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同行

文学湘军的一次检阅

字体:16+-

《湖南当代作家小传》将与世人见面了。一个几年来沉沉地摆在我心头的愿望即将实现,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愉悦。

今年9月,省委批准我们筹备召开全省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在考虑代表名额的分配时,我们强烈地感觉到,我们对会员队伍的“底子”太不清楚了。1958年成立作家协会以来,对会员队伍没有及时清点过。从发出的会员证来看,已是1200来人了。但是,几十年来,许多人调离了湖南,不少文友长眠于大地了。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做为司令部,不能老是一笔糊涂账啊!再,当前,文学受到社会的冷淡,被视为走向了“低谷”。在经商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作家心态浮躁……我们需要稳定军心,我们需要振奋精神,我们需要鼓舞斗志!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史上,我们湖南的作家,我们湖南的文学,是书写过火红的一页的!被世人称之为“文学湘军”。我们一定要编好这本《湖南当代作家小传》,对我们的队伍和成果(我们还准备举办一次湖南省新时期文学成果展)进行一番检阅。这么一想,我有点坐不住了,决心“赤膊上阵”。除了组联部李慕贤和刘国纯同志全力投入外,未央同志和我担任主编,我们又请老作家刘勇、王以平以及龙长顺、彭克炯等同志参加这一工作。我带领几位同志,连续半个月,驱车数千里,跑了九个地区。为了争取时间,后一段我们兵分几路,有人北上岳阳,有人西去怀化和湘西。在地区文联、作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召开会员座谈会,走访重要作家,广泛听取意见。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分散在各地区的会员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对已经变动单位和故去的会员,全都有数在胸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和地区文联、作协的同志认真协商,确定“入传”的人选和保留会籍的人员,提交主席团会议重新认定。对一些过去因担任组织工作人会、现已离开组织工作岗位者,对早年写出过一些作品(没有写出重要作品)而入会、现多年不写的作者,我们将他们的英名附录于《湖南当代作家小传》之后,记住他们那一页值得记录的历史。我们最感困难的,是收集省直单位会员的小传。单位分散,联络困难,又多是名家。他们开始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不够理解。成就稍弱者,谦逊地感到自己不够“家”,不便交“传”;成就显赫者,觉得许多大辞书上都有自己的“传”了,不值交“传”;成就中流者,觉得交传同时要交20元钱购书款,有交钱卖名之嫌,也不愿交传了。为了翔实、全面地整理好这套湖南作家的资料,出色地完成我会组织建设中的这项基础工程,我们编辑组的全体同志全力投入,克服重重困难。会员集中的单位,我们前去召开会员座谈会(如省文联,主席未央亲自出马主持会员座谈会)。会员稍多的单位,我们上门“游说”;一些重要对象,我亲自到他们府上“汇报”。与此同时,我还亲笔给省会的会员写了百余封信,打了上百个电话。有时,为一个会员的小传,我打过五、六个电话、写过二、三封信。有些会员出差在外,一时联系不上,或者个别硬是不理解我们,迟迟不寄“传”来,这次,我们只好彻底放下架子(如果说我们这些编者也还是名家,也还可以有“架子”的话),到一些大辞书上把他们的辞条抄下来。有些人还没有上那些大辞书,只好把他们平日送给我的书找出,尽量从中找到他们的小传,千方百计把全省作家的资料搞全……

我们这片苦心,终于被最大多数会员所理解。通过这次全面清点,主席团会议重新认定的会员为921人。这些会员中我们原拟收小传者为778人,这次入传者为747人,重要作家没有一人遗漏。与此同时,我们对在省外(包括在海外)工作的湘籍作家和已故的现当代湘籍作家的资料,也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找全,做为本书的第二、三部分,一并编入。本书中收入省外湘籍作家和已故的现当代湘籍作家118人,全书共收入865名湖南当代作家的传略。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本湖南文人大全,是一个湖南文学人才库。

总结过去,是为了开拓未来。愿我们的文学湘军在未来的文学事业中,写出更加光彩的一页!

(原载《文艺报》199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