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抗日喋血记

14、为黄阿婆报仇

字体:16+-

族长擦一把汗,接着说,我吃过中饭就去催黄阿婆,她拎着一个小包,跟村民转移。我怎么没派人看着她呢!

吉建新问,族长,您派队员找过没有?

“石洞找过,没有;村民隐蔽地找过,也没有;在去的路上找过,还是没有。我估计,她认为自己年纪大,日本人不会对她怎么样,因此没跟我们走,十之八九留在村里。”

汤长林安慰他,说,族长,您尽力了,您回到村民那里去,他们需要您。我带吉兴、吉旺去看看。建新,你去队伍那边,把引敌的所有环节在心里想一遍。

天还没有暗,汤长林找到一个土坡,借助杂草,用望远镜往村子看,看见在老槐树下,有几堆火,一个汉奸模样的人跟黄阿婆张牙舞爪,但她紧闭嘴,不说话。

他滑下坡,将望远镜递过去,说,黄阿婆确实没有走,被鬼子抓住了。你们看看,黄阿婆要遭罪啦。

他们看后,吉兴担忧地说,队长,黄阿婆能扛得住鬼子的折磨吗?如果她挺不住,把村民的隐蔽地和石洞供出来,那就危险了。我们快去通知他们换地方。

吉旺忧心忡忡,说,天马上要黑了,那么多人、粮食、牲口,换地方谈何容易!你说得简单。

汤长林双眉紧蹙,急速地思考对策,吉旺讲的是实情,重新转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老人;如果真出现吉兴所虑的事情,只能先转移人,粮食、牲口被迫放弃,损失将是很大的。

但这种情况也许不会出现,尽管黄阿婆不识字,国家、民族或许难以入她的脑,在侵略者面前保持尊严的勇气,黄阿婆应该有的;另一方面,她既然不愿离开村子,说明她不想拖累亲人,那鬼子抓住并折磨她,她自然不会说出包括她亲人在内的村民的藏身地。想到这些,汤长林说,再观察观察。

吉兴愁容满面,说,队长,如果她说出村民的藏身地,鬼子扑过去,村民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你快下令转移吧。

“队长,我们干脆冲进去,把黄阿婆救出来。”

“吉旺,你真是昏了头,猪脑子。你没看见,那么多鬼子,别说我们三人,就是整个自卫队冲进去也够鬼子塞牙缝的,不可能把她抢出来。”

汤长林挥挥手,说,别吵了。我相信黄阿婆,她不会说的。

吉兴坚持自己的意见,说,黄阿婆已经82岁,万一脑子糊涂,被诱导说出来呢?如果村民出事,队长,你担不起这个责任。

“别说啦,看看再说。你上去观察一下。”

队长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吉兴不高兴,极不情愿地爬上去,突然哭起来,左手指深深抠进土里,说,队长,那帮日本畜生在**黄阿婆。

吉旺一把给他拖下来,抢过望远镜,上去一看,立刻滑下来,哭着骂道,畜生不如的日本鬼子,连82岁的老太婆也不放过,我干你小日本十八代祖宗。

汤长林泪流满面,说,黄阿婆,我们一定为您报仇雪恨。

他把吉兴、吉旺拢在一起,

说,我们要像黄阿婆那样勇敢、坚强,我们要擦干眼泪,要挺住。

过了一会,汤长林低沉地说,吉旺,你上去看一下,敌人有什么动静。

“队长,你饶了我吧,我不能看,若再看下去,我怕自己要发疯了。”

“我命令你察看敌人在干什么。”

吉旺慢慢爬上去,抽泣不断,说,鬼子现在把一丝不挂的黄阿婆吊在老槐树上,把肚肠从屁股拉了出来,血流了一地...队长,我实在看不下去。

他一骨碌坐在地上,捂住脸压抑着哭。吉兴握紧双拳,低声呐喊道,小日本畜生,我要把你们剁成肉泥。

寂静无语,汤长林知道,仇恨已占满他们的心,已让他们丧失判断力,他自己拣起望远镜,仔细看,见村子燃起无数堆火,敌人已开始做饭;吉家大院门口垒起一圈沙包,配备3挺机枪,屋顶平台有2个日本兵来回地走。

他自言自语,看来吉家大院是鬼子的指挥机关所在地。

汤长林把望远镜移向老槐树,看见5条狼狗疯狂撕扯黄阿婆,尸体七零八落。

汤长林滑下来,差点呕吐,和吉兴、吉旺蹲着向黄阿婆敬礼。

吉兴边叩头边说,黄阿婆,我看错您了,把您想歪了,对不住,我向您道歉,我给您下跪。您不会白死的,我不替您报仇,誓不为人。

在回茶树林的路上,汤长林说,遇到队友或村民,我们只能讲,黄阿婆表现很勇敢,牺牲了,敌人折磨的过程暂时保密。等打完仗,我们为黄阿婆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到时候,我们将黄阿婆遇难的经过告诉村民。

