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抗日喋血记

36、自卫队更名

字体:16+-

汤长林从她手中拿过电报,失声叫道:“不好!”他摊开地图,说,建新发来电报,敌人已派兵守在第一个路口。

“难道敌人得到消息?”吉丙叶说,“从我们突袭狮虎镇到现在已12多个小时,鬼子应该知道了。”

“从原路返回已不可能。你们过来看地图,丙叶、乌朋、小树带着24名队员翻过这座山,绕一个圈子,从竹岭快速撤回塘村,2小时之内赶到,立即出发。”

他走到电台旁,说,“云梅,给唐老师发电报,六个字‘严防敌人偷袭’;另外,给建新回电,六个字‘火速撤回塘村’。发完电报后,收起电台。”

汤长林叫来吉旺,说,你走在前面,带着队员沿丙叶他们的方向出发。记住,把俘虏的眼睛蒙上。

“队长,你担心敌人进攻塘村吗?”吉兴一脸愁容,说,“如果是那样,塘村堪忧。”

“我不能肯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敌人已经清楚是我们长途奔袭狮虎镇的。如此一来,敌人会推测出我们的大本营空虚。”汤长林说,“自从我们修建暗堡后,唐村易守难攻。敌人如果要强攻的话,最少也得一个中队。”

“可鬼子在县城兵力有限,而从衡阳调兵需要时间。”吉兴说,“敌人在路口拦截我们,已分散兵力。这样说来,鬼子只有可能派小股部队偷袭。”

“因此,我们不必太担心塘村。”汤长林说,“吉兴,你带30人跟在我们后面,离我们2里路左右,防止敌人追来。”

汤长林扛起米袋,对云梅说,我们走。

队伍负重前行,速度很慢,两个多小时,勉强翻过山,在竹岭的脚下,俘虏摊在地上,阿富大声说,长官,累死了,实在没法走,让我们歇一会。

汤长林让队伍暂时停下,把吉旺叫来,在一颗树下商量。吉旺精疲力尽,嗓子冒烟,说,我渴得要命,真是走不动了。

“吉旺,我们有时要学会变通。你看,队员们已经很累,尤其是挑担子的队员,没有力气了,如果还背着这么多东西行走,不可能翻过竹岭的。”汤长林说,“吉旺,你的想法呢?”

“人在,米在。离家不远了,我是不会丢下这么多大米的。”吉旺眼睛看着别处,说,“我即使死,也要跟这些大米在一起。”

“你说什么混蛋话,人死了,要米有什么用?”汤长林把他的脸扳过来,说,“你脑子就不能转换一下,我们把一半的米藏在这里,留10个突击队员在这里守着,我们明天上午派人来扛回去不就行了吗?”

吉旺露出干涩的笑,说,队长,你这个办法好,我没有意见。如果两个人一袋,轮流扛,这样我们晚饭前就能回塘村。

“快去安排。”汤长林笑着拍他一下,“你总算想通了。”

吉云梅说,这个吉旺,也就是你能降住他,换作别人,他非跟人家拼命不可。

吉旺带着队员把不能搬走的大米藏到树林里,和队员们搀扶着往前走。

没过多

久,吉兴他们追上来,问,队长,你们怎么不走?

“吉兴,坐。”汤长林说,“敌人追来没有?”

“没有。”

“那就好。”汤长林指着树林说,“我让吉旺把我们实在背不动的大米藏在里面,你留下10个突击队员守着,我们明天上午安排人来搬。”

“行,我来选人。”吉兴点了9个人留下,由一班长负责,给他们留足衣服、干粮和水。

吉云梅收到电报,笑着递给汤长林,说,唐老师来电,建新、丙叶已回村,哨兵派至柳村。

“云梅,给唐老师回电:‘甚好,建新负责。’”

汤长林招呼吉兴过来,问,我们现在翻过竹岭回塘村?或者返回路口去侦察?

“队长,你有什么想法?”

