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来点幽默

因为唐山,所以这样活

字体:16+-

唐山人怎么个活法?不仅国人想知道,就是到了国外,也常常碰见友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唐山人经历过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我想借这个短文来谈一谈唐山人今天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独特性格,来分析一下唐山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是座工业企业云集、经济发达的重要工业城市。有人称唐山是凤凰城。凤凰之所以成为唐山人心中的吉祥鸟,是因为古有凤凰栖落凤凰山头的传说。唐山既有凤凰的清秀明丽,又有冀东平原的质朴和粗犷。所以,唐山人的穿着不土气,虽然不如北京人,但是基本上与北京同步。因为是工业名城,唐山人穿着既有劳动人民应有的特征,又有时髦、端庄、清美一面,可以说是刚柔并济。刚,则豪放泼辣;柔,则多情如水。比如,唐山话的形象代言人,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她身上的性格特征就是质朴、豪放、泼辣和幽默。而唐山籍的歌手于文华,她的外表和歌声都给人多情如水的感觉。

食,可是唐山一大特色,唐山人非常看重吃。唐山麻糖、万里香烧鸡和棋子烧饼就非常有名。吃与酒相连,唐山人喜欢吃、能喝酒。这可能与开滦煤矿有关。历史上的唐山是一个小荒村,皆因开滦煤矿的开发,才渐渐发达起来。旧社会下煤井的工人,生命没有保障,上井后大吃大喝,并不管日子的长久。今天,唐山作为“资源”大市,经济发达了,人们更是喜欢吃喝。大酒店开一家火一家,很多酒店如果不提前订桌,绝对没有位子。我的一位导演朋友来唐山,想让他的儿子在唐山举行婚礼。我随他到大酒店,一打听稍微像样的大酒店婚礼宴已预订到2006年底了。为什么北京人到唐山办婚礼?原因是京沈高速路便捷,一个婚礼车队开过来,在唐山吃得好,价位比北京便宜。说起婚礼,唐山一家开矿的老板孩子结婚典礼一时成为网上话题。这个婚礼十分讲排场,动用二十八辆奥迪A8车队,车队往返唐山至北京的时候还用重金包了高速公路。请来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给主持婚礼,从香港租来了英国皇家用的东西。有记者问这个老板,老板美其名曰“拉动内需”。国外富翁生活节俭,多做些慈善事业。国内富人还没有这个意识,唐山富翁更为欠缺慈善意识。如果偶有慈善之举的富人,也别有目的。

唐山大酒店火爆,小酒店也火。连我们可怜的去处“黑蓝书吧”也改成小酒店了。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黑蓝书吧”,这是我朋友王洪城开的一个专营正版、高品位书的书店。它在渤海浴池右侧一个角落,当年它的出现,像一盏灯火,照亮了这个古老的工业城市的夜空。书吧不大,环境却是精致、优雅、高贵。买书人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老板王洪城是一个有高学历、有志气的读书人。开业之初,我就替他捏一把汗,他问我为什么这样?我说:“唐山不是文化城市,唐山不配有这样的高档书店。现在看书人太少,尤其是高档书,人们匆匆忙忙挣钱,忙着创业,忙着喝酒,忙着买好房、好汽车。”言外之意,书吧很难维持下去。果然美丽的它被小酒店取代了。老板到北京打工去了。在唐山大多数百姓视野里,也许没有人知道“黑蓝书吧”,但它的消亡让我伤感。我们唐山是诞生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的地方啊!今天的“文化”气息被烟尘和铁粉、水泥遮盖了,被酒气遮盖了。

再回来说喝酒。唐山人喝酒,喝急酒。南方人喝酒慢慢品,唐山人有东北人喝酒的特征,“感情深一口闷”。唐山人喝酒豪爽,与工业城市性格有关。酒里有唐山人的个性,有唐山人的志气,有唐山人的活法。酒文化与工业文化挂钩,能够修炼人的。唐山人的好品格不仅仅在醉意蒙眬的那一刻,而是在天长日久的自然流泻。唐山人喝着酒就把钱挣进腰包里了,唐山人的智慧、张扬、坚强、觉醒以及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是由唐山文化深深浸入骨子里的。

唐山人的住,也有可说的地方。唐山的房价是河北省各城市最高的。新开发的房子,均价也跃过每平方米四千元。旧房子也超过每平方米三千元。我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论,“唐山人真是疯了,这么个城市,还发生过大地震,房价怎么这么高?”有人回答,说唐山经济发达了,有钱人多了。这不能说是唯一原因,要知道,唐山有钱人多,穷人也不少。我还要从这个地域文化入手分析分析。因为唐山文化的根是开滦文化。光绪年间,开滦煤矿被英国人霸占过,英国人在这里盖了好多小洋楼,大地震时倒了一些,但今天赵各庄矿还有当年留下的几栋洋楼。从那时起,唐山人就在居住方面上见过世面。矿主住洋楼,下井工人在井下黑了几天,上来就有间亮堂漂亮的房子住。地震后,唐山人从简易防震房走出来,内心最渴望的就是住上好房子。尤其这两年,这地方没怎么摇晃,人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楼房越盖越宽敞,越盖越高。一个朋友对我说:“大胆住高楼吧,大地震千年不遇,咱们总赶上?如果再震,即使没砸死,活着出来我也自杀,那老天也太不公平了!”我听后一笑,这是唐山人的幽默。但给我一些思考:唐山人心理抗灾能力很强,往往生出逆反心理,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如其他地方认真、死板,他们非常豁达、开阔、灵活。目前这个价位在唐山可以了,不会掉,涨太多也不会。大平方米、豪华装修的房子**着唐山人,给唐山人一个美丽的现实,一片安宁的阳光。他们会被沉醉,但唐山人还会在沉醉中觉醒……

