世纪一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有关男女平等的话题。人类的历史也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另类文化,尤其是女性为争取绝对的平等,把做家务当做婚姻的附加条件:婚前协定婚后不做任何家务。人类是日趋进步的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自己的生存状态。我们的祖先是由母系社会开始的,最早的社会由女性统治着,随着人类的进步,过渡到父系社会,男子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过了几千年,“男女平等”的口号终于在一次人权飞跃的步伐中唱响。
然而男女平等不只体现在对家务的分配上,确切地说,家务分配这样一个小问题在男女平等的讨论上根本就是一个小之又小的问题。再者来说,家务和女性本来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女人天生心灵手巧、耐心细致,这决定了她们会是洗衣做饭的好手。
“男主外,女主内”在我国至今仍是最为普遍的夫妻分工模式,婚姻角色分工明显。丈夫是家庭财务来源的供应者,是提供安全保障的人,妻子则承担起家庭管理、养育子女、保持好家庭与亲戚之间良好关系的责任。这种夫妻家务分工模式有着明显的文化规则,丈夫的“工作角色”被视为他的主要责任,这个责任比其他任何人的任务都显得重要且优先,而妻子则拥有着“家务管理”的角色。
虽然男主外、女主内型的分工模式也有一点不足之处,但它的优势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主要在于通过对家庭内务协商分工,一方能更好地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不需担心由于自己过于投入工作或出差外地而无法照顾家庭、照顾老人孩子;而家庭中的“家务管理”一方也能更细致、周到、全面地照顾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空闲的时候还可以多想想家庭生活方面的创意,为家庭生活创造更多的乐趣与惊喜,提升家庭质量的满意度。
其实,家庭的幸福取决于夫妻的包容与协作。每个人都应该为家庭贡献些什么,只是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分工也不同罢了!又何来不公平之说呢!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用琐碎的家务来平静自己的心,对于工作你会做得更加顺心、得意!
家务,是恋爱时被当做无意义而略去,当你结婚后突然发现它是有无穷个解的魔鬼方程。
家务,是干再多也不会有报酬,干再好也不会有奖赏的非情感性的义务劳动。这种劳动,往往是以女人宣传发动开始,男人不断地返工,最后以女人不满意地挑毛病外加赌气做示范而告终。
家务,是女人装点门面的主动出击,是男人防止后院起火的被动防守。
家务,男人常常为了事业舍弃它,并且还以此为自己所谓的事业心如何强作反衬,有时还假装伤心状地说自己欠家里的太多;而女人为了家务却常常丢了事业,为家庭所累、所困,忙忙碌碌无所作为,最后还落个胸无大志,叫人看不起。
家务事到底由谁来做?当然最佳的答案是夫妻两人齐心协力、共同承担。不过在一个“男主外”的家庭,还是由女人主动承担家务好。与其让笨拙的男人做事倍功半的家务,不如让他养精蓄锐以待出外拼搏。
女人在家庭中负有如此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但这并不是说女人就应该为家庭、孩子、丈夫牺牲自己的一切。一个女人,倘若她的全部生活只是孩子和丈夫,即便她把自己熬成汤、烧成灰、变成粪土来培育家庭这块土地,有时也难取得社会的认可,因而她的结果往往是非常悲哀的。但男人非物,他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说穿了,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肌体的愉悦,当然这包括精神上的快乐和平衡。试想,哪个人会喜欢一个成天蓬头垢面、毫无知识和情趣,只知道买菜、烧饭的黄脸婆?一个人不能强迫别人去爱她。所以说,女人除了对家庭负有责任和义务外,必须保留自己的一块“净土”,也就是说,女人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修饰自己,保留自己的各种爱好,要有自己的好朋友。充分保留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样的女人将是战无不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