队员们心里清楚,黄阿婆只要落在鬼子手里,其结果不看也能猜着。见队长他们脸色凝重地回来,队员已明白,无一人问,默默地擦枪。

着急万分的吉大宝上前,汤长林流着泪,哽咽着说了几句,吉大宝老泪纵横,悄悄地离开。汤长林摸掉眼泪,走到吉建新旁边,对他耳语几句,吉建新点头,和另一个队员带上军刺和短枪钻进树丛,消失在夜色中。

一轮明月悬在天空,四无纤云;月光像水银倾泻,茶树叶上泛着幽幽的光;知了啁啭。

多么宁静的夜啊。汤长林看着苍穹,心想:如果没有日本鬼子侵略,劳作一天的村民该在家围坐在一起,喝酒吃饭,谈天说地,听听父母的唠叨,看看孩子们的笑脸,享受天伦之乐。可如今的村民有家不能回,躲在岭上,忍受蚊虫的叮咬,数着星星,煎熬时光。

他环顾队友,看着他们坚毅的脸廓,与他们同是长工又是战友,感到自己有责任带好这支队伍,带着他们打好每一战,在适当的时候派人去寻找组织,把这支队伍带上给组织。

吉建新带人从暗道进入吉家大院的后花园,密密的花草为他们提供掩护。这里的墙又厚又高,墙的上端戳满锋利的玻璃,鬼子对这里很放心,仅派两个士兵轮流巡逻。当鬼子走到他的跟前,吉建新猛地跃起,用匕首割断敌兵的喉咙,把鬼子拽进暗道,拖上盖子。

另一个队员点燃火把在前面引路,吉建新背着鬼子,快速地从茶树林的暗道口撤出,汤长林和队员过来帮他,把鬼子放在离鸟铳射击掩体10米的地方。

汤长林拿过火把,照见地上的血迹,对吉建新说,你做得很好,马上清理身上的血迹、换好衣服,到洞口的隐藏处,一旦听到鸟铳射击,你就把洞口炸塌,这样可以迟滞日军的增援。建新,鬼子不久就会寻来,你赶紧行动。今夜战果如何,关键看你。

吉建新紧握拳头,说,为黄阿婆报仇,我会干好的,队长,你放心。

灭掉火把,汤长林叫队员进入战斗位置。

宁静重新笼罩茶树林,队员屏住呼吸,半个小时后,见几个光点摇晃着,离他们越来越近。汤长林从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军犬在前面,17个鬼子,两挺机枪,其余为步枪,每人身上还挂有手雷。汤长林派人爬到吉旺的掩体,告诉他,两杆鸟铳打鬼子的两个机枪手的脸部,其他3杆射击其他鬼子。

嗅着血迹,狼狗找到鬼子的尸体。按找先前的演练,吉旺拉动系在每个人左手无名指的绳子,5杆鸟铳几乎同时射出愤怒的铁纱,两个鬼子机枪手倒地,滚来滚去;其他鬼子捂着脸,哭爹喊娘,四处乱撞。

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一声巨响,暗道的出口被炸掉。

借着敌人火把的光亮,队员们在队长的指挥下,一组队员怒吼,喊着“为黄阿婆报仇”的号子,似猛虎下山,眼睛喷火,挥着大刀冲向鬼子,呐喊声震得鬼子瑟瑟发抖,杀得鬼子鬼哭狼嚎。前后没用10分钟,敌人被全歼。

汤长林命令队员快速打扫战场,把换下的衣服埋入事先挖好的坑里,让在身后待命的8个新队员把战利品和鸟铳转移到大蛙石,派人把打胜仗的消息传给村民。

汤长林把老队员集合在一起,说,由于吉建新组长从暗道进入吉家大院,鬼子做梦也不会想到,而且建新成功把17个鬼子引进我们的包围圈,我们这一仗大获全胜。队员们,敌人的大队人马很快来搜山。这里是我们为黄阿婆报仇、杀敌的好地方,他们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我们要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散开,在茶树林与山岭的交界处附近跟敌人兜圈子,一有机会就放鸟铳,用大刀砍,打得鬼子胆战心惊,迫使鬼子撤回村子。

受胜仗的鼓舞,队员们情绪高涨,按照汤长林的部署,迅速隐蔽在茫茫的林中。由于洞口被炸,听到枪声前来增援的鬼子只得返回,一个大队的日军改由地面进入茶树林。队员们活跃在茶树林中,如鱼得水,有的两人为一组,有的各自为战,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打得鬼子晕头转向。日军无可奈何,丢下10余具尸体后,狼狈不堪地败走。

队员们带着战利品,喜笑颜开地撤到大蛙石。吉云梅领着后勤组,满是喜悦地给他们送上干粮和水。吉旺清点战利品,高声地说,我们缴获2挺歪把子,26支步枪,55颗手雷,子弹2102发,我们发大财了。有的队员摸摸战利品,咧着嘴笑,连干粮都忘记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