最后要说说唐山人的“行”。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唐山人拥有好汽车,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奥迪A8等等好车、名车,随处可见。听说迁安一个老板到北京亚运村车市买汽车,他刚到时土里土气的口音还让卖车的人蔑视了一番。后来迁安老板说:“这种奔驰的车你们有几辆?”卖车人说有两辆。迁安老板说:“我全要了。”卖车人很是惊讶,更让他没料到的是,迁安老板要预定三辆,他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他自己开一辆,四个孩子每人要一辆。卖车老板大悦,他那里经常碰上唐山来的买车人,每当碰上唐山口音人来买车,老板先让试车,试完车还宴请一顿。现在有一种说法,只要国内进口一种名车。一个星期后唐山大街上准能见着了。一个西安网友说,他们那里有多少辆宝马X5,唐山网友风趣地回击说,在唐山宝马X5已经是桑塔纳了。唐山人喜欢开名车,已成为风气。当然,开好车、名车是要有经济实力的,普通人家也拥有大量普通汽车。要思考这一特殊现象还得回归文化。

车是载体,纵观商品经济来看车,车是小世界,小世界却有着人生的大追求。唐山人喜欢运动、喜欢享乐,人的享乐品之一便是“车”。车帮助他们拓展生存的空间,增强生命的活力。同时,名车也给他们赚足了“面子”。唐山人好面子。如今在唐山人心目中,名车象征着一种身份。好车、好牌照闯红灯,连交通警察都不截。这现象当然不好,但多少透出人的一种心态。如今是物化的商品社会,唐山人经历过“大难”,应该有“后福”。“后福”里有他们的汗水和信念,他们懂得创造、懂得生活,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和困难,都能容忍,都能奋争,都能保持昂扬向上的心境。

说唐山的衣食住行,大多是冲有钱人说的。唐山是河北首富,可唐山还有穷人。一些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日子过得也十分艰难。唐山穷人与别处穷人活得也不一样,这种享乐攀比心理也一直影响到穷人阶层的生活方式。我认识一位朋友,夫妻下岗,丈夫赌博。家里住着震后的旧房子,还硬撑着买了一辆别克轿车开上了,丈夫嗜赌、喜欢好车,为了给汽车还贷走上了犯罪道路。还有的人片面追求住房大平方米,当上了“房奴”。穷人家漂亮姑娘瞄着有钱人家的公子,不惜丢了尊严去追求,还有的当了大款的情人。年轻人搞对象问的第一句话:“他家有矿吗?”或问:“有厂子吗?”如果有,别的条件都可以让步,如果没有可能就不见面了。追风的消费心理是唐山人的习惯。比如说超市,唐山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多家,家家都火,原因是穷人都进超市消费来了。弄得一些露天小市场步步萎缩。

在这告别灾难的三十年里,人的躯体,像一座桥梁,人、神、鬼在这些桥上来来往往。人的生命过程,亦像一座桥,一辈子为人子或女,为人夫或妻,为人父或母。就是说,人总归要寻找“精神的家园”。旧有精神家园被地震摧毁了,自然要建立新的家园。人类得以繁衍,是因为有爱。唐山人这些年也一直用爱来弥合地震带给心灵的创伤。人要回归精神家园也是真情、真爱。我常听有钱的唐山老板说自己有多么孤独,说自己孤独的富人其实并不孤独,而是空虚。有钱了,身边有朋友、妻子、情人,美女如云,鲜花、掌声,怎么说孤独?其实质是缺文化滋养,精神空虚罢了,缺少真情和真爱,难怪有人慨叹:我穷得只剩下钱了。我们体会有文化底蕴的人走向孤独是真孤独,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文化如水,是滋养人灵魂的。唐山这个诞生“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三枝花的地方,属于燕赵文化的一脉。唐山大地震对唐山人文化心理影响非常大。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精神生活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的源头是抗震,财富的终点是创造经济上的奇迹。也就是唐山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唐山三十年来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儿。如今党和政府带领唐山人民进行新的创业,一个美丽、富饶的和谐社会在这里诞生。唐山人享足了“后福”之后还会用文化滋养“穷”的心灵。这个城市制造过一个个的梦,更能制造一个个新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