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烈日,汤长林带着队伍转移到临近的山坳。队员们在溪流旁冲洗,说笑谈天,有的哼着山歌,山谷弥漫喜悦的气氛。
汤长林站在一棵树下,说,各组要利用中餐庆祝胜仗的机会,让大伙聊一聊这次战斗的经验和不足,你们要把重要的东西记在本子上,傍晚的时候给我看。
吉旺为难地说,队长,我就认识那么几个数,字不认识几个,我没法记。
吉建新也都面有难色,吉兴低下头。
“云梅给你们上习字课,你们怎么不好好学?”汤长林生气地说,“是不是觉得跟队员坐在一起学丢面子?”
他们埋头不语。
“这样吧,我去一组;云梅去三组;四组由丙叶自己记;二组,晚上进行。”汤长林语气温和下来,说,“对昨天和今天的战斗,我们要表彰战斗英雄,你们想一想,觉得谁是英雄,我们下次开会讨论。”
“队长,怎么评?”吉建新问。
“第一条,服从命令,遵守队规,也就是纪律;第二条,作战勇敢灵活,有全队观念;第三条,杀鬼子的人数。”
“队长,谁打死多少鬼子不知道,用手雷炸死的鬼子更没法数。”吉旺低声地说,“另外,第三条也不公平,丙叶的情报组用机枪和手雷干掉100多个鬼子,战斗英雄肯定是他们,我们哪有戏?”
“这两次战斗,各组在遵守自卫队纪律方面是好的;在打仗勇敢灵活方面,三组和一组比二组强;在杀鬼子的人数上,四组最多,而且四组有全队意识。”
“队长,你偏心眼,我带的二组怎么不勇敢灵活?”吉旺不服,抱怨地说。
“我在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二组把子弹打完、手雷扔完,就跑到一块大石头下躲起来,是不是?吉旺你好好向吉兴、建新学习,问问人家是怎么打的?散了,你们回去边吃边总结。”
晚上,汤长林匆匆吃点东西,叫吉云梅过来,说,战斗总结,各组开展得不错,队员积极性高,找出不足,提出不少好的建议,这种方式我们要坚持下去。云梅,队员的文化太低,你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他们识字上、做文化教员?
“我听你的。那后勤组谁来管?”
“吉旺做后勤很不错,让他带组打仗,有点难为他,我想让他做后勤组组长,二组我亲自带,有合适的人选,再培养一个。你的意见呢?”
“长林哥,我服从。另外,我学过一段时间急救,医疗也归我吧。”
“我从女村民中找两个年轻、有**、手脚麻利的帮你。”
汤长林喝一口水,抬头看一眼星星,说,云梅,你多次问我,我对打仗怎么知道那么多,我现在告诉你,我真名叫汤智明,曾经当过红军排长,10年前,朱毛红军离开江西,在撤离途中,我随连长阻击追敌,在一次战斗中,我被炮弹炸晕了,当我苏醒过来时,找不到大部队。
“后来,你救了我大伯,改名汤长林,从此做长工10年,对不对?”吉
云梅拉着他的手,说,“其实,我看出来了,你就是不一样。”
“在这10年里,我出去了六次找组织,可没有音信。”汤长林动情地说,“你对我说的话,以及你给我看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我觉得你是组织的人,我肯定,唐老师和小卢也是组织的人。”
吉云梅点点头,说,是的,我在衡阳加入组织的。长林哥,我会把你的情况向组织报告,希望早日恢复你的组织关系。
“这太好了,我做梦都想。”汤长林激动地说,“我想把这支由长工组成的抗日自卫队带进组织的怀抱。”
吉云梅妩媚地一笑,说,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呀。我好开心,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
“云梅,我有一个想法,你能不能下山进城一趟,尽快和组织取得联系,把我们的情况向组织汇报一次。”汤长林浅笑一声,“当然,你也把我的书面材料转交组织。”
“行,你看我什么时候出发?”
“尽快吧,我安排人护送你去。另外,组织需要活动经费,你从自卫队的帐上支500银圆带去。”
这时,吉兴急匆匆过来。汤长林满脸容光,把各组长叫来开会。
吉兴说,日军从下午2点开始,从三面合围茶树林,向山岭上疯狂地炮击。在5点钟左右,鬼子开始撤回,但占据我们队部里的鬼子没有走,6点,鬼子向队部送进十几个大箱子。由于距离远,没看清是装武器的还是装食物的。
“看来鬼子要在塘村住几天。我们打死它那么多人,鬼子怎么可能轻易咽下这口气。鬼子占据我们队部,是一个诱饵,是想诱惑我们偷袭。因为队部墙薄,子弹很容易打穿,从位置上看,也没有什么优势,简而言之,易攻难守。鬼子布置这个局,将在四周埋伏,只要我们攻击队部,鬼子就立马围上来,将我们吃掉。”汤长林说,“你们有什么看法?”
