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本汽车在国内每年销售大约在600万辆左右,是全球的第二大汽车市场。但在日本的汽车企业中,仅丰田一家的汽车产销量每年就在600万辆以上。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受到限制,数十年来,日本汽车企业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必须出口海外市场才能保证生存,在海外市场生产销售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日产汽车也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为自己制订了以出口为主的营销战略。2004年,日产在全球销售汽车达到338.8万辆,但其在日本国内的销售仅在110万辆左右。出口海外的产品以及在海外当地生产的产品,占去了其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
2002年5月9日,日产汽车在日本东京的总部召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宣布日产汽车的“振兴方案”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任务,下一步就是实施“日产180计划”,并且还隆重推出了新“前进”轿车。这些固然令人感到惊讶,然而最让人感到吃惊的举动是——日产汽车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的合作,这成为了在场所有记者关注的焦点。
自从戈恩进入日产汽车公司之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是以一种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与中国汽车工业合作的态度来对待中国合作伙伴的。这一合作的根本点是日产汽车不是拿出几个车型到中国来,而是全方位的合作。就拿日产和雷诺刚刚开发出来的“B平台”来说,这在日本尚且属于全新技术,日产汽车就决定要把“B平台”应用到中国市场上。由此看来挫折有时确实是一剂良药,它可以让人看清一些以前不曾看到的东西,只有经过一番挫折的企业也许才会把握这宝贵的机遇。日产汽车就是一个典型。在这里借曾任中国足球队教练米卢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日产汽车与中国东风汽车的另一个间接合作项目——风神蓝鸟,销售的情况也不错,在中国国内的中高档轿车市场占有率已接近8%。然而就此而言,这主要还是日产参股的台湾裕隆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作。日产汽车在风神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对中国市场也会逐渐加大投入。风神公司发展速度不得不令人叹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了年产1.8万辆的规模,更难得的是产品供不应求。
多年来,日产汽车一直位于中国进口轿车数量的前茅,在中国内地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很多人不一定知道“日产”,但一提“尼桑”( Nis-san),他们立刻能举出公爵、蓝鸟、风度等一批熟悉的品牌。
由此,有人声称:中国市场将会是日产汽车的起飞“平台”。盯紧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空间大的中国市场,是日产拓展海外市场的极为重要一步棋,前途无法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