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宋大江的背影,吉丙叶轻蔑地笑一声,山田,你不会想到的,你这个魔鬼派来的笨蛋变成我们的信使。
在会议室,吉旺诉苦道,唐副政委,我们留的茶油不多,队员增加又快,每天用油量大,可司令一句话,送给村民350斤。
“你没有看村外的告示?从今天开始,我们暂停吸收新的队员,队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数。”唐菊茹做他的工作,耐心地说,“送350斤茶油给村民的事,我和建新都同意。村民给我们游击队很大帮助,那次打仓库,村民就去100多人搬战利品,我们不能见他们有困难而不帮。”
“唐副政委,真不招新的队员?那我就不用那么发愁。唉,我是怕我们的队员超过1000人。”吉旺咧嘴一笑,“如果人数不增加的话,送村民350斤茶油,对我们影响不会太大。”
一个队员跑步进来:“报告唐副政委,村口有十几个人,说要投奔我们游击队。”
“你劝他们走,我们不招新队员。”
“跟他们说过,可他们就是不走。”
唐菊茹把吉旺拉到一边,低声地说,你去告诉他们,游击队已有1500多人,不能再招收新队员,否则就没饭吃。
吉旺想一想,问,我照你的话说,如果他们还不走,怎么办?
“那就随他们去,但不能让他们进村。”
队员们干得热火朝天。
吉家大院腾空,重新分隔成南北两间大通铺、西边厨房、东边两间办公房兼卧室、中间餐厅兼教室。
吉云梅指挥队员将黑板挂在西壁的正中,说,左边往上一点,对,就这样。
唐菊茹满意地说,只用一天多的时间就把这件事做成,我们的游击队员很不简单。
“队员是苦出身,都做过长工,除没有文化外,会种田、养猪、放牛、做饭,还有很多木匠、瓦匠、砌墙匠。这个大院的分隔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吉云梅自豪地说,“前几天,以中队为单位在茶树林盖茅草房,两天时间就弄好,多快呀。”
“是啊,我没有想到,我们的战士这么能干。”
“我想起来,唐副政委,吉旺来找过你,好像挺急的。”
“什么事?”
“他抱怨,你让他办的事太难,他没法办。”
唐菊茹摇摇头,笑着说,这个吉旺,我知道他在哪,我去找他。云梅,你忙你的。
在村口外,吉旺站在一个高地,对三十几个人大声地说,我给你们讲过多次,我们游击队暂时不招新队员,因为人已经很多,粮食不够;再招人,我们就没有饭吃。
“我们加入游击队是为了打鬼子,不怕饿肚子。你们不收,我们就不回去。”
“只要想打鬼子,你们到哪里都可以打,何必一定加入我们的游击队呢?请你们体谅我们的难处,我们粮食不多,你们回去吧。”
“我们不回去,你们的汤队长足智多谋,老打胜仗,把鬼子打得嗷嗷叫。”
“你们长工抗日游击队名气大,打仗厉害,连县城的山田老鬼都害怕你们。”
吉旺右手一挥,说,静一静,你们把名字、地址留下来,等我们重新招募新队员的时候,我们去找你们。
“不行,不行。”
“你们不让我们加入,我们就呆在这里,饿死也不走
。”
...
吉旺叹一口气,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心里难受,真想把他们全招呼进来;可人多,吃饭、睡觉就成为头疼的事,他这个后勤中队长就不好当。
看见唐菊茹走过来,吉旺如释重负,迎上来,说,他们执意要加入我们游击队,唐副政委,你来给他们讲。
唐菊茹并不推辞,从容走上高处,声音温柔但不失庄重,说,感谢你们对长工抗日游击大队的厚爱。我们纪律严,受不了约束的,请不要加入;我们是坚决打鬼子的,怕死的,请回家;我们条件差,怕苦的,请回家。
“只要能让我们加入游击队,我们不怕苦,不怕死,遵守纪律。”
“我的话还没说完。我们有一个规定,必须挺过7天耐力训练的人才有资格加入游击队。你们想一想我讲的条件,好好想,愿意留下来的,我明天上午来领你们。”
唐菊茹说完就走,吉旺跟上去,急切地说,唐副政委,不对啊,你交代得很清楚,让我把他们劝走。你怎么又改变主意,这是为什么?
唐菊茹笑着回答道,你是想说我讲话不算数吧。你劝不走他们,有什么办法,司令只好妥协。吉旺,你今天下午往吉家大院存些粮食,并安排一个厨师。
“你们都搬出大院,那里没有人,做饭给谁吃?”
“司令吩咐的,你照做吧,别问那么多。”
用过晚餐,汤长林召集会议,说,丙叶,我们研究过你的计划,很不错。这次耐力训练,由你全权负责,卢虎和吉云梅配合。
“司令,这个方案能否成功,关键是保密。知情者,就是我们6个人。”
“你是怕别人说漏嘴,是吗?我、唐副政委和建新参谋长不过问,也不去。我告诉你,我们已做出安排,接下来的7天,我们整天忙,并且让其他队员远离你们。”
“为防猜疑,侦察中队住到村子里,可以吗?”