吉建新用力咬断一小截树枝,愤愤地说,这小日本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以为我们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乌合之众。队长,请让我和吉兴靠近侦察,摸清鬼子的兵力部署,狠狠地敲它一下,打击它的嚣张样。
“队部是由原来的长工房改过来的,我记得,那些房子的建造和修缮是由吉旺负责的,你们和他一起去,要务必小心。”
“队长,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奇怪。我离开大蛙石前,我从望远镜里瞥见竹岭山腰冒烟,一会儿,日军密集的炮弹就飞向那里。竹岭山与村民的藏身地相隔3个山头,有谁会在哪里生火呢?”
吉云梅插话,说,我下午醒来后,后勤组有人跟我讲,山下传来炮声,我还不信。
汤长林一下子紧张起来,说,不好,出事了。云梅,你从后勤组派两个人去找族长,快!
汤长林把吉丙叶叫来,说,吉云梅要下山进县城办一件事,你带两个得力的队员送她去,不要让别人知道,明天早晨出发。还有,你找一个机会去见丁蛋,看他有没有情报,问他生活有没有困难。
“队长,我们干掉鬼子100多号人,把它打疼了,从我们村到县城,鬼子查得很严。”吉丙叶说,“为确保安全,我们得化装,明早出发太仓促,来不及,能不能后天出发?”
汤长林来回走了两步,说,可以,你和吉云梅讲清楚,现在就去。
吉建新他们利用对茶树林的熟稔,没费多大周折,就弄清鬼子的设伏情况,画上草图,回宿营地向队长复命。
在讨论中,吉旺指着图纸,说,当年挖排水沟时,在即将挖通的时候,吉老爷认为它破坏茶树林的灵气,就让我把它填了,重挖一条。我填埋了大部分,为省工,留下出口的一小段,用薄木板盖好,撒上近尺厚的土;那出口,我用两块大石头堵上。而鬼子的一个埋伏点离这一小段沟不足两米远,这中间有两棵茶树和茂密的杂草。
见大家没有提问,他继续说,我建议,我们今晚趁夜色藏到沟里去,白天鬼子回村后,悄悄地取下几块木板,清除泥土,留着上面的草,明天晚上从这里爬上去,干掉鬼子。我估计,那段沟能藏8-9个人。
吉建新补充说,鬼子在这个点有5个鬼子,1挺机枪和2门大炮。
汤长林脱口而出,说,这个点距离队部最多400米,怎么用得着炮?应该是掷弹筒。
吉兴不解地问,队长,什么是掷弹筒?你怎么知道?
汤长林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当年做红军战士的时,还当过3个月的炮兵,自然知晓掷弹筒和部分炮的名称。他不想这个时候告诉他们,于是敷衍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掷弹筒。建新你挑6个力气大、身手敏捷的队员,连同我们,共10人,大家去准备,半个小时后出发。
见别人都离开,汤长林说,云梅,我们走后,你管好这些人,安排队员放哨。我们回来前,让队员们就呆在树丛里,哪儿也不能去。还有,你准备一下,我已安排丙叶带人护送你去找组织。注意保密。
吉云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说,队长,我听你的。我去为你们准备干粮。对了,长林哥,我们派出的两个人还没有回来。”
“我正担心这件事。不过,真有什么事,族长会来找我们的。”
吉旺耷拉着头,靠在一个树上,见吉云梅走开,满脸忧愁地过来,说,队长,你还是让我带二组吧,我喜欢打仗。
“吉旺,你怎么不明白?你的长处是管东西,管吃喝拉撒,你当后勤组组长很适合。你自己也说过,打仗不如吉兴他们机灵。”
“一个老爷们做这些事,被别人看不起。戴着钢盔、挂着望远镜、别着手枪,那多牛,好让人羡慕。”
“古人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是后勤非常重要。你想想,队员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怎么打鬼子?怎么能打胜仗?明白没有?”汤长林安抚他,笑着说,“你愿意的话,钢盔、望远镜和手枪归你使用,满意了吧?另外,今晚的行动你得参加,没有你不行。”
吉旺满意地笑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