“建新、丙叶他们已经回去了,即使敌人偷袭,塘村也不会有事。我想知道鬼子是如何应对狮虎镇被突袭这件事以及兵力是如何分配的。”

“队长,我带5个队员去第二个路口和第一路口侦察,晚上我来这里找你。”

“不,我带人去第一个路口,你到那里找我们。我们傍晚出去,只是你不要打,摸清情况后来第一个路口会合。”汤长林转身对吉云梅说,“给唐老师发电报:‘我和吉兴带人去侦察敌情,明天凌晨回。’”

吉建新在会议室来回走,拿着电报看了有看。吉丙叶知道他心里的巨大压力,说,建新,队长不在家,指定由你负责,你肩上的担子很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队长对我的信任,我很感动。”吉建新激动地说,“可是,丙叶,你知道吗?自卫队的武器库、粮食和钱,全在茶树林附近,敌人如果强攻,我们这点人很难抵挡的。我怕我们守不住。”

“从队长果断命令我们回塘村以及给我们的电报内容来看,队长判断敌人最多是偷袭,没有兵力强攻。”吉丙叶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派人到山上看过,我们的大队人马已翻过竹岭,最多3小时,就能到塘村。”

“那我放心了。丙叶,你是情报组负责人,善于侦察,请你带一部电台去柳村,还带两支掷弹筒。”吉建新说,“如果发现鬼子,你就放两炮,把敌人吓跑。”

“建新,你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就按敌人突然袭击来应对。”吉丙叶说,“你要相信自己。你在出发前给队长的意见,现在看来是对的,队长采纳你的建议,在三个路口都布置了人,还把你放在第一个路口。”

“丙叶,提建议和做决策不是一回事,是两码事。有队长在,我谈我的看法,由队长拿主意,我没有压力,队长让我怎么我就怎么打。但是,现在不同,队长不在家,我不希望敌人摸到家门口来。”

“那好,我带人去柳村,有事我给你发报。”

吉建新紧握他的手。

夜幕笼罩大地,月光如水银倾泻,天空似碧海;风清清地吹,带来深秋初冬的寒意。靠在汤长林身边的吉云梅思绪飞扬,如果没有日

本人的侵略,此刻,她在暖融融的家里或许看书,或帮父母记账,也有可能给弟弟讲解数学难题。

一个队员的话打断她的遐想:“队长,吉兴组长来了。”

“什么情况?”汤长林问。

“第二路口有3个鬼子和20个的伪军,只有1挺机枪,构筑了很厚的工事。”吉兴抹一把汗,说,“这个山田不知怎么想的,这么点兵力,就不怕我们把它吃掉?”

“吉兴,你看,这个路口有一个班的鬼子和一个排的伪军,3挺机枪和2支掷弹筒。”汤长林说,“山田这样分配兵力,他想引诱我们袭击第二路口,因为如果这个路口被攻击,第一和第三个路口的兵力就可以增援合围,我料定鬼子在第二路口附近还有一支伏兵。”

“队长,那我们打不打?”

“桂林陷落这么快,才坚守10多天,超出我的意料。如果桂林不是昨天失陷,鬼子今天不会出城来阻截我们。我推测,鬼子从衡阳向县城的增兵已经在路上。吉兴,我们不能上山田的当,回去。”

吉建新没敢合眼,凌晨2点终于等到汤长林带着队伍回来,他长长地吁一口气,将情况向队长汇报后,回宿舍倒头就睡。

汤长林洗漱一通,换上干净的衣服,听见敲门声。“请进!”

“长林,已经很晚,本不想影响你休息,可有一封重要电报给你。”唐菊茹说,“这是组织晚上10点钟发来的,要你尽快回电。”

“唐老师,你坐。”汤长林接过电报,说,“组织批准我们更名为‘长工抗日游击大队’,这是好事,这是组织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组织任命你为司令兼政委,任命我为副政委,协助你工作。”

“唐老师,目前我们这支队伍也就是750多号人,叫司令不太合适,我建议叫大队长;另外,我建议,你来当政委。”

“组织上希望这支队伍在你的带领下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我看叫司令没有关系。至于我,还是做副政委比较合适,这样队员容易接受,族长和村民也不会太有想法,毕竟这支队伍是你一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没有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你和卢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支队伍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我向组织推荐,由你做政委。”

“这个以后再议,我们商量游击队的骨干人选,尽快报组织批准。”

汤长林拿出本子,两人讨论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选配,天亮前电告组织。

吃过早饭,吉旺就领着队员把藏匿的大米都搬回来,汤长林高兴,让后勤组晚上多加几个菜,犒劳他们。

下午4点半,举行了隆重的更名仪式。汤长林在会上宣布,经组织批准,“塘村抗日自卫队”更名为“长工抗日游击大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唐菊茹说,组织任命汤长林同志为司令兼政委,任命唐菊茹同志为副政委,协助汤长林同志工作。

队员们开心,拼命鼓掌,锣鼓喧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