汤长林和唐菊茹、吉建新交换意见后,说,我们同意,你去执行。
次日上午,吉丙叶将坚持要加入游击队的31人带到吉家大院前面的空地,卢虎让他们排好队,吉云梅负责登记。
入册后,吉丙叶将他们分成个两班,指定两个班长,说,你们现在是学员,我叫吉丙叶,职务是中队长,负责这次训练,卢虎主任和吉云梅队长协助我。
卢虎宣读作息时间和训练要求,安排他们住宿。
汤长林带着队员在山坳里加固茅草房,对吉建新说,我们预备三个宿营地,牵着敌人在山岭之间转圈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我们现在粮食、弹药充足,别说两个月,四个月也可以。”吉建新自信地说,“我们这里山岭多,小路弯弯曲曲,鬼子的粮食运输就成为它的负担,我断定敌人耗不起,能坚持一个月就算它有种。重武器用不上,最多抬几门山炮来,没有什么优势。”
“山田是一个狡猾的家伙,当县城兵力有限时,他想以利诱稳住我们,反而被我们利用,端掉他的仓库;桂林沦陷后,他派特务来侦察,还要打进我们的队伍,为他的大扫荡来一个里应外合。”汤长林说,“我们不能轻视这个对手。”
“司令,突击中队以班为单位进行夜间训练的做法是否可以在一中队和二中队推行?”
“突击中队每个班有4个老队员,有条件进行以班
为单位的夜间训练;一中队和二中队没有这个底子,找机会让他们打几仗,磨练磨练。如果山田呆在塘村不走,我们就派突击中队的12个班骚扰他们。”
忙碌的日子易过,眨眼的工夫,耐力训练进行到第六天早晨,吉丙叶带着他们在村东头跑步,而吉建新带着500人在低矮的树丛里修工事,尘土飞扬。
二班的朱孝天停下来,向吉丙叶报告:“中队长,我要解手。”
吉丙叶努努嘴:“卢主任带你去。”
卢虎将他带到离工事不远的地方,说,就在这里,不能过去。
朱孝天边脱裤子边说,卢主任,你站远一点,好吗?否则,我拉不出来。
卢虎转过身走几步,说,快点,别磨蹭。
10分钟后,朱孝天走过来,笑着说,卢主任,我们游击队管的太严,解个手,你也要跟着。
“啰嗦什么,跑步跟上。”
队伍行进到村西头,一班的荣满站出来,“报告中队长,我要方便。”
“你怎么回事?昨天你在这里解手,今天又在这里方便。”
“报告中队长,厕所太臭,我拉不出屎。”
吉丙叶皱着眉头,说,卢主任带他去。
晨训结束,队员洗漱完,排队领饭。一个人说,怎么天天早饭是粥,还只给一碗,我们哪里吃得饱?
朱孝天说,是啊,咸菜也只有一点。他们当官的肯定吃香喝辣的,我们找他们去。
一班长鲁深拦住他们,说,你们不能去,游击队很缺粮食。我见过,中队长和卢主任吃得比我们还差,他们早饭喝米汤,中午喝粥,晚饭又是米汤。
“谁信呢?当官的不可能吃得比我们差。”一个学员喊道。
学员们涌到房间门口,吉丙叶招呼他们进去,说,你们不吃早饭,到我这里有什么事?
一个学员壮着胆子前去看他的碗,然后低下头,说,中队长真的喝米汤。
卢虎端着碗走上来,说,你们也来看看我的早饭。
学员们没有看,红着脸离开。
晚上,吉丙叶他们从大队部回到吉家大院房间,点上灯,见地上有折叠的纸,卢虎拣起来打开一看,说,什么意思?“朱孝天画图”,只有5个字,挺神秘的。丙叶,这应该是一封举报信,匿名的,是在我们离开房间去开会之后塞进来的。
吉丙叶拿过来,仔细瞧一瞧,说,明天让吉云梅队长核对一下笔迹,看是谁写的。
吉丙叶掏出怀表看,说,过一刻钟,学员就该休息,我去查岗。
来到二班的宿舍,吉丙叶见学员七嘴八舌的议论,问,这么热闹,说些什么?
孙小明说,我们很兴奋,只要熬过明天,我们就可以成为游击队员,可以跟着司令打鬼子。
吉丙叶没有看见朱孝天,问,朱孝天哪里去?
班长孙小明一个个看过去,满脸困惑,说,我们不知道他去哪里。
一个学员说,夜训回来,我好像就没见着他。
吉丙叶吹响紧急集合的哨声,不一会儿,学员一班和二班在大院附近找,侦察中队拿着火把在村西头、村东头呼喊。
寻找一个小时,毫无结果。吉丙叶让队员和学员休息。
回到房间,卢虎说,朱孝天失踪,我们收到匿名信,真够巧合的。
(